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796916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67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吐血整理)复习应考资料(完整版)-(最新版-已修订)(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第一编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 第一章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第一节 初民的歌谣初民的歌谣 识记:识记: 1、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古代典籍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河图玉版: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 。 宋书符瑞志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 ,百兽率舞 2、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中孚九二爻辞、 弹歌 、伊耆氏蜡辞、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中孚九二爻辞、 弹歌 、伊耆氏蜡辞 周易贲卦六四爻辞: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筮辞) 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

2、,吾与尔靡之。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 。 (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理解:理解: 1、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 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2、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 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第二节上古神话传

3、说 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识记:神话的基本特性 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 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神话与传说的联系与区别。 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 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 在实际的存在形态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 应用:应用: 1、 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

4、品、 我国神话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品 创世神话 三五历纪:盘古开天辟地;风俗通:女娲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 淮南子: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山海经大禹治水 战争神话 山海经:阪泉大战 2、 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 我国神话的精神内涵特征 不论是以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以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 这个主题; 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3、 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

5、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第二章 诗经诗经 有关诗经的来源、分类、流传有关诗经的来源、分类、流传 识记:识记: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歌 305 篇。包括国风篇。包括国风 160 篇、小 雅 篇、小 雅 74 篇、大雅篇、大雅 31 篇、颂篇、颂 40 篇。篇。 小雅中另有笙诗 6 篇不在 305 之数。 诗经的收集来源: 诗经的收集来源: 采诗说。 (汉代学者) 献诗说。 (产生于先秦时期) 删诗说。 (汉代“孔子删诗”说,司马迁提出) 今人对诗经编订的一般看法 今人对诗经编订的一般看法 今人一般认为

6、, 诗经的编订,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们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定的。 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 理解:理解: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含义 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含义 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 ,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 ,是正声,是王朝 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的流传 诗经的流传 先秦时, 诗经本称诗或诗三百 、 三百篇 ,到汉代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 。汉代 首先传授诗经的,有鲁鲁、齐齐、韩韩、毛毛四家。鲁、齐、韩三家于魏晋到北宋期间相继亡佚,只 有毛诗流传至今 只 有毛诗流传至今。 第一节第一节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理

7、解:班固、何休对诗经评述理解:班固、何休对诗经评述 班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 ” 何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 1、 婚恋诗、 婚恋诗 识记: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品识记: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品 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周礼媒氏 、 郑风溱洧 wi 、 陈风月出 ; 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郑风将仲子 、 鄘风柏舟 、 鄘风蝃 zhu 蝀 dng 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齐风鸡鸣 、 郑风风雨 、 唐风葛生 弃妇诗 弃妇诗-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邶风谷风 、 卫风氓 理解:弃妇诗理解:弃妇诗 这类

8、诗歌,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 卑下、附庸的情状。 应用: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应用: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 同上 2、 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识记: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品识记:此类诗歌的代表作品 描述的是无端遭人谗害的人生境遇,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描述的是无端遭人谗害的人生境遇,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小雅巷伯 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 表达了“士”的人生悲哀:魏风园有桃 。 悲叹家国沦亡 悲叹家国沦亡:王风黍离 。 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抒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桧风隰 x 有苌楚 。 应用:简单说明此类诗歌的基本内容应用:简单说明此类

9、诗歌的基本内容 同上 3、 政治讽喻诗、 政治讽喻诗 识记:此类诗歌代表作品:识记:此类诗歌代表作品: 揭露宫廷丑闻 揭露宫廷丑闻:邶风新台 、 鄘风墙有茨 描写繁重的劳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描写繁重的劳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 魏风陟zh岵h 、王风君子于役 、邶风击鼓 、小 雅采薇 揭露统治集团的腐败黑暗 揭露统治集团的腐败黑暗:大雅瞻卬 颂美统治者: 颂美统治者:召南甘棠 、 鄘风定之方中 应用:简要说明此类诗歌的基本内容应用:简要说明此类诗歌的基本内容 同上 4、 史诗及其他、 史诗及其他 识记:识记: 大雅中周人的五篇史诗: 大雅中周人的五篇史诗: 生民 、 公刘 、 绵 、 皇矣 、

