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最新精选编写)-(最新版-已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78947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45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最新精选编写)-(最新版-已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最新精选编写)-(最新版-已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美术史_名词解释复习考试资料(最新精选编写)-(最新版-已修订)(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史 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曹家样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 而衣服紧窄” ,谓之“曹衣出水” 。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曹家样” 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2、顾恺之 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 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 他的画以传神精妙著称, 并提出了 “迁想妙得”“以 形写神”的著名绘画思想。传有后人摹临的作品烈女图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 3、迁想妙得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所谓“迁想妙得” ,即在艺术创作中,

2、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 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 4、以形写神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论。强调人物画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即“传神”必须要通过一定的 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5、 画品 南齐谢赫撰写的画品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绘画艺术的品评专著,书中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提出 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 ,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 27 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 6、谢赫“六法论” 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 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

3、纲领,对传统绘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 影响。 7、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绘画理论,强调艺术创作既要以大自然为师,又要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 它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 8、比德说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 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 ,即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9、吴带曹衣 “吴带曹衣”指两种相对的衣服褶纹表现程式。相传唐代吴道子画人物,笔试圆转,衣服飘举;而北 齐曹仲达画佛像,笔法稠密重叠,衣服紧窄,后人因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这两种著名的描发也流行

4、于古代造像。 10、 历代名画记 晚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内 容大致为三部分 : 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 ; 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识、收藏 ; 画家传记及作品。 11、石窟寺 中国石窟寺是佛教寺院的一种形式,多依山崖开凿,窟前往往建造木构或仿木构窟前建筑,有些依附 于寺院。由于古代地面建筑多已毁坏,只保留了洞窟遗迹,故也简称石窟。 12、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东南,是我国最重要的一处石窟寺。莫高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于一体,十六 国至明清历代都有建造,是中国佛教美术的宝库。 13、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曜主持

5、开凿的 5 所,即今天的云冈 16 20 窟,通称昙曜五窟。主要造像 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时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 2 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 是君权、 神权统一的象征。 形象特点多是面行方圆, 鼻梁直挺, 衣纹简洁流畅, 反应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14、昭陵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另雕刻名匠将他征战时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刻成浮雕, 置于他的墓地前, 世称 “昭陵六骏” 。 六骏石刻风姿英武,具有情节性和高超的写实艺术的表现力,完美的表现了唐帝国的时代气魄。 15、唐三彩 唐代低温铅质彩釉陶器的概称,因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而

6、得名 “三彩” ,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具有绚丽多彩,富丽堂皇的特色。多作明器随葬,也用作生活器皿。 16、徐黄体异 五代花鸟画以黄筌、徐熙为代表的两种风格流派,即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筌所作多为宫廷 中的奇禽名花,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溶,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 谨艳丽的富贵气象。徐熙多画自然中的画竹蔬果、禽鱼草虫,注重“落墨” ,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 信笔书写,略加色彩。画面清新雅致,野趣盎然。 17、六要 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笔法记中,提出了“六要” ,即气、韵、思、景、笔、墨 六个要素,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1

7、8、三远(2001 年 央美) 山水画的三种取景法,是中国画特有的透视法。有北宋郭熙在其山水画论林泉高致中提出, “山有 三远”即高远、深远、平远。 19、文人画 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绘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 画院的绘画。特点是重视文化修养,强调笔墨趣味,追求诗、书、画、印结合,标榜“士气”和“逸品” 。 作为一种绘画思潮,初步形成于北宋中后期,成熟于元代“四大家” ,后成为明、清绘画的主流。 20、翰林图画院 宋代宫廷绘画机构。宋初建立,专为宫廷及皇室贵族服务,设有待诏、画学正、艺学、祗侯、画学生 等职位。宋徽宗赵佶时又增设画学医培养宫廷绘画人材,

8、画院制度已此时最为完备,规模最为兴盛。 21、南宋四家 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以清奇峭拔的形象好简 括的笔墨章法塑造了空灵雅秀的江南山水,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22、元四家(2003 年、2004 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年 清华美院,2006 年 湖美) 至元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他们强调以画“自娱” ,注重主观性情的抒发,诗书画的结合达到统一和谐,在笔墨方面各有独特创造,使画面效果更加符合文 人画的理想,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新阶段,是后世文人画的典范。 2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2004 年 清华

9、美院) 背诵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以全景式的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高度写实的记忆,展现了 北宋都城汴梁清明节的风貌,不但是一幅绘画杰作,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24、永乐宫壁画(2006 年 清华美院) 元代道教壁画的代表。永乐宫位于山西永济县(因建水库今迁芮城) ,为元代所建,其壁画规模宏伟, 形象生动,线描做莼菜条,施以重彩,局部作堆金沥粉,华美异常,可见吴道子画风之影响。 25、浙派(2005 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 明初活跃于浙江地区的绘画流派,艺术上师承南宋院体风格,代表画家戴进、吴伟。二人均曾为宫廷 画家。 26、吴门画派 明代中期活动与苏州地区的文人画流派。该派继承和

