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光学实验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47785 上传时间:2017-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光学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光学实验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光学系列实验 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一:检验侧窗采光房间的实际采光效果一、实验目的:学会用照度计检测侧窗采光的实际照度值,计算照度均匀度和侧窗采光系数。二、主要仪器和设备:ZDS-10 照度计 2 台,光接收器 2 只。57.5m 钢卷尺一把。照度计的使用见照度计使用说明书,并对两台照度计进行校准。三、原理简述及实验步骤:1、采光系数 C:它是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n)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w)的比值,即C= 100%En Ew2、采光照度均匀度= 室 内 照 度 平 均 值 最 低 值在 假 定 工

2、 作 面 上 的 照 度或 = 室 内 采 光 系 数 平 均 值室 内 采 光 系 数 最 低 值3、测试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二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 1-2m 布置一测点,距两端墙面距离为 0.5m(如图 1) 。侧窗 1侧窗 2测量线 1测量线 2测量线 3测点 1测点 2测点 3测点 4测点 5测点 6测点 7测点 1测点 2测点 3测点 4测点 5测点 6测点 7测点 1测点 2测点 3测点 4测点 5测点 6测点 74、测量方法:(1)天气条件:最好选择阴天。如无阴天,选朝北房间进行测量。时间最好在 9 时至 16 时,因为这时

3、窗外照度变化较小。(2)室外照度:应选择周围无遮挡的空地或在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遮挡物高度的 6 倍以上。读数时间应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可以用手机联络两台照度计分别在室内或室外同时读取数值) 。(3)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或距地面0.8m 高的桌面或支架水平面上。测量时应熄灭人工照明灯。测量者应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可反复进行 23 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根据测得数据即可整理绘制成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粗略绘制出教室平面采光系数的等值线。 (画出采光系数图) 。四、数

4、据记录及计算1、室内外照度值记录表(每个点测三次,计算结果取平均值)测量线 测点 1 测点 2 测点 3 测点 4 测点 5照度,lx测量三次平均值1墙距, m照度,lx测量三次取平均平均值2墙距, m照度,lx测量三次取平均平均值3墙距, m室外参考点照度记录表: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平均值室外参考点照度2、室内照度均匀度= =3、采光系数曲线图五、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实验二:外窗透光系数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外窗透光系数的测量,认识各种不同种类和不同厚度玻璃的透光性能,了解外窗透光系数对室内采光质量的影响。二、主要仪器和设备:ZDS-10 照度计两台,光接收器两个。照度

5、计的使用参见说明书,并对两台照度计进行校准。三、原理简述及实验步骤:1、 根据材料透射系数的定义:透射系数 是投射到某一表面的光通量 W与透过该表面光通量 N的比值。即:10%W实际测量中,我们分别以入射照度 Ew代替入射光通量 W,以透射照度 EN代替透射光通量 N,以透射照度与入射照度的比值计算出该表面的透射系数:10%NWE式中:E w透光材料外表面的照度 lux;EN透光材料内表面的照度 lux。2、测试场所和布点测量应在天空扩散光的条件下进行,测量人员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分别放置于被测窗透光材料的内外表面上,两测点的位置应在同一个轴线上。3、测量方法:测量时可选取不同类型的外窗透光材料

6、,也可以选择同一种透光材料而表面的状况有所不同的外窗透光材料。对每块透光材料测量时,光接收器的布置位置可选择一个或者多个测点。以各个测点的透光系数的算术平价值作为该透光材料在特定表面状况下的透射系数。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每一个测点要读取三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平均值。具体做法是:用手遮挡光接受器后再放开读数以获得多次读数,每次读数时要等待指示值稳定后再读数。四、数据记录及计算测量地点:环境条件:透光材料类型:透光材料表面清洁情况;测点布置情况:如右图所示 123透光系数记录表(取三个点,每个点测三次,计算结果取平均值)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位置内侧 外侧 内侧 外侧 内侧 外侧位置 1位置 2位置 3平均值内侧照度平均值:外侧照度平均值:五、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