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828915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解剖神经系统PPT(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神经系统,2,第一节 神经系统组成 组成:脑、脊髓、神经节和分布全身的神经,2020/9/14,39,3,植物性神经,脊髓(位于椎管),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外周神经,脑(位于颅腔),神经系统的划分:,2020/9/14,39,4,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有两种区分方法,根据神经连接部位,分为脑神经核脊神经。根据神经纤维分布范围,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躯体神经是指分布到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神经; 内脏神经是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经。,5,神经系统的功能,主要功能是调节。 感受器把外界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通过感觉神经,传到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对接受到的信息进

2、行整合,并通过运动神经向全身发布指令,控制和协调全身各个器官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6,神经元的结构,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能传到神经冲动并能整合传入信息的是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营养、支持和绝缘等作用。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7,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因新鲜标本呈暗灰色。 脑表面灰质成层分布,称为皮质。,白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神经纤维集聚而成。 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为髓质。,2020/9/14,39,8,神经核:脑、脊髓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

3、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节: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2020/9/14,39,9,神经纤维:神经元突起(主要为轴突) + 髓鞘 + 神经膜,神经纤维束:脑、脊髓内,行程和功能基 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积聚而成。,神经:周围神经内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2020/9/14,39,10,1 脊髓(spinal cord) 椎管内,呈背、腹稍扁的圆柱状 前:与延髓相连。 后:延伸至荐骨中部。,一、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2020/9/14,39,11,感觉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胞体,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元发出上行纤维束,运动神经元发出下行纤维束,背侧柱

4、联络神经元上行纤维束 大脑、脑干中间神经元下行纤维束,2020/9/14,39,12,脊髓的功能: 传导功能:感觉神经冲动 脊髓白质 脑(产生感觉); 运动神经冲动(脑) 脊髓白质 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反射功能:脊髓灰质内存在低级反射中枢 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立毛反射、膝跳反射。,2020/9/14,39,13,2 脑(brain): 颅腔内,高级中枢,后接脊髓。 大脑 小脑 间脑 脑干,2020/9/14,39,14,1)脑干 延髓 脑桥 中脑,生命中枢,控制呼吸、心跳等, 有唾液分泌、吞咽、呕吐等中枢。,脑室为中脑导水管,连接3,4脑室。 背侧:四叠体 腹侧:大脑脚,背侧面:第4脑

5、室底壁前部,2对圆丘 前丘:接受视束纤维 后丘:接受耳蜗神经核纤维,2020/9/14,39,15,2) 间脑 内有第3脑室 丘脑:卵圆形灰质团块,与四叠体间有松果体 下丘脑:,内分泌器官,视交叉 视束 灰结节 漏斗 垂体 乳头体,视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室旁核:分泌催产素,2020/9/14,39,16,3) 小脑(cerebellum) 略呈球形, 皮质(表面);髓质 / 树(深部),两条近平行纵沟,将小脑分为3部分: 蚓部:中央,主管平衡和调节肌紧张。 脑半球:两侧,参与调节随意运动。,2020/9/14,39,17,4)大脑(cerebrum) 亦称端脑 后端:大脑横裂,与小脑分开 背

6、侧:大脑纵裂,左、右大脑半球,由胼胝体相连,两侧各有一侧脑室,经室间孔与第3脑室相通。,2020/9/14,39,18,皮质:表面灰质层 背外侧面可分为四叶: 额叶(运动区) 枕叶 (视觉区) 颞叶(听觉区) 顶叶(一般感觉区),大脑组成,表面凹凸不平(沟、回),以增加皮质面积。,2020/9/14,39,19,白质:皮质深面 联络纤维:同侧半球各部间的神经纤维 连合纤维:主要为胼胝体 投射纤维: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相联系的神经纤维(包括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都集中通过内囊。,2020/9/14,39,20,基底核: 皮质下运动中枢 尾状核 内囊 纹状体 豆状核,纹状体:维持肌紧张,协调

7、肌肉运动。 肌紧张不全:舞蹈病 肌紧张过强:帕金森氏病,嗅脑:大脑腹侧面 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海马、齿状回,其中有些与嗅觉有关。,2020/9/14,39,092,21,3 脑脊膜,保护、支持,硬膜: 硬膜外腔-麻醉脊神经根(脊髓)(静脉和脊神经)。硬膜下腔(淋巴液) 蛛网膜:薄而透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软膜:紧贴脊髓。 富含血管,毛细血管突入脑室腔,形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2020/9/14,39,22,脑脊液:无色透明 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 。,作用:脑组织渗透压、颅内压稳定 脑脊髓免受外力震荡 供给脑营养,运出代谢产物,2020/9/14,39,23,二、外周神经系

