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31350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最新版-已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最新版-已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园地语文园地 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学习结合动作来描写人物神态的方法。 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特点,学习用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 4.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春景,朗读并背诵古诗春日 。 重点重点 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 难点难点 分析段落细节,并学会根据不同的文本或不同的写作目的进行仿写。 1. 总结阅读、写作方法1. 总结阅读、写作方法 在“交流平台”中,通过对三篇课文阅读方法的回顾,再次重点强调要根据任务选择 合适的材料。思考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在“词句段

2、运用”中,学会在写某个场景时,运用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让叙述更 加的生动具体。 2.语言运用2.语言运用 高段语文要求学生能够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理由。这也是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科普性说明文的逻辑特点。通过知识的学习指向语言表达与运用, 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是高段语文的教学目标。 3.古诗学习3.古诗学习 以自学为主,通过注释、工具书理解词意,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诗句意思, 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所感所想。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 1 课时第 1 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能在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时

3、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2.学会分析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学习结合动作来描写人物神态的方法。 3.掌握说明文的逻辑特点,学习用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表明自己的想法。 一、交流平台一、交流平台 1.带领学生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激发学生思考:你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 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带领学生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的三篇课文,激发学生思考:你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 什么?哪篇文章中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 1:在学习竹节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几个阅读任务是要找到与这个任务相关的段 落去进行分析体会的。 生 2:竹节人中,“我”和小伙伴们玩竹节人痴迷到上课都

4、忍不住偷着玩的细节,给 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生 3:故宫博物院篇幅很长,我学会了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去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 阅读。 生 4: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的时候,我学会了与问题相关的内容要细读,关联不大的 内容可以略读。 生 5:我还知道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选取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整合概括。 2.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不少阅读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交流平台中 的三个同学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吧! 2.看来,同学们通过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学到了不少阅读方法。请同学们齐读交流平台中 的三个同学的心得体会,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吧! 课件出示:课件出

5、示: 学习了这个单元,我知道了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如,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 游,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 速度。如,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 ,有关 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部分内容,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 法。 3.生齐读。3.生齐读。 4.生交流。4.生交流。 5.师进行总结:5.师进行总结: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读书时,思考阅读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

6、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选取合适的阅读材 料。 阅读时,重点阅读、快速浏览、略读相结合。 二、词句段运用二、词句段运用 (一)写话训练。(一)写话训练。 1.学生自由朗读以下三句描写人对某事入迷的样子的语句,圈出当中描写动作、神态的词 语。 1.学生自由朗读以下三句描写人对某事入迷的样子的语句,圈出当中描写动作、神态的词 语。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 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

7、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 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 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 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 笑,然后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2.学生分组汇总圈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每组派代表分享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2.学生分组汇总圈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每组派代表分享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1)第一段: 摆:摆:表现玩竹节人的阵势大。 攒着:攒着:涌向一个点,说明大家都被竹节人深深吸引,围成一团。 跺脚拍手:跺脚拍手:表现了同

8、学们观战时激动的样子。 咋咋呼呼:咋咋呼呼:声音描写,表现同学们随着竹节人游戏的紧张气氛变得激动起来。 (2)第二段:(学生小组做动作演示) 伸长脖子:伸长脖子:描写出后面的同学好奇张望的样子。 从肩膀上探过来:从肩膀上探过来:生动表现出大家唯恐错过游戏过程的样子。 (3)第三段: 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写出罗丹纠结的样子。 叽里咕噜:叽里咕噜:声音描写,表现罗丹的投入。 眼睛闪着异样的光:眼睛闪着异样的光:将眼神的变化写出动感。 踩得吱吱响:踩得吱吱响:用地板的声音表现出罗丹激动的样子。 手不停地挥动:手不停地挥动:手脚并用,富有戏剧性。 痴痴地微笑:痴痴地微笑:表

