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教案)-(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2878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0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教案)-(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教案)-(最新版-已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教案)-(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 京剧趣谈(教案)-(最新版-已修订)(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23* * 京剧趣谈 京剧趣谈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 之美。 重点重点 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难点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1.生词教学1.生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如:“驰骋”可 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唯恐”可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风雨不透” “无穷 无尽”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尴尬”可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由此体会马鞭的独 特作用。 2.阅读理解2.阅读理解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

2、一定的质疑能力。 在默读课文后, 请学生提出对文本产生的疑问, 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从哪些 地方可以看出京剧之趣、文本之趣?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 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体会表达的趣味性。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是 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3.兴趣培养3.兴趣培养 京剧虽为我国的国粹,但因社会发展的变化,许多小学生在此领域较为薄弱。学习本 文,通过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学习作者的趣味表达,让学生体 会京剧的艺术之美。从而使学生主动去了解京

3、剧,观看京剧,爱上京剧。 1.预习提纲1.预习提纲 (1)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驰骋” “尴尬” “无穷无尽”等新词。 (2)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 (3)借助查阅的资料初步了解京剧。 2.多媒体课件2.多媒体课件 3.京剧表演视频3.京剧表演视频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 1.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表演。谈谈你发现了什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表演。谈谈你发现了什么? 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在黑板上画京剧人物简笔画。 (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3.3.师:这些都是什么表

4、演的行头? 生答:京剧。 4.4.师 : 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在徐城北的带领下, 一睹京剧之趣。 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们就在徐城北的带领下, 一睹京剧之趣。 板书课题:京剧趣谈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体会京剧之趣,就必须让学生对 京剧感兴趣。在导入中,我将本地三小的京剧表演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从直观上,情感 上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也为接下来的课堂表演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默读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1.请学生默读

5、课文,通过借助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在默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试着提出质疑。2.在默读的过程中,请学生概括文章每部分的内容,试着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 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因此,课堂上让学生乐于提问,可 以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3.理解词语。3.理解词语。 (1)认识新词。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驰骋 尴尬 虚拟 唯恐 无穷无尽 风雨不透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驰骋”: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唯恐”: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

6、 “风雨不透” “无穷无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 “尴尬” “虚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驰骋:骑马奔跑、奔驰。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形容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虚拟: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虚拟的情况。 唯恐:唯独害怕(担心)只怕某一事物。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风雨不透:风刮不进,雨水透不过。形容封闭或包围得十分紧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不仅复习了三年级运用多 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自主理解、运用词语。 4.整体感知。4.整体感知。 (1)男

7、生读马鞭部分,女生读亮相部分,师相机正音。 预设:预设:“彻底”读作“ch d” ;“绱鞋底”读作“shn xi d” 。 (2)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2)概括马鞭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介绍了京剧道具的妙处。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马鞭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同时也介绍了京剧中道具的妙处。 (3)概括亮相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预设:预设: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亮相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5.交流提问。5.交流提问。 过

8、渡:过渡: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 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与独特魅力。对于课文的整体内容我们有了初步了解,大家对课文内容 有哪些疑问呢? 预设:预设: 生答:(1)京剧向来给人严肃的感觉,为什么题目叫作“趣谈”? (2)马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3)京剧里有杂技,那是不是就和杂技一样了呢? (提示:在第三环节中随文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6.师总结。6.师总结。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其中有位同学讲到了课题中的一个“趣”字,那我们赶 紧进入课文,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地方。 (板书“趣” ) (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9、语文新课标强调指出“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起到理解内 容、明确主旨的作用” 。本文由两个小标题组成,分别介绍了“马鞭”和“亮相”这两个 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概括每部分内容,而后由教师总结出课文内容, 将由部分到整体的学习方法于无形中教予学生。 三、析词入心,三品京剧之趣三、析词入心,三品京剧之趣 (一)探讨“趣谈” 。(一)探讨“趣谈” 。 1.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读出了哪些“趣”?1.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你读出了哪些“趣”? 2.生交流。2.生交流。 预设:预设: 生:道具有趣;京剧的表演非常有趣。 (提示: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导入中的京剧表演,从而

