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3111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最新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篇第一篇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 第一章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使用 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 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著作。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著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 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

2、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 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一)分工思想 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 (二)主张“共产主义” 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 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 (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 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 (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 (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

3、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第二节 古罗马经济思想古罗马经济思想 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 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 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第三节 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 1、主要著作:神学大全 2、思想特

4、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 “公平价格”理论: 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效用价值论的先河 2 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 (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 (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 第二章第二章 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第一节 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 增加财富生产货币 早期重商主义限制

5、货币外流,少买或不买对外可以输出制成品或原料, 忽视生产储藏手段,积累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允许货币输出,多卖鼓励出口工厂手工业;限制原料出口; 少买制成品多买原料 资本,在流通中增值 第二节第二节 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 一、托马斯孟(英国)一、托马斯孟(英国) 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 (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 (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 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 二、柯尔培尔(法国)二、柯尔培尔(法国) (1)货币金银

6、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 (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 (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 (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 第二篇第二篇 1719 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 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 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 产生于 17 世纪中叶,完成于 19 世纪 20 年代。 2、特点: (1)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又叫 资产阶级 古典政治经济学 (2)在这个阶段中,

7、包含有科学的因素 如: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如利润、利息和地租等问题 (3)这一术语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1)第一次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2)它较多地研究了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立,不回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3 (3)它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4)它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具有科学意义的理论体系 第三章第三章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第一节 威廉配第的经济理论威廉配第的经济理论 (一)威廉配第的研究方法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的经验归纳法、抽象法 局限性:没有区分自然规律和经

8、济规律,认为后者和前者一样都是永恒的 (二)威廉配第的一般经济理论价值、分配和货币 1、价值理论 (1)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1)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2)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看到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意识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不同 (3)认识到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缺陷和错误 (1)不理解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性质 (2)认为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2、分配理论 (1)工资论 工资,是由维持

9、工人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工资,是由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价值决定 已意识到:工资是工人在其全部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中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是为社会提供的剩余价值,工 人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最低限度工资理论,成为整个古典派分配论的基础之一 (2)地租理论 第一、地租是在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价值中,扣除工资和生产资料价值而剩余的部分,是全部剩余价值 第二、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第二、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 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由于土地的离市场远近、土地的肥沃度不同而产生的地租 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在同一块土地上由于连续投入的劳动和资本的生产力不同而引起的

10、地租 3、货币理论 配第最早提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配第最早提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三)威廉配第的经济思想具有经济增长理论的萌芽 主要体现在对国家财富的看法和影响财富增长的因素的分析上 1、财富及其源泉 (1)货币只是国家财富的一部分 (2)货币投资于商品生产能带来更多财富 (3)劳动是财富的重要源泉意识到财富的源泉在生产领域 (3)劳动是财富的重要源泉意识到财富的源泉在生产领域 2、影响增加一国财富的因素 (1)劳动生产率主要因素 (2)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最重要的因素 (3)赋税有所影响 4 极力反对向资本家征税;提出向土地所有者和贵族征税;征收需要进口的商品作为赋

11、税会促使人们生产之, 会促进财富的增长 (4)限制消费 第二节第二节 17 世纪末世纪末18 世纪中叶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世纪中叶英国经济思想的发展 洛克洛克 (1)提出“自然利息率”观念:利息率作为货币租金的价格,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是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 (2)明确把地租和利息的产生归结为生产资料与直接生产者相分离的结果 (3)地租与利息一样,是占有别人劳动的结果 达德利诺思利息、资本达德利诺思利息、资本 (1)认为决定利息率的不是货币,而是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马克思认为他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马克思认为他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 (2)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不断增值。 (政治经济学

12、史上第一次提出资本概念) 约瑟夫马西利润约瑟夫马西利润 第一次提出利润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休谟休谟 利息是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利息低,经济好) 斯图亚特斯图亚特 (1)被马克思称为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其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 (2)提出“自由人手”观点 : 自由人手是从农业分离出来的自由劳动者,农业为工业准备自由人手的过程,正 是生产条件与劳动者分离的过程,是真正的制造业出现和资本产生的过程。 (3)提出“实际价值”的概念实际价值由三种因素决定: a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花费的平均劳动量 b 工资和固定资本的损耗 c 原材料价值 第四章第四

13、章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第一节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理论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理论 布阿吉尔贝尔把经济研究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生产领域,标志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一、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及其经济改革计划 (一)对财富减少原因的认识: 法国财富减少的根本原因:土地收益的减少 土地收益减少的原因: 1、消费不足 2、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 (二)对财富的看法: 1、农产品农产品是真正的财富,农业农业是财富的源泉 2、财富是一切用于消费的东西,具有使用价值 (三)增加财富的途径 1、最重要的是保持各部门之间的平衡 2、保持各部门之间平衡,要尊重社会经济的“自然秩

14、序” 一切产品都按比例价格交换(指不仅能使生产者不亏本,还能继续经营而且盈利的价格) 3、就各种行业来说,农业是最基本的行业 4、自由竞争造成行业平衡,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的热烈拥护者 5 (四)经济改革计划: 1、改革税收制度:(1)实行普遍征税,取消特权(2)实行累进税制,收入越多缴税越多 2、要求建立谷物的自由市场,取消对谷物出口的限制。 第二节第二节 坎蒂隆的经济理论坎蒂隆的经济理论 一、一般经济理论一、一般经济理论 (一)价值理论 (1)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2)商品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并不总是相等的,受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动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工资理

15、论 工资应等于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注意到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的区别和联系 (三)货币理论 货币具有内在价值,由生产金银时所耗费的土地和劳动的数量决定对金银充当货币的必然性作了出色的发 挥 二、重农主义思想的萌芽二、重农主义思想的萌芽 (一)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致富的源泉 (二)坎蒂隆在农业领域中第一次系统考察了农业年产品如何经过流通而在社会各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过程 第五章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魁奈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魁奈 一、 “纯产品”学说 1、 “纯产品”学说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理论,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重农学派政策主张的基石 (1)农业是财富的

16、真正源泉,财富来源于土地产品 (2) “纯产品”:每年从农业生产出来的总产品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农场主和劳动 者)的生活资料后所剩余的农产品 2、评价: (1)魁奈确认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确定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由此为科学地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 (2)但他没有把剩余价值归结为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而错误地认为“纯产品”是由自然,即土地 提供的,农业才是唯一生产部门 3、魁奈的纯产品学说的必然性: (1)农业劳动的剩余价值明显 (2)农业是一切劳动部门发展的基础 (3)为同重商主义斗争,力求在生产中寻找剩余价值的起源 二、社会阶级结构划分 1、把社会分为三个阶级: 生产阶级:(从事农业的阶级)租地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 土地所有者阶级: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吏和教会 不生产阶级: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 2、魁奈是西方经济学家中最早划分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