1体育竞赛方法与编排.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83893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体育竞赛方法与编排.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体育竞赛方法与编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体育竞赛方法与编排.(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竞赛方法与编排,四川省通江中学 潘裕翔,体育竞赛方法与编排,二循环赛制,三淘汰赛制,四佩奇赛制,一体育竞赛方法体系,一、 体育竞赛方法体系,相关概念: 运动竞赛的实质是“选优”。 运动竞赛的关键在“比较”。 比较是竞赛项目与竞赛方法之间本质联系的枢纽。 运动竞赛体系是以“运动竞赛”作为最大的类概念,它包含“对抗性竞赛”和“竞争性竞赛”两大类。,1. 对抗性体育竞赛 概念:这是指比赛双方的直接对抗,竞赛的双方都是在对方的直接干扰和破坏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样,每一方也都在竭力干扰和破坏对方实现其目的。,分类: 身体对抗项目,如摔跤、拳击、柔道、击剑等; 智力对抗项目,如棋牌类; 通过介体

2、对抗的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和篮球等球类项目。,竞赛方法主要有: 单循环,双循环,多循环赛,单淘汰,双淘汰,双败淘汰,其他还有如复合赛,佩奇制,瑞士赛以上及上述赛制的结合赛等。最基本的方法即循环赛和淘汰赛。这两种赛制是对抗性竞争项目的两种基本赛制,除此之外还有如复活赛,佩奇赛,得分制等作为补充。,2. 竞争性体育竞赛 概念: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基本特性。从广义上说,体育竞赛都是在竞争和对抗,但就竞争性项目来说,其争夺的对像是对所有的竞争者都是同样的标准,竞争者之间不能互相进行干扰和破坏,竞争的结果主要取决于竞争者自身的各种素质。所以这一类体育竞赛的本质是“竞争”,因此把这类运动项目称为

3、“竞争性体育竞赛”。,分类: 按其具体的竞争目标可将它们分成三类: 以“时间”为目标的竞赛; 以距离为目标的竞赛; 以“标准”为目标的竞赛 。如田径,游泳、跳水、体操、武术的速度、远度、高度、难度之争,主要竞赛方法有并竞制和轮竞制。并竞制和轮竞制是竞争性项目竞赛的基本赛制,其他也有许多方法作为补充。 (见下表),二、循环赛 1、概念: 是指参赛队(或个人)之间互相轮流比赛,最后按各参赛队在全部比赛中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来排定名次的比赛方法,即循环赛。,2、种类: 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多循环和分组循环四种,它们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区别。在一般情况下,单循环和双循环宜在参赛队不多,比赛时间

4、与场地又比较充裕的情况下采用;分组循环则是在参赛队数多,比赛时间又不能过长,并尽量为参赛队提供比赛机会,使比赛能较合理的排定名次时采用。,3、循环赛轮数与场数的计算 (1)、轮数: 每一个参赛队赛毕一场为一轮,计算其轮数,目的在于计划整个比赛所需的时间或期限,是比赛日程安排的主要依据。其计算方法是: 轮数=参赛队数 (偶数)1 轮数=参赛队数(奇数) 如:八个队参赛,比赛的总轮数为 81=7轮;五个队参赛,其比赛的总轮数为5轮。,(2)、场数: 即是指各参赛队之间互相轮流比赛全部结束的总场数。计算总场数的目的是在于合理计划安排人力、物力、比赛日程与场地。 其计算方法是: 场数=队数(队数1)/

5、2; 如8个队参赛,其总场数为:8(8-1)2 =28场比赛。 双循环比赛的总场数等于参赛队数(参赛队数-1)。如8个队参赛,总场数为8(8-1)=56,4、 循环比赛顺序的编排方法与注意事项 (1)、轮次表的安排方法 单循环比赛的轮次、顺序的安排方法具有可变性的特征,可以采用各种有规律的轮转方法。不同项目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采用特殊性的编排方法。 如可以采用逆时针轮转法;顺时针旋转法; 大旋转,小调动法;特殊轮转法等等。,(2)、单循环赛比赛次序的确定 1) 逆时针轮转法: 若参赛队(人)数是双数时,一般都采用此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保证每一轮都有实力接近的两个队比赛;一号种子强队所

