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83885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经营风险、政治法律风险和社会风险及企业在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的有关对策。企业规避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对策包括: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做好前期调研,了解国外的政治、法律环境;加强公共关系管理,避免政治法律风险;履行社会责任,防范境外不同的社会、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所带来的风险。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经营风险 政治法律风险 社会风险 风险防范 ABSTRACTBy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irect overseas investment of Chin

2、ese enterprises face operational risks, political and legal risks and social risks and risk prevention in enterprises in the problems, proposed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related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nterprises to avoid the risk measures include: a sound corporate gover

3、nance structure, risk; do preliminary research about foreign political, leg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public relations management, to avoid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risks;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to prevent outside different social, cultural practices, ideas risks.Key word Foreign di

4、rect investment Business risk Political and legal risks Social Risk Risk prevention目录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1)1、投资地区比较集中,海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1)2、起步晚,发展快(1)3、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1)4、进入国际市场方式单一(1)5、投资规模小、效益差(2)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类型及成因(2)(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类型(2) 1、经营风险(2)2、政治法律风险(3)3、社会风险(5)(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成因(7) 1、经验欠缺(7)2

5、、缺乏风险管理意识(8)3、国际政治环境不稳定(9)4、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9)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对策(10)(一)企业自身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方面的风险防范(10)1、明确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做好风险评估(10)2、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10)(二)企业应对政治法律风险的对策(11)1、政局不稳的地区投资要慎重(11)2、了解东道国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12)3、依靠本国政府规避或降低风险(13)(三)企业应对社会风险的对策(13)1、重视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差异产生的风险(13)2、履行社会责任,遵循坦诚相待、互相尊重的原则投资(14)参考文献(16)中国企

6、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及趋势1、投资地区比较集中,海外投资不尽合理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分布情况看,虽然遍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投资额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香港、泰国、俄罗斯、秘鲁、新西兰、南非、澳门等,在这 10 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直接投资总额相加之和占总投资额的 80% 。 2、起步晚,发展快 中国的海外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仅有 20 年的发展历史,但随着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中国海外投资在数量方面发展迅速。虽然,与同期的对外贸易、外汇储备、 GDP 总量等相比,境外投资规模不大,但从自身纵向比较,总体上还是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

7、。 3、投资方式以合资为主,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海外非贸易性企业中,采用合资方式的企业约占 80% 左右,独资的中国企业较少。从投资主体看,专业外贸公司的海外投资进入萎缩、调整期,而工贸公司、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发展迅速。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近十年来发展迅速,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显著增强,民营、私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踊跃,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力量,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 4、进入国际市场单一 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从事跨国经营,目前存在着“四多四少”的现象,即 : 出口贸易多,三角贸易少;商品贸易多,许可证贸易少;海外分公司 ( 办事处 ) 多,海外企业少;海外销售多,海外投资、

8、生产少。“四多四少”现象的存在,限制了海外投资质量和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5、投资规模小效益差 虽然中国在海外的总体投入不少,但真正称得上跨国公司的企业却少得可怜,海外机构普遍“小、散、乱”, 开拓当地市场的能力差。资料显示,中国非金融类海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为 133 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在 100 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占绝大多数,也就是说,如果按中方投资不超过 50% 计算,绝大多数海外企业的中外双方投资也超不过 200万美元,这不仅低于发达国家 600 万美元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450 万美元的平均水平,即便以国内中外合资企业的规模衡量,也多是属于小型海外投资企业。另外,据不完全统计

9、,目前中国海外企业盈利户数约占 35%, 亏损户数约占 65%, 海外投资整体效益较差。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类型及成因(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类型1、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企业经营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经济活动造成损失的可能。经营风险可分为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和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市场环境变化方面的风险(有称为商业风险)包括市场需求风险、资金链条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等。市场需求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出现变化而导致投资收益下降的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如果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则遭受损失。资金链

