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1971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77 大小:7.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最新版)(1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智慧与现代领导艺术,史立明 国学应用倡导者,国学应用实践者 以商业承载文明与尊严的倡导者 喜悦型组织传承模式创立者 世界杰出儒商协会 副会长 英国剑桥大学国际项目管理硕士研究生(MPM) 北京大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级研修班研究生(EMBA) 厦门弘德盛世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导师,导师:史立明,1、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扬!2、从“人性”的角度来透析组织管理的真谛!3、应用国学智慧,导入喜悦模式,共铸百年基业!4、以孝修身,小孝家齐,中孝治企,大孝国治,至孝天下平!5、艺术是一种境界,是自然而然的呈现,是顺乎规律,顺乎6、领导艺术使自己与自己、与众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

2、谐统一!,课程纲要,天道 ,顺乎人性!,1、宇清、国安、家和、心定、身安、人乐2、遵道守德,成就内圣外王的一代大商3、修己安人,铸就喜悦型的百年基业4、成人达己,人人享有富足、安详、喜悦与自在的人生5、共同创造有归属感、使命感、神圣感、喜悦感的环境,课程目的,企业领导者的思考,企业管理理论不断创新,管理技术不断进步,为什么管理的问题、难题却层出不穷? 为什么社会越来越进步,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物质世界越来越丰富,人们的心灵却越来越焦虑、紧张、惶恐、病态,精神世界越来越贫瘠,生存环境越来越糟糕? 企业领导者为什么越做越累,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的发展愿景与经营动力越来越模糊? 企业团队为什么总是被动等

3、待工作安排,人越来越多,做事情的效率却越来越低?,企业领导者为什么很久没有释放过内心的激情了? 企业领导者为什么在做决策的时候经常犹豫不定? 企业领导者一方面期望自己有更强的领导力,另一方面想要有更加幸福的家庭生活,为什么两者不能兼得? 作为现代企业的领导者与管理者,如何立德明志取势合众,进而决胜天下,成一世之功?,1、从“系统”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发扬!,天地万物,皆按其序而存; 天地万物,皆按其性而显; 天地万道,德为先!,地球 自然 社会 经济 企业,宇宙,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品牌形象管理组织模式管理产品研发管理企业营销管理商业模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规划管理员工股权激励资本

4、运营管理企业传承管理,企业,2、从“人性”的角度来透析组织管理的真谛!,一、组织管理的思考:,基督、佛教的管理思想千百年来一成不变,而他们的事业却愈来愈繁盛,信仰他的人处在一种祥和、静谧、健康、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之中。,缔造百年品牌怎么那么的困难?有没有千年的品牌? 有没有千年不倒的企业? 世界上最顶尖的组织在哪里?他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 在世界上,为什么有千年的寺院?,人是由身和心、肉体和灵魂两部分构成的有情感的高级动物。工人在工厂里劳动挣钱,买吃、买穿、买房,只是安顿身躯而已。而他们的心,即灵魂还没有找到地方栖息安顿。因此,他们总是烦躁不安,他们总是牢骚满腹,而宗教的信仰、精神给他们的信仰

5、者制造了一个精神寓所。让他们心灵栖息于那里,快乐的生活。 我创办的企业不断要创造丰富的物质,安顿人的身躯,还要创造企业的精神,以安顿他们的心灵!,松下的发现,二、组织管理的秘密:,企业 + 人,企业精神,肉体 + 灵魂,人,(一)万物长存的秘密,阳,阴,实,虚,虚: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实: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人,男,女,生理本能 爱情抛弃 真爱拥有,(三)企业生而不存,精神,商业,物欲,爱 信仰,(四)企业,企业精神,商业伦理,商业模式,人为模式,卓越,三、事业信仰的缺失:,建立组织的伟大管理思想:,如果你的公司在同行业中并不 优秀那非常糟糕,如果很优秀那同 样糟糕,

6、因为糟糕的公司并不伟大, 它没有前进的信仰。以盈利为目标的 公司始终在盈利线上挣扎,结果就是 盈利或不盈利。以伟大为目标的公司 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伟大或不伟大, 但它却是一家卓越的公司,而世界上 最卓越的公司无非是用卓越的管理思 想作为公司信仰的企业,管理思想已 经作为公司发展的基本动力,伟大的 管理思想才能成就卓越的公司。,弘德盛世,四、管理的根源,明确 结果 规范 过程 管理 心智,管理的根源就是管人的心智!,五、做喜悦型企业家,我常常问自己,你是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呢?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利主要来自于你的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