6、遇的对手由弱到强;最后一轮保证有1号与2号两强相遇;比赛越临近结束,比赛越紧张,激烈。(如有6个队参赛的编排方法如下),2) 顺时针旋转法 若是奇数队参加比赛,再按逆时针轮转法,将出现一些因轮空休息带来的不合理现象,会造成其中某一队连续多次遇到的对手,都是上一轮轮空的队,见下表:若有7个队参赛的用逆时针轮转法排序,可以看出“6”号位置的队自第四轮开始,其每一轮比赛的对手都是在该轮比赛的前一轮轮空的队。,出现以上情况的规律性可以归纳为三点: 其一、这种情况在循环赛参赛队数(或选手)大于4的奇数时才出现。 其二、这种情况发生在序号为N-1的队(或选手)的身上(N为参赛队或选手的数量),7个队参赛时

7、发生在“6”号队身上、9个队参赛时就发生在“8”号队身上、11个队“10”号,以此类推。 其三、这种情况的发生,从第四轮开始(参加队数大于4时,才可能有第四轮)到最后一轮的每一轮中。,从理论上讲,与前一轮轮空的队比赛,这是任何队都不可能避免的,也不应该要求避免。但是连续集中发生在一个队身上,则说明了这种排序技术的缺陷。 所以在奇数队参赛时,宜采用顺时针轮转法,其第一轮比赛与偶数相同,第二轮是固定“0”号不动,其余号码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位置,各轮类推。如5个队单循环,(见下表:顺时针旋转),3) 大旋转,小调动法 根据某种需要,如开幕式,闭幕式,节假日或东道主的特别需要,可以在轮转法基础上,把

8、部分比赛项目加以调动。这种调动的方法是多样化的,但必须有其内在规律。 例如有个队参赛,在编排前,各队已按以往战绩确定序号,为使实力相当的各队在最后一天比赛,使整个赛会气氛达到最高潮,可以先排出最后第五轮的比赛顺序,再按逆时针旋转排出第,轮的比赛顺序,如下:,说明:用这种方法编排出来的比赛秩序,若用实力指数来权衡,每一轮不如常规逆时针旋转法都有实力接近的的比赛。,4) 特殊轮转法: 有的运动项目在竞赛中有其固定和特殊的安排方法,如世界杯足球赛的预赛,当中三个队在小组里进行单循环赛,并规定前二名参加下阶段比赛,其比赛的特殊轮转方法如下:,说明:若第一轮、号队比赛结果成平局时,则按常规的轮转方法安排

9、比赛顺序。 采用这种特殊方法编排比赛秩序,旨在使每场比赛都对广大观众有较大的吸引力,使小组的每场比赛都充满悬念,同时也是紧张激烈的。因为第二轮由第一轮的胜队对轮空队比赛,其结果最多只能明确一个出线队(指连胜两场的队),另一个出线队必须在最后一场比赛结束方能确定。保证了小组赛的三场比赛都关系到出线,因此场场紧张、激烈、精彩。,特殊轮转法: 排球比赛中采用循环法时,编排方法有其特殊的规定。目前在国际、国内通常都用“贝格尔表”来编排。该表中每一轮次的比赛次序都有其固定规律的排法,它与一般的顺时针和逆时针轮转编排方法有所不同。 其方法是:第一轮的比赛和常规的单循环比赛秩序相同。以后各轮次编排时,先把右

10、上角括号里的号数,向左上角(或向右上角)摆动一次;然后把右下角的号数按逆时针方向跳进到与括号数平排的空位上。其余号数按原顺序列出,再用横线将平排的两个数联起来,这就是下一轮次的比赛表。如果参加队为单数时,则用“0”代替括号里的一个队,使之成为双数。然后按上述办法排表,与“0”相联的队为轮空队。 (见下表1和表2),表1 6个队参加比赛的贝格尔表,表2 9个队参加比赛的贝格尔表,(3).单循环的抽签定位及编排竞赛日程表 单循环赛根据参赛队数编排好轮次以后,应将比赛队排进轮次表里,可以采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抽签:在对参加比赛队的实力情况全然不知,或竞赛轮次规程规定必须抽签时采用,抽到相应号码的队即

11、对号入座,排入 轮次表。 第二种:将上一年度(上届)的比赛名次做各队进入轮次表的代 号,分别对号入座。 第三种(蛇形排列分组):即按上届比赛名次进行分组,如有 个队分成组。则应:,(4).分组循环的编排方法 分组循环通常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阶段:按规程规定将参赛队分为几个组,各组参照单循环编排,排出小组比赛表,然后确定种子队的位置。一般按分组数或分组数的两倍确定种子,若种子数与组数相等,则将种子队分别安排在各小组的1号位置;若种子队数为组数的2倍,则应采用蛇型排列法,将种子队依次排列在各小组的1、2号位置上。非种子队也应抽签后定位。,决赛阶段:各队在预赛 阶段分组赛中的名次,将决定其进

