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1916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4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最新版-已修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中数学必修高中数学必修 5 知识点知识点 第一章、数列第一章、数列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1、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 2、数列的项:数列中的每一个数 3、数列分类: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递增数列 :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不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 0 nn aa 递减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不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 1 0 nn aa 常数列:各项相等的数列 摆动数列: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 的数列 4、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数列的第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的公式 n ann 5、数列的递推公式:表示任一项与它

2、的前一项(或前几项)间的关系的公式 n a 1n a 二、等差数列二、等差数列 1、定义:(1)文字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 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符号表示: 11 (2)(1) nnnn aad naad n 或 2、通项公式:若等差数列的首项是,公差是,则 n a 1 ad 1 1 n aand 通项公式的变形:; nm aanm d nm aa d nm 通项公式特点: 1 () n adnad 是数列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为常数,(mkmknan n a 3、等差中项 若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则称为

3、与的等差中项若,则aAbAab 2 ac b 称为与的等差中项即 a、b、c 成等差数列bac 2 ac b 4、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n a),( Nqpnm其中 (1)。 qpnm aaaaqpnm,则若 (2)dmnaa mn )( (3) mnmnn aaa 2 2 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n 公式:; 1 2 n n n aa S 1 1 2 n n n Snad 公式特征:是一个关于 n 且没有常数项的二次函数形式 2 1 () 22 n dd Snan 等差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n 若项数为,则,且, * 2n n 21nnn Sn aa SSnd 偶奇 1 n n Sa Sa 奇

4、 偶 若项数为,则,且, * 21nn 21 21 nn Sna n SSa 奇偶 1 Sn Sn 奇 偶 (其中,) n Sna 奇 1 n Sna 偶 ,成等差数列 n S 2nn SS 32nn SS 6、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 定义法:是等差数列)常数)( Nndaa nn ( 1 n a 中项法:是等差数列)2 21 Nnaaa nnn ( n a 通项公式法:是等差数列),(为常数bkbknan n a 前项和公式法:是等差数列n),( 2 为常数BABnAnSn n a 三、等比数列三、等比数列 1、定义:(1)文字表示: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

5、等于同一2 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2)符号表示: 1n n a q a (常数) 2、通项公式 (1) 、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则 n a 1 aq 1 1 n n aa q (2) 、通项公式的变形:; n m nm aa q n m n m a q a 3、等比中项:在与中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则称为与的abGaGbGab 等比中项若,则称为与的等比中项注意 :与的等比中项可能是 2 GabGabab 。G 3 4、等比数列性质 若是等比数列,且(、) ,则; n amnpqmnp * q mnpq aaaa 若是等比数列,且(、) ,则

6、 n a2npqnp * q 2 npq aaa 5、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 n an (1)公式: 1 1 1 1 1 1 11 n n n na q S aq aa q q qq (2)公式特点: 1 1(1) 1 nnn n a qkqAAq q s (3)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若项数为,则n * 2n n S q S 偶 奇 ,成等比数列() n n mnm SSqS n S 2nn SS 32nn SS0 n S 6、等比数列判定方法: 定义法:为等比数列; (常数)q a a n n 1 n a 中项法:为等比数列; )0( 2 2 1nnnn aaaa n a 通项公式法:为

7、等比数列;为常数)qkqka n n ,( n a 前项和法:为等比数列。n为常数)(qkqkS n n ,)1 ( n a 四、求通项公式方法四、求通项公式方法 观察、归纳、猜想法求数列通项 应用求数列通项 ) 2 ( ) 1( 1 1 nSS nS a nn n 注意: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 累加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用累加法 1 ( ) nn aaf n 累乘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用累乘法 1 ( ) nn aa f n 转化为等差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 (m、p 为常数) 1 n n n m a pm a a 4 转化为等比法:若递推关系式形式为。qpaa nn 1 五、求前项和公式方法五

8、、求前项和公式方法n 公式法:若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直接应用求和公式 倒序相加法:若数列首尾两项和有规律 乘比错位相加法:通项公式为(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 nnn ca b n a n b 裂相求和法:通项公式为(为等差数列) 11 11 () n nnnn kk b a ad aa n a 分组求和 第二章、解三角形第二章、解三角形 一、正弦定理一、正弦定理 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为的外 CAabcACRCA 接圆的半径,则有 2 sinsinsin abc R C A 2、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2 sinaRA2 sinbR2 sincRC ,; sin 2