8、统 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和神经节所组成, 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1、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 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出颅腔。,书:p159 表2-5,2020/9/14,39,24,按功能分: 感觉神经 嗅神经 视神经、 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 运动神经 动眼神经:眼球 滑车神经:眼球 外展神经:眼球 副神经 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三叉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10迷1副舌下全,2020/9/14,39,25,25,2020/9/14,39,26,2、脊神经

9、由背根(感觉)和腹根(运动)汇合而成,为混合神经,包括2种纤维成份: 感觉纤维: 运动纤维:,脊神经按发出部位分为: 颈神经:8对 胸神经 腰神经 与椎骨数目一致 荐神经 尾神经:5对,2020/9/14,39,27,分布于躯干的神经主要的有:,每个节段的脊髓发出1对脊神经 由椎间孔伸出后分为: 背侧支:细,脊柱背侧的皮肤和肌肉 腹侧支:粗,脊柱腹侧和四肢的皮肤和肌肉,2020/9/14,39,28,28,分布于前肢的神经,2020/9/14,39,091,29,29,分布于后肢的神经,2020/9/14,39,30,3、植物性神经(传出、传入) 即内脏运动神经,是指分布到内脏器官、血管平滑肌

10、、心肌和腺体上的传出神经。 也称自主神经。,2020/9/14,39,31,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区别,2020/9/14,39,32,植物性神经节有3类: 椎旁节:椎骨两侧,如交感神经干神经节; 椎下节:脊柱下方,如肠系膜前后神经节; 终末节:内脏器官壁内或附近。,2020/9/14,39,33,根据形态和机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两者的差别:,器官一般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2020/9/14,39,34,34,交感神经 中枢:腰荐脊髓灰质 外周:交感神经干、神经节和神经丛 交感神经干:分颈、胸、腰、荐部交感干 神经节:颈前神经节;星状神经节;肠系膜前、后神经节 神经丛

11、 节后纤维: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血管、汗腺及竖毛肌等处。,2020/9/14,39,35,35,实线:节前 虚线:节后,2020/9/14,39,36,36,2020/9/14,39,37,2020/9/14,39,37,交感神经系统:动员器官的潜在功能,使机体适应环境急剧变化,耗能多。 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等功能。,38,38,第二节 神经生理,一、神经纤维生理 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 (1)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 (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直径: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 髓鞘:有髓鞘传导快。,2020/9/14,39,39,2、神经

12、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传导动作电位完整性: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求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切割、撕裂、挤压或有害的理、化刺激(局麻)传导受阻。 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无数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彼此绝缘,不能互相传导。 双向性:冲动从刺激处,沿着纤维向两端传播。 相对不疲劳性: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仍能传导兴奋。原因-耗能少。 不衰减性:在同一条纤维内,不论传导的距离多长,冲动的强度、频率和传导速度相对恒定。,2020/9/14,39,39,40,突触前末梢兴奋(AP),突触前膜去极化,Ca 2+内流,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

13、结合,Na+内流,后膜去极化,Cl-内流,后膜超极化,EPSP,IPSP,二、反射中枢生理 1、突触 突触传递 分为: 兴奋性突触传递 抑制性突触传递,2020/9/14,40,39,41,神经递质及受体 (一)神经递质 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导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二)受体 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激素等)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配体,42,受体部位,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43,(三)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 1、乙酰胆

14、碱及其受体 胆碱能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 包括: 植物神经节前纤维 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支配骨骼肌的纤维 胆碱能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以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元 胆碱能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44,2、 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 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45,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 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 3)中枢兴奋的

15、扩散和集中 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传播。,2020/9/14,45,39,46,4)中枢兴奋的总和 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总和。 5)中枢兴奋的后作用 刺激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常常会延续一段时间。 6)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长时间突触传递,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减少,而影响传递,产生疲劳,2020/9/14,46,39,47,三、中枢神经系

16、统的感觉机能 丘脑是各种感觉冲动进入大脑皮层前的汇集点 根据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把感觉投射系统分为两类: (一)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很高的点对点投射关系。 功能:产生特定感觉;激发皮层发出冲动,引发相应的反应(骨骼肌活动、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2020/9/14,47,39,48,(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最后到达丘脑的另一些核群,再由这些核群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 特点: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非点对点,2020/9/14,48,39,49,四、中枢神经对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