9、现出罗丹的愉悦。 吁了口气:吁了口气:一系列激动过后,罗丹终于从“迷”的状态中走出来。 3.朗读这三段话,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时的生动场景。3.朗读这三段话,再次感受人物入迷时的生动场景。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分析三个场景当中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记叙文段落中的细节描写,让表 达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4.播放一段有关人“着迷”的视频(2 分钟左右) ,让学生根据这段视频,用 35 句话描写 人物的状态。 4.播放一段有关人“着迷”的视频(2 分钟左右) ,让学生根据这段视频,用 35 句话描写 人物的状态。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语文课堂将读写相结合,能让学生快速的学以致用。 (二

10、)表达训练。(二)表达训练。 1.学生快速阅读例句,理解加点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1.学生快速阅读例句,理解加点部分在段落中的作用。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一般应在-5015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 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 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 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生:有了加点的词语可以使表达更有条理性和逻辑性。 2.师生总结出此类表达的特点:“观点 + 原因一 +

11、 原因二”2.师生总结出此类表达的特点:“观点 + 原因一 + 原因二” 3.生根据“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这两个语 言环境,按照说明文的逻辑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生根据“竞选班级体育委员”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这两个语 言环境,按照说明文的逻辑格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示例一】【示例一】我觉得担任体育委员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一是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体育 成绩优异;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地为班集体做贡献,能够为老师和同学做些力所 能及的事情;三是组织能力强,声音洪亮。我觉得自己非常符合以上几点,可以胜任体育 委员这一

12、职务。 【示例二】【示例二】妈妈,我希望每周三放学后能踢一会儿足球。首先,我特别喜欢踢足球 ; 其次, 踢足球是一项非常好的运动,能锻炼身体;最后,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按时完成作业, 绝对不会影响我的功课。请您答应我的请求吧! 4.师点评。4.师点评。 第 2 课时第 2 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2.感受这首诗所描绘的春光美,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春的词语。1.出示关于春的词语。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2.出示关于春

13、的诗句。2.出示关于春的诗句。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男女生互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朗读这些诗句,既是对关于春天的诗句的回顾,也是对语文的一种积累。在进入课文 之前,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春的气息。 3.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 那样痴情,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朱熹的春日 。 3.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 那样痴情

14、,那样欣赏!真可谓把春天描摹得绚丽而又迷人!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很多,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朱熹的春日 。 (板书诗题:春日) (齐读) 4.读了这个诗题,你能理解诗题的意思吗?4.读了这个诗题,你能理解诗题的意思吗? 生:春天的日子。 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感受吧!5.春天的日子,是一番怎样的光景呢?让我们走进诗中去感受吧!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忆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学习本诗的热情。 二、了解作者二、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朱熹,字元晦,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

15、“朱子” ,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 儒学的大师。 三、初读古诗,自主学习三、初读古诗,自主学习 1.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春日 ,注意读准字音。1.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地朗读春日 ,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熹(x) 、泗(s) 、滨(bn)的读音。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了解诗意,感情朗读四、了解诗意,感情朗读 1.生再次朗读,与同桌交流诗文的大意。1.生再次朗读,与同桌交流诗文的大意。 2.通读诗句。2.通读诗句。 (借助教材中的插图读懂诗句) 汇报交流:汇报交流: 预设:预设:本诗主要写了诗人朱熹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来到泗水

16、河边寻找春天。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胜日:好日子。 寻芳:寻找春天。 滨:水边。 一时:短时间。 等闲:平常、随意。 3.指导朗读。3.指导朗读。 (1)如果此时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机勃勃的春天,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谁来读读第一、 二句诗,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指生感情朗读第一、二句诗,教师适当评价) (2)诗人看到泗水河边的春景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生描绘画面,教师评价补充:“万紫千红”这个成语就出自朱熹的这首诗,原本是说 色彩很丰富,现在还用来形容无限美好的景象和丰富多彩的事物。 出示万紫千红图: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师 : 同学们,当你看到漫山遍野这么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谁来读读诗文第三、 四句?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3)读全诗,读出节奏。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通过理解诗意来感受诗境,并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 爱。 五、诵读古诗,以读悟情五、诵读古诗,以读悟情 1.多美的春天啊!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诵这首古诗,再次感受春天的美好吧!1.多美的春天啊!请同学用自己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