10、条风险是指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资金断裂所承担的风险。这需要企业做好先进管理工作,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汇率风险是指外汇汇率的变动对国际企业跨国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如国际收支状况、GDP增长、相对通货膨胀率、利率、外汇储备等。企业自身机制体制方面的风险是指企业自身治理结构、机制体制不完善所产生的风险。体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投资前期准备不足。在投资过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中,企业缺少事前的总体战略规划分析,对投资能否给企业带来正正的效益和效用缺乏全面细致的考察。第二,对外投资过程中,对企业的竞争状况缺乏认识。一些企业对外直接投

11、资并购时往往依据价格来决定是否投资濒临破产或问题重重的企业,而没有充分考虑当地产业竞争状况和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第三,对投资后的整合缺乏清醒认识。2、政治法律风险政治法律风险是指因突发性政治事件的发生或者法律制度的不确定性,直接引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变化,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金流量、利润和其他目标的实现可能性。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政治法律风险本质上是“与东道国战争之法律有关的、人为的、投资者无法控制的风险”。政治风险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这些国家易产生政局不稳、政权更迭等情况。而且,由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把海外的重点放在西方国家,对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环境等了

12、解不够,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恰恰不是西方国家。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国家投资的政治法律风险也同样不可忽视。对于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国企业而言,政治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战争和内乱风险、国家主权风险、征收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法律制度风险。战争和内乱风险主要是指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的革命、暴乱和恐怖活动等,使外国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遭受到严重影响。恐怖袭击危及境外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给境外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造成极大的危害。国家主权风险也是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政治风险之一,是指国际经济来往活动中与参与国国家主权行为密切相关的特殊风险。所谓主权行为是指国家从本国利益的需求

13、出发所采取的不受任何外来法律约束的行为。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参与跨国并购的过程中,经常在东道国遭受政治责难,这些政治阻力或多或少地妨碍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有些甚至导致了投资计划的搁浅。征收风险指的是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企业实行征用、没收或国有化的风险。有些国家在政权变更后,宣布该国的诸如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资源收归国有。中国企业在某些国家面临的直接征收风险较少,但隐性的征收风险日益突出,比如有关部门以检查偷税漏税、走私、卫生、安全条件为名,频繁搜查中国企业,动则处以高额罚款,课以重税,干扰其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借助上述的借口,没收企业的财务。政策变动风险是指由东道国有意或无意变更政策而

14、可能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的经济损失。东道国政策法规的变被动会迫使外商不得不退出部分乃至全部投资股权,由于这些股权转让的时间一般都很短暂,因此卖出的市场价格常常大打折扣,此外东道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在投资区域和行业等方面实行的限制或鼓励政策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收益。这种政策变动的风险在拉美等一些能源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石油、铁矿等资源的紧缺,一些初级产品进出口大国谈判地位增强,东道国政府往往有着强烈的内在动机修订与外商的经营合同条款,直至制定对外商更加严厉的新法律法规。东道国法律制度风险主要指的是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东道国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法律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主要

15、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建筑工程以及采掘业等仍然在我国对外投资过程中占较大的比例,因此,这些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需要格外防范东道国的法律制度风险。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指与东道国的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与态度、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文化差异不单单指企业文化,还包括民族文化以及东道国企业的管理风格、行为差异以及思维差异等。比如不少国家的员工已经养成一个习惯:8小时内认真工作,8小时之外百事不管。但中国企业却指望员工以企业为家,处处为企业着想。这种做法自然会遭到当地员工的抵制,是企业面临工人罢工等风险。一些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由于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对当地的法规、风俗和文化了解不深,在国外经营中就很容易与当地社区发生冲突,给企业带来风险。比如拉美国家在劳资关系问题上向来比较麻烦,而中国工人则往往对领导比较服从,这个差异造成双方不同的期望。中国经理告诉工人怎么做,自然认为他说的就是规矩。但拉美国家的当地工人并不这么认为,往往我行我素。另外,由于文化差异使得中国企业与东道国在对待劳资关系的谈判结果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