12、入决赛阶段比赛的位置。 常用的比赛方法有:同名次赛、分段赛、交叉赛和录取名次赛。,(5).编排比赛日程表 轮次表填好后,把各轮次的比赛编成比赛日程表。(见下表),成绩记录表,(6).循环赛名次排列方法 不同的竞赛项目必然具有不同的比赛方法,这是一项目区别于它项目的本质所在。 不同的比赛方法将产生不同的比赛结果,而不同的比赛结果则需要不同的确定名次的办法。 因此,各种竞赛项目的循环制确定名次的方法不可能完全统一。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提出以下带规律性的认识、寓指导性的原则、具普遍性的方法,作为对抗性类循环制竞赛确定名次的通则。,1)循环制竞赛以“分高列前”为确定名次的基本原则。 2)循环制竞赛以“

13、比赛积分”为确定名次的最高比较层次。 3)在确定名次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积分时,相同积分者的名次判定可采用下列比较层次: 作为比较的对象,首先比较相同积分者的自身,然后比较相同积分者的对手。(包括成绩、计分层次、其他定性情况。) 作为比较的范围,首先比较相同积分者彼此之间的比赛结果,进而比较相同积分者与全部参赛者之间的比赛结果。 作为比较的内容,首先比较相同积分者的比赛成绩,然后比较相同积分者的违例情况、身体情况、残局情况、取胜情况、告负情况等其他比赛结果。,基于比赛结局由胜与负2种不同性质的分值所构成,循环制竞赛的名次判定可有下列几种成绩计算方式: a. 胜值; b. 负值; c. 胜负差值(胜

14、-负); d. 胜负比值(胜/负); e.胜负比率(胜/胜+负); f. 胜负百分率(胜/胜+负100%)。 衡量一种成绩计算方式的优劣与否,至少应确立2条基本标准: 1)成绩计算的排名结果,合理性要强; 2)成绩计算的排名过程,分辨率要高。,4)胜负比率是一种合理性较强、分辨率较高、且较为严谨的成绩计算方式。 5)由于对抗性竞赛的本质属性所决定,比赛应尽量限制或杜绝平局现象。 6)对于缺赛,应区分不同性质加以妥善处理,力求将缺赛场次对排名结果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7)应当明确解决名次判定的“极限”问题,以“加赛”作为确定名次的终极层次,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办法。,(7).注意事项 循环赛在比赛

15、顺序和比赛条件上存在着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如与强弱对手相遇时间的先后问题、实力相近两队之间决定性比赛前,各自体力消耗多少的问题、各比赛队比赛进度先后问题不一致问题、场地利用和主客身份安排、比赛场地条件的优劣及对场地条件适应能力问题等。要做到完全相等是不可能的,但在编排中应尽量使这些不均等因素降到最低限度,使整个比赛获得更好的效果。,现存循环制竞赛次序的矛盾焦点 “轮空”问题,固定“非0”号码于角位上的逆时针轮转法,其竞赛次序中必然存在极其严重的劳逸机会不等,这是对抗性竞赛所难以容许的,亟须改革。 固定号码“0”于角位上,是逆时针轮转法克服竞赛次序中严重劳逸机会不等这一矛盾的理想途径,而且是唯一的

16、理想途径。,(1)当参赛队是奇数时,不宜采用逆时针轮转法。 (2)必须按轮次的次序逐轮进行比赛,使各参赛队的比赛进度保持一致。绝不可在前一轮比赛尚未结束,就让下一轮某场次的比赛提前进行。即使需要调整,也必须将整个轮次一起调整,决不能只将某轮次的一场比赛调整到另一轮次中进行。 (3)注意各队在每场比赛结束之后有基本均等的休息时间。 (4)编排时,对比赛条件、场馆、观众、时间的安排要统筹兼顾,使各队基本上达到均衡。,练习:混合制编排方法应用题 根据本班实际人数组织某项目的竞赛,竞赛分预赛和决赛进行。预赛阶段采用分组循环的方法、决赛阶段采用半决赛(交叉赛)和决赛的方法进行,比赛录取前六名。请按真实比赛的需要、步骤和规范要求(除比赛时间和场地安排外)编制出比赛轮次和程序。,本练习应把握的主要知识点: 1. 混合制比赛中,循环制与淘汰制(交叉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