10、想到“表演之趣” ) (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文章介绍的是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博大精深而又充满美感的 舞台艺术,学生们平时接触很少,对于很多专业术语更是无从谈起,也不明白这种艺术形 式的美学内涵。加之这篇文章的作者徐城北先生是著名的京剧理论家、戏曲研究员,对京 剧颇有研究,其文笔不仅老练,对于艺术的阐释也能通俗幽默、深入浅出。因此,教师引 导学生从题眼中的“趣”入手,将文章的“趣”剖析在眼前。如此,拉近了学生与文本间 的距离,也让学生对文章更感兴趣。 (二)品悟“道具之趣” ,体验“表演之趣” 。(二)品悟“道具之趣” ,体验“表演之趣

11、” 。 1.过渡:同学们总结得可真有趣,原来这就是题目中写的“趣谈” 。可你是从哪里看出这 些“趣”的呢?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1.过渡:同学们总结得可真有趣,原来这就是题目中写的“趣谈” 。可你是从哪里看出这 些“趣”的呢?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将你的想法写在旁边。 2.学生交流。2.学生交流。 A.预设:A.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一(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 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很有趣,一根马鞭有这么大的作用,将问题彻底解决了,还解决得非 常漂

12、亮。 (1)你从“彻底”和“无比漂亮”中读出了什么? “马鞭”的出现不仅完全解决了骑马没办法在舞台上表现的尴尬,而且极具艺术的美 感,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 (2) “马鞭”这种表现形式有什么作用?又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提示:引导学生结合前文内容进行分析) (作用: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 (魅力: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 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 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 (3)老师拿出准备好的道具马鞭

13、,在课堂上手持马鞭表演,演绎“上马”和“骑马”的 动作。 (4)请学生上台模仿老师的表演进行展示。 (提示:当学生用京剧道具马鞭来表演“上马”和“骑马”的动作时,可以让学生一边回 忆老师刚刚的表演,一边用说明性的语言概括动作的过程,一边拿着马鞭进行模仿表演。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运用一连串准确的动作,如“牵” “抚” “按” “蹬” “跨” “扬”等,把 语文因素和京剧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京剧趣谈中有关马鞭使用的内容糅合着京剧艺术。对于“马鞭” ,学生了解甚少, 在讲到“马鞭”时,教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马鞭进行表演,使该艺术在学生表演过程 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并

14、且 “趣” 味十足,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欢笑声此起彼伏。 B. 预设: B. 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二(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 。 预设:预设:(1) “做戏” “狠狠”是什么意思? (“做戏”是“表演”之意,而“狠狠”写出了表演的到位, “狠狠做戏”就是尽力地展 现京剧表演艺术的魅力。 ) (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展示了京剧的独特艺术。 (3)再一次读“马鞭”这一部分的内容,体会京剧道具的“趣” ,感受这一独特的表演形 式。 C.预设:C.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三(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

15、示:课件出示: 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预设:预设:这句话通过三次“对着”这个词语的运用,把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表现了 出来,同时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到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瞬 间能在脑海中呈现形象化的画面,使人觉得趣在其中。 (1)圈出语句中的“对着” ,并想象画面。 (三次“对着” ,让人看到了舞台上这种面面相觑的趣味性;又用了“定身术”这个术语 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武侠片中武艺高强之人点穴定身,有趣极了。 ) (2)师小结:通过有趣的文字我们看到了有趣的画面,这真是艺术的魅力。 (板书内容)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16、: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通过对 三个“对着”的指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有趣的画面,使学生体会 到艺术之美。 D.预设:D.预设:生汇报交流内容之四(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课件出示: 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 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预设:预设:“抡”起胳膊已经表现一种勇力了, “抡圆”比“抡”起胳膊还要勇猛。 “耍”表面 上是随意玩玩的,可是背后却是武艺高强的表现。演员手中的棍棒刀枪被耍起来,似乎形 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这速度,这力量,这技巧,简直是绝了! (1)体会“抡圆” “耍” “密不透风” 。 (“抡圆”体现了胜利方的勇猛, “耍”看似玩玩,实则是武艺高强的表现,这力量和技 巧仿佛形成了一堵密不透风的墙。 ) (2)请学生表演“抡圆胳膊”等动作。 (预设:学生表演精湛,演出了胜利方的英雄气概。 )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作者的用词别具匠心,他的文字功底高深熟稔,同时,表达无一不体现出语言的趣味 性。教师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