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798971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46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最新版-已修订)(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观潮教学设计观潮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二、学习重难点:二、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三、课前准备:三、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 3 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听师朗读第 3 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读后提问。 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45 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 学生练习, 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 再分小组评议, 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 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3、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 34 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 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 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

4、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 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 (出示), 看谁本事大, 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 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 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变

5、粗, 横贯江面。 (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 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 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 豪,为之(骄傲)! 3 六、创

6、设情境,运用语句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 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 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 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 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

7、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 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七、全课小结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 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

8、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 说一说, 听了、 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 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 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2 自然段)奇异( 3-4 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 2 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 米 长 5044 米平均深:22686009 4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

9、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 3-4 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 5 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 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

10、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 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1、四、教学手段四、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五、教学课时:五、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二、按照要求读书 5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 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 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

12、关知识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巴金 本文是 1933 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 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 500 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 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 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13、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 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 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

14、下: 1出示课件(12-13 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 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 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 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 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

15、。)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 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7-8 自然段的内容) 6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 7-8 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16、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榕树正在茂盛的 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 7-8 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 12-13 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 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 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六、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 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 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七、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