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79787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最新版-已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最新版-已修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竹里馆 【文本分析】 竹里馆 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唐代 诗人王维在晚年隐居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主要写了诗人在静谧而优美的月夜里, 独自坐 在竹林深处,时而弹琴,时而高歌的情景。诗中描写了“幽篁”“明月”,营造出了清幽的意境, 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宁静淡泊的心境,反映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 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时,能够读懂诗歌的大意,初步体会诗歌的感情。本课的 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诵、吟等不同的方式,激发他们对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 体会

2、诗歌的感情与意境。 【课时目标】 朗读诗歌,了解大意。 赏析诗歌,领悟感情。 吟诵诗歌,增强体验。 【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及意境。 【教学方法】 视频激趣 谈话法 小组合作、展示 创设情境 【授课预设】课前,播放我校学生雷锋日记节目演出视频静场 一、初读竹里馆 视频导入。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小视频。 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吗?(在背书;像是在唱三字经 ) 准确来说,这种方式是吟诵,它被称作“文人的歌唱”,与唱歌相似却又不同。它是古人的 主要读书法,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的诗歌都是可以吟诵的,你们想像古人那样把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竹里馆吟诵出来吗?(想)要想吟诵好一首

3、诗,就要在朗读的基础上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了解诗歌的意思和诗人抒发的感情。今天,就让我们先来一起学习竹里馆 。 (板书课题及作者:竹里馆 王维) 齐读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二、赏析竹里馆 文中描写了哪些景?描写人的哪些活动?(用笔勾画) 结合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的画面。 结合画面,结合背景,体会诗人此时的心境。 小组探究,全班汇报,老师点拨总结。 三、吟诵竹里馆 学习吟诵基本方法。 学习吟诵竹里馆 。 练习、展示。 拓展延伸:用所学方法,根据诗歌感情及意境,吟诵自己所熟悉的其他五言绝句。 组内吟诵 小组 小结: 观看 朗读者 中董卿与叶嘉莹先生谈话的片段 (了解吟诵的现状与老人传承吟诵的情怀) 。 结束语: 让我们徜徉诗海,感悟诗歌魅力! 让我们吟诵经典,品味诗意人生! 附录:板书设计 竹里馆 王维 景幽静 情(淡泊悠闲)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竹里馆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人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