9、a R Asin 2 b R sin 2 c C R : :sin:sin:sina b cCA sinsinsinsinsinsin abcabc CC AA 3、定理应用范围: (1)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 (2)已知两角及一边 4、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解的个数判断 A90A90 Ab一解一解一解一解一解一解 ab无解无解无解无解一解一解 absinA两解两解 absinA一解一解ab无解无解无解无解 absinA无解无解 5 b a b a b a b a a 一 一 一 a,b一 A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ab CH=bsinAab a=CH=bsi

10、nA aBabsinAsinB 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 - 22222 A B CA BC A B C Cos 22 A BC Sin CosCos C Cos 22 A BC Sin A BSin CA BSin 4、二倍角公式: 2tan 22tan 2 2 1 tan 2222 221 1 2 SinSin Cos CosCosSinCosSin ; 6 5、两角的和与差公式: , S( ) , S( ) , C () , C( ) tantan tan , T 1 tantan () tan 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

11、nSin CosCos CosSinSin tantan , T 1 tantan () 6、辅助角公式 22 ,tan b yaSinbCosab Sin a (其中) 第三章、不等式第三章、不等式 一、比较大小及不等式性质一、比较大小及不等式性质 1、比较大小依据:; 0abab0abab0abab 2、比较大小方法:作差法:步骤作差 变形(常用方法:通分、配方、分子、分母有 理化、因式分解等)定号 作商法 : 0,01,1,1 aaa abababab bbb 当时 3、不等式的性质: ; abba ,ab bcac ;,; abacbc ,0ab cacbc,0ab cacbc ; ,

12、ab cdacbd0,0abcdacbd ; 0,1 nn ababnn0,1 nn abab nn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1、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的不等式 2 解法步骤:确定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根 作出对应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 由函数图象写出相应不等式的解集 7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间的关系: 判别式 2 4bac 0 0 0 二次函数 2 yaxbxc 的图象0a 一元二次方程 2 axbx 的根0c 0a 有两个相异实数根 1,2 2 b x a 12 xx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12 2 b x

13、x a 没有实数根 2 0axbxc 0a 12 x xxxx或 2 b x x a R 一元二次 不等式的 解集 2 0axbxc 0a 12 x xxx 3、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条件 2 0axbxc 0a 0 2 40 a bac 恒成立条件 2 0axbxc 0a 2 0 40 a ac b 4、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分类讨论:二次项系数相应方程是否有根两根的大小 5、一元二次方程实根分布 分析思路: 求根公式法: 22 44 , 12 22 bacbac bb xx aa 韦达定理法:判别式两根之和两根之积 函数图象法:判别式对称轴位置区间端点函数值 基本类型与相应方法

14、: 设 ,则方程的实根分布的基本类型及相应方法如下表:)0()( 2 acbxaxxf0)(xf 8 根的情况a0 时图a0 时图充要条件 两个根均 小于 m m a b maf 2 0)( 0 0)( 0 0 21 21 mxmx mxmx 两个根都 大于 n n a b naf 2 0)( 0 0)( 0 0 21 21 nxnx nxnx 一个大于 m,另一个 小于 m 的 根 (x1-m)(x2-m)0af(m)0 在区间 (m,n)内 有且仅有 一个根 f(m)f(n)0 在区间 (m,n)之 外有两个 根 0)( 0)( naf maf 在区间 (m,n)内 有两个实 根 0)(

15、0)( 2 0 naf maf n a b m 三、基本不等式三、基本不等式 1、是两个正数, 则称为正数、的算术平均数,称为正数、的几ab 2 ab ababab 何平均数 9 2、均值不等式定理: 若,则,即0a 0b 2abab 2 ab ab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 22 2,abab a bR 22 , 2 ab aba bR ; 2 0,0 2 ab abab 2 22 , 22 abab a bR 4、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设、都为正数,则有xy (1)若(和为定值) ,则当时,积取得最大值xysxyxy 2 4 s (2)若(积为定值) ,则当时,和取得最小值xypxyxy2p 注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条件: 正 定 相等 5、对号函数图像性质 的图像与性质:( ,0) b yaxa b x (1)定义域:; |0 x x (2)值域:; |2,2y yabyab 或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在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