10、大明 农事诗的代表作品: 农事诗的代表作品: 最著名:豳 bn 风七月 艺术水平较高:周南芣 fu 苢 y 、 魏风十亩之间 理解:理解: 豳 豳 bn 风七月的内容梗概风七月的内容梗概 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无止的辛苦劳作。共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等事的次 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各种劳作,反映农夫衣食住行的情况,有较大史料价值。 周南芣苢 、 魏风十亩之间共同的艺术特点。 周南芣苢 、 魏风十亩之间共同的艺术特点。 两首诗都是劳动者唱和的歌谣,具有共同的特点:以简练浅白的词语反复咏唱,各章之间只是 更换了几个近义词,而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情韵悠长。 应用:周人五篇史诗的基本内容应

11、用:周人五篇史诗的基本内容 周人五篇史诗叙述了自始祖后稷 j 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生民:生民:主要描述了周始祖后稷神异的出生和天生的种植五谷的能力,以及他率民定居邰地 的历史。 公刘:公刘:叙述周人远祖公刘带领周民从邰地迁居豳地,开荒辟地、造屋定居的历史。 绵:绵:主要叙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民由豳迁岐,创业兴国的事迹。 皇矣:皇矣:先是叙述太王开辟岐山周原,击退异族昆夷;再说王季继祖德业并传位给文王;然 后着重记述了文王伐密、伐崇的胜利。 大明:大明:先是叙述王季与太任结婚生文王、文王与太姒结婚生武王,之后叙述武王伐纣灭商 的事迹。 五篇史诗蝉联而下,大致可以看出周人发展、

12、兴旺的史迹。 第二节第二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诗经的文学成就 1、 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应用: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应用:简析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质实率真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抒情与写 实的统一。 首先,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其次,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再次,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2、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理解:理解: “六诗” 、 “六义”: “六诗” 、 “六义”: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为“六诗”或“六义” 孔颖达:三体三用说: 孔颖达:三体三用说: 唐人孔颖

13、达认为 :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 ; 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 ,依体用关系, 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方式。 应用:应用: 朱熹、李仲蒙释赋、比、兴的异同: 朱熹、李仲蒙释赋、比、兴的异同: 朱熹 :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也。 ” 李仲蒙:“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 之兴,物动情者也。 ” 朱熹的说法比较平实恰切,为后世普遍接受,但它对诗歌传达情感的特点未予重视。李仲蒙从 情、物关系的角度解说,突出了诗歌的情感特征,可以弥补朱说的不足。

14、 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及其文学表现功能: 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及其文学表现功能: 1) 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 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 直接叙事的诗,如 : 大部分颂诗, 大雅中的史诗, 小雅中的宴饮诗,以及国风 中的七月 、 氓等,往往在叙事中熔铸着浓厚的情感; B. 直接刻画描写的诗,如:芣苢 、 十亩之间等,这些诗作,没有刻意修饰,只是平实 客观的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情感自然见出。 C. 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的诗就更多,人生感慨诗、政治讽喻诗、婚恋诗中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2) 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

15、 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 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 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 ,如硕鼠 、 鸱鸟 。 3. 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A. 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 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 如 : 溱淯 、 关雎 ; B. 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只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 。 赋、比、兴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为明确,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重叠的。 3、 四言诗的典范、 四言诗的典范 应用:应用: 诗经是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的特点 诗经是以四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的特点 诗

16、经是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同时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间杂二言句到八言句。这种以四 言为主又不拘四言、长短参差的句法,带有明显的民歌风味。 诗经的音韵特点 诗经的音韵特点 诗经的四言诗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 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理解:诗经语言质朴又丰富的特点理解:诗经语言质朴又丰富的特点 诗经的语言表现很有特色:一是质朴畅达;二是词汇丰富;三是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 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 应用:应用: 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及其文学表现意义: 诗经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及其文学表现意义: 重章复沓,是诗经的基本章法结构。据统计, 诗经中不分章的作品只有 34 篇,其余 271 篇都分章。分为三章的最多,有 110 篇以上,其中重章者有近 70%;分为两章的约 40 篇,绝大多 数重章,不重章者仅有两三篇;其余分为多章的也不时出现重章。 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这就产 生了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