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说课流程-(最新版)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815383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说课流程-(最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说课流程-(最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说课流程-(最新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说课流程体育说课流程 一、开始部分:一、开始部分: 1、示意:举手,手臂伸直;2、说: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选手 ; 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属于水平(),第()次课时。 二、基本部分:二、基本部分: 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对课进行陈述。1、指导思想;2、 学情分析;3 教材分析(含重、难点;4、学习目标;5、教学方法;6、 教学过程。 1、指导思想:1、指导思想:“以立德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引领,依据体育学科 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 精神,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能力,培 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学情分析

2、:2、学情分析: 低年级:低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注意力、自控力较差,运动能力较低,身体肌 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模仿能力强,想象创造 力丰富。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和游戏。 中年级:中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注意力不容易 集中, 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善于模仿, 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法和竞赛法。 高年级 :高年级 : 该年段的学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速度、灵敏、腰力量、 柔韧、速度耐力素质的敏感期,集中注意力有所发展,从具体思维向 抽象思维过渡, 但仍然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

3、 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启发性教学,融入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来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教材分析:3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小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形成()的 基础。学生对()教材的()态度、情感,对教学效果的()的作用。 本教材对速度、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等方面身体素质的 发展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重点是(),难点是()。 4、学习目标:4、学习目标:(1)掌握()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的(速度、 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身体素质;(3)培养合作、团结 和意志品质。 5、教学方法: 5、教学方法: (1)用示范法、言语法、诱导练习法,让学生迅速并建立动作概念 ;

4、 有小组合作练习法、游戏法、重复法让学生迅速掌握技术动作。 (2)用完美的动作示范、热情洋溢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 导积极主动地学习。 (3)用(游戏法、分解法、小器材等)作为辅助手段,循序渐进的 解决(重难点)问题;在分组练习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 提高课堂效率。 6、教学过程。6、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2)分钟。1、安排见习生;2、检查学生人数和着 装;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8)分钟。主要内容和措施。1、徒手操(结合教 学内容进行活动肩、髋、膝、踝、腕关节,为下面的活动作好充分准 备);2 游戏:(互动) (3)基本部分:(26)分钟。主要内容和措

5、施。1、学生先自主探讨 体验练习, 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 2、 进行教学内容 (先分解一至二个, 进行辅助性练习,再进行完整动作学习,用口诀)3、分组练习;4 游戏:(渗透课课练素质练习) (4)结束部分:(4)分钟。1、放松(随着轻松、缓慢的音乐做身 心放松活动);2、教师小结;3、下课后收拾体育器材。 预计运动负荷 : 练习密度是( 455 )%,平均心率是 : 1355 次/分。 三、结束部分:三、结束部分: 以上是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陈述。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评委。 如何进行评课?如何进行评课?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行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

6、学生的实际体 育水平,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 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标准,只有明确目标,师生才能在课 堂教学中协调一致,取得最佳效果。 由于新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 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 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看教学方案的制 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既是对 学生练习强度、 练习密度和掌握技能的评价, 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 心理和行为的评价,要使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以各校学生、器材、 场地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不同的教材有不同单元课次、不同素质的

7、学 生制定的目标都会不同,所以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科学性。学生在动 作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阶段。 对动作 技术而言, 一节课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应明确, 如 “了解和明确”、 “掌 握和熟练掌握”、“复习和提高”是在不同的单元教学课次中明确说 明的。就增强体质提高能力而言;重点发展哪项素质,提高哪种能力 也应明确。 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 果。 二、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否突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 学能力主要包括:融会贯通课程标准的能力,如对标准的领会和 掌握程度,表达能力要精讲清楚,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要不

8、断革新教 法,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学科教学方法;要创设民 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课堂设计要力求新颖, 探索新方法,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装备,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开发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能力等。 在课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 法,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课后能及时总结自我, 去不断超越自我, 学习他人的优点,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一堂课一般要突出一两个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不能太多,这样便 于突出重点。一堂课应具有恰当的密度、强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 可围绕一个重点展开。 课的密度保持在 35%左右, 强度一般不宜太大, 保持适中即可。教师在教学时,教材内容的

9、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 使学生身体各部位、 器官系统的机能, 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都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原则, 正确运用组织教法,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 一种能力。如果体育教师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那么很难想象他能 够上好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能否得到体现 对一堂公开课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检查教师的上课能力和水平。 首先我们看的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 否严密、讲解是否清楚、示范是否准确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好 这些方面无可非议。但教师如果重视的只是示范、讲解,强调的

10、是学 生“跟我做”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究竟学到些什么?学生 体验到什么?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等等, 有时候我们的一 些体育教师从不会去过问。这种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得以体现 呢?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被充分调动, 自觉性和积极性 是否被诱发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另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评审的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体现出 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始终让学生全力配合着。一堂好课不应 该只看到教师的表演多出色, 更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 体验。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 在首位,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

11、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学习兴趣在课中是否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是否能主动参 与到体育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我们应该应 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 就能积极、 主动地参加学习。 如果许多学生被动地应付,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应 该说是不成功的。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觉地、 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才能 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所以说,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 与的体育课才是好课。 五、创新教

12、育在课堂中的展现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 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皮亚杰的话提醒我们,让学生学 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 径。以前,我们的体育教师都比较偏重于传授各种成熟的运动技能和 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也一直注重学 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均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 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 好,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包括在整个 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如让学生设计新的游戏方法,如何能更好更快地 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迳等。但千万不能在课中放任不管,让学生完 全自由活动却认为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有无突破、创新,方法手段是否得当,教案是否根据学 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教学是否有 新意,学生是否感兴趣,这些都是一堂优秀的体育课中所表现出的。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看教学是否有新意,是否 令人耳目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