7、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同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应用国学智慧 导入喜悦模式 共铸百年基业,一、为什么学习国学二、学习国学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三、学习国学的核心内容四、学习国学的四个步骤五、学好国学的基础是读大学六、学好国学的根基是孝经七、落实弟子规构建幸福人生,为什么学习国学?,我们的现状,这个可爱的小朋友叫王悦,儿子刺杀母亲逃离,众人围观,只有老外救助被害者。,老人跌倒无人敢扶,路人眼看着他活活死去,中国人?,当代欧洲人认同并承认他们自己的文化,因此称他们是欧洲人、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8、、俄罗斯人、以色列人,他们认同并承认了自己文化精神的内涵,而非领土版图的归属!,因此只有当代的中国人认同并承认自己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生长、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企业人?,假如只知道赚钱,唯利是图,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话,这个人称其量是一个披着合法外衣的暴徒。当一个人有使命感,有社会责任感,有良知的时候,懂得为员工、为社会大众谋福利的时候,这个人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才是一名真正有道德的领导者。,因此,只有认同并接受自己企业的文化,同时去践行和传承企业文化的人,才能称之为是正真意义上的企业人,而不仅仅是在这里上班拿工资的人。,圣贤教育 改变命运用国学 筑国魂用国学 建基业

9、学国学 做领导,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

10、至也。,大学,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才而笃焉。故

11、栽者培之,倾则覆之。 中庸,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中庸,故大德者必受其命。 中庸,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学习国学的三个阶段性目标,1、断恶修善 2、破迷开悟 3、转凡成圣,学习国学的核心内容,师者礼素养礼儒家见面礼道家礼佛佛家,学习国学的四个步骤,手中无国学 心中无国学手中有国学 心中无国学手中无国学 心中有国学手中无国学 心中无国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学好国学的基础是读大学,内圣外王之道,内

12、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大学,学好国学的根基是孝经,1、何为孝道? 2、为何行孝道? 3、

13、怎样行孝道? 4、何时行孝道? 5、何地行孝道? 6、行孝道到何时?,孝道是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法宝 古人云:“忠臣必出自孝子之门”,孔老夫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唐玄宗亲自注解孝经。曾国藩把孝经下发到每一位士兵的手里。李嘉诚用孝经的思想做企业管理。孝经虽篇幅剪短,然字字珠玑,旨趣深远,义理宏深,而圣德无出其右,明王以其治则天下和平。以孝治身、治家、治国、平天下,则宇清、国安、家和、人乐!,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

14、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孝养父母之身:给父母衣服穿,给父母房子住,给父母吃喝 孝养父母

15、之心:是指让父母天天有个好心情,让父母时时刻刻的开心,而不是把工作当中的烦恼,夫妻间的烦恼,小孩身上的烦恼都强加在父母身上。 孝养父母之志:父母都期望我们成龙成凤,有钱给他们用,在事业当中有好的发展,在家庭当中能顶天立地,我们现在做的怎样呢? 孝养父母之慧:事业有成,名声响,做善事,带到一帮人赚到钱,这样父母脸上有光彩,别人都会用羡慕的眼光去欣赏你和你的父母,如果做到了这样父母的身体会长寿。,小孝孝敬自己的父母家齐,大孝国治,孝敬天下的父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至孝天下平,成为圣贤 普利终生 使千秋万代的人获益无穷 以德济世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何时行孝道?

16、,时时,何地行孝道?,处处,行孝道到何时?,生生世世,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落实弟子规构建幸福人生,弟子规中国式企业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修身养性的道德约束的著作很多,其中弟子规是流传和影响最广的儒家经典启蒙教材之一。 研究发现,弟子规共360句1080个字,看似非常短的一本小书,但它是儒家文化的集中反映和精华所在,弟子规里蕴藏了中国人做人处事的大智慧,是儒家文化从伦理道德转变为行为约束的最主要的载体,弟子规传达的精神其实是中国人行为美德的集中体现。,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以孝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食品饮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