10、发展了崇尚笔墨意趣和“士气” “逸格”的元代文 3 人画传统,致力于平和典雅、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以有“吴门四家”之称的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画家。 27、白阳青藤 明代中叶的两位花鸟画大师。陈淳号白阳山人,其后的徐渭晚号青藤,画史上并称“白阳青藤” 。他俩 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对明清写意花鸟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8、南陈北崔(2004 年 四川大学、2007 年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指晚明人物画大家陈洪绶和崔子忠。他俩的人物画题材多为道释人物,造型夸张变换,饶有装饰意趣, 笔法遒劲,设色古雅。 29、波臣派 明末清初的肖像画流派,因创始人曾鯨

11、字波臣而得名。曾鯨在人物肖像画中重视墨骨的画法,以淡墨 勾定轮廓五官,然后施墨色染出结构凹凸,再赋色彩。其画法吸收了民间写真的传统技巧,又糅合文人画 的审美取向,故而文质相兼,独具特色。当时追随者甚众,形成了具有中国肖像画特点的波臣派。 30、董其昌 明末华亭派的代表人物,绘画理论家。其山水画创作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趣味,并把宋元诸 家绘画中的山石树木形象加以简化,以笔势做不似之似的重新组合。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奠定了文人画 在绘画史上的主导地位。 31、南北宗论(2004 年 华南师范大学) 明末董其昌提出的绘画理论。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 ,认为唐以

12、后的山水画分为水墨与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利家(指职业画家)画的 代表,进而“崇南抑北” ,标榜文人画。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画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 32、 “清初四王” (2004 年 华南师范大学、2005 年 清华美院) 清初画坛的正统派,指王时敏、王鉴、王元祈和王翚四位山水画家。他们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致 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力图集古人大成。看重笔墨,却较少观察自然,在以临古为主 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 33、

13、“没骨法” (2001 年 中央美院) 中国画中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色彩描绘物象的技法。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五代黄筌画花勾勒 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笔记,遂有“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所绘花卉摒去墨线勾勒,只 用色彩画成,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 。清代恽寿平亦用此法。 34、八大山人 清初“四僧”之一,名朱耷。其绘画以及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地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 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 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 35、石涛(2004 年 清华美院) 清初“四僧”之一,其山水画多写对自然观察体验

14、之所得,极富创造性。作品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 横潇洒,意境生气勃勃。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提出了著名的“借故以开今” “笔墨当随时代” “搜 尽奇峰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画坛,起到振聋发聩的启示作用。 36、扬州画派(2004 年 四川大学) 指清代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又叫“扬州八怪” ,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他们发展了重 视生活感受、强烈抒发性灵的阔笔写意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正统花鸟画风, 被称之为“怪” 。 37、二高一陈(2004 年 华南师范大学、2007 年 中央美术学院) “二高一陈”指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

15、人三人。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 日本和西方技法,注重写生,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 4 38、赵之谦(2005 年 清华美院) 海派画家,书法篆刻造诣深厚,以此入大写意花卉画,变流布清末花坛的柔美纤细作风为挺拔厚重, 在色彩上吸收了民间绘画的特点,变清淡为艳丽。 39、岭南画派(2004 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 岭南画派以“二高一陈” ,即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为代表。他们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融合日本和 西方技法, 注重写生, 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绘画风格。 岭南画派的创作题材以花鸟和山水为主。 其表现特点是写实性强, 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 将雄健泼辣的笔墨与水粉

16、技法结合在一起, 渲染出天光云影、 月夜朦胧的气氛,画面真实而又诗意盎然。 40、齐白石(2004 年 清华美院) 现代画家、书法篆刻家。主张绘画“妙哉似与不似之间” 。题材充满民间情味,擅画花鸟虫鱼,笔墨纵 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神态活泼,色彩鲜明强烈;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相结合。 41、林风眠(2005 年 清华美院) 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从事油画创作,后致力于中国现代绘画的探索,采用水墨、水彩、水粉 在纸上作画,题材多样。其画“调和”中西而能和谐统一,风格独树一帜。 42、决澜社(2004 年 四川大学、2003 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 “决澜社” 为西洋画团体, 1931 年 9 月由庞薰琹、 倪贻德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 组织过多次展览, 1935 年自行解散。决澜社是中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和纲领的学术性社团,对于中国现 代艺术的起步具有开创意义。 二、简答题 二、简答题 1、吴道子的绘画技法有何特点?(2004 年 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