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老师工作总结-(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3136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老师工作总结-(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老师工作总结-(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老师工作总结-(最新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初三历史老师工作总结 今年担任初三 (7) 、三、三三四个a 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通过研究近年来的中考历史命题,我感觉到选拔性的中考非 常注重检测学生的阅读概括、综合比较、分析评价等能力。 然而学生能力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能力提高也是一个逐步 进行的过程。 因此历史教师不能 “处处设防” 、 “全线出击” , 而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突破。回顾今年的中考历史复 习,我大体按照以下思路进行的: 一、上面本人结合初三历史教学,谈了初三历史教学与 能力培养是如何分三步走的,下面我再谈谈具体实施中应注 意的问题: 找准切口。三轮教学中应结合各个轮次的特点及每节 课的具体知识内容,“

2、找米下锅”,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 析问题的相应能力。 集中力量。每一轮教学中能力的重点培养应从各个方 面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强化训练、知识检测都应围绕重点 展开。否则,能力培养就落不到实处。 兼顾其他。教学与能力培养三步走中不能简单机械地 理解重点培养,不可放弃或轻视其他。这是由知识和能力的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各种能力是交容的,解决一个问题有时 需要好多能力协作。 手段多样。教学中培养能力的方式要有变化,注意教 学材料的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有所变换,忌简单划一; 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读、写、听、说、想等多种 途径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初三学年作一整体来设计教 学方

3、案,统筹安排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 二、按课本章节体例对教材内容展开全面梳理,着重培 养学生阅读概括、史论结合阐释历史之能力。 第一轮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认识,把每一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 经过、内容、性质、结果、影响、意义、局限、教训、特点、 成败之因、历史启示等环节搞清楚,并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 在联系,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要求全面中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并使教材知识结构化、体系化。这一轮教学任务 较为繁重,教学速度比较慢。这就决定了此轮的能力培养应 着力于基础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编定基本的学习提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明白看书时应抓住的基本

4、线索。 再次,引导学生概括本课主要内容;从而弄清历史事件的联 系与实质。指导学生概括历史事件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学生掌握概括之要领,即全面、扼要,抓住本质、重点。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最后,让学生形成本课小结,使学生弄懂史论结合的方法有: 先史后论;先论后史;史中有论,论中有史等。 三、开展专题、国别史复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 能力。 第二轮教学旨在通过按某一方面或某一国家、地区分类 综合考察历史,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 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进一步分清易于混淆的概念,使学生 所学知识能真正得到全面巩固,形成大跨度之综合比较的历 史思维能力。如处理新文化运动这节内容时,可

5、将其放 在中国近代探索史中考察,引导学生比较新文化运动前后期 的变化,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 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之时的重大事 件。最后引导学生把新文化运放到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 分析,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生于世界近现代交替时期,明显地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后期转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 四运动作了思想动员。 四、回归教材进行复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小切口之分析 评价能力及论证能力。 最后一轮教学旨在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弄清整个历史 教材的基本内容、 重点和关键, 明确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此轮不能成为第一轮的单纯翻 精品办公范文荟萃 片,否则就不能保持学生记忆的积极性和复习的兴趣,达不 到这轮复习的目的。所以应该先理顺线索纲要,接着切入一 些小地方和以前疏忽或不易搞清的地方进行深分析,使学生 的历史认识再次得到升华。采用的方法就是翻课本,碰到什 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这样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深 化,作到以不变应万变。并结合对中考的复习把握,对于重 点问题落实到位,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求他们考前对重 点问题必须全部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