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安全技术交底.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14477408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安全技术交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L-CX-15-03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参加人员见会议签到表分项工程名称基坑支护安全交底内容:危险源:土方坍塌、机械伤害、物体打击控制措施:施工现场设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人员伤亡事故的控制。(详细情况见应急预案)一、 支护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现场应划定作业区,安设护栏并设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2、基坑深度不超过2米的可采用1.2高栏杆防护,深度超过2米的基坑施工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围护,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厘米。3、坑槽开挖时设置的边坡应符合安全要求,坑壁支护做法及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必须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支护设施产生变形应有加固措施。4、基

2、坑施工应按方案设置有效的排水措施,深基坑施工采用外降水的,必须有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措施。5、基坑边堆土,料具堆放数量和距基坑边距离等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机械设备施工与基坑边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应有具体措施。6、基坑施工必须设专用上下通道,通道的设置必须满足安全施工要求。7、应按施工方案和规程挖土,不得超挖。机械作业位置应稳定、安全,挖土机作业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进出。8、基坑支护结构应按方案进行变形监测,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道路应进行沉降观测,并有记录。9、作业人员应有稳定、安全的立足处,垂直、交叉作业时应设置安全隔离防护措施,夜间施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灯具。10、先开挖后支护的沟槽、基坑

3、,支护必须紧跟挖土工序,土壁裸露时间不宜超过4h。先支护后开挖的沟槽、基坑,必须根据施工设计要求,确定开挖时间。11、施工场地应平整、坚实、无障碍物,能满足施工机具的作业要求。12、土壁深度超过6m,不宜使用悬臂桩支护。1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开挖深度、地面荷载、施工设备和沟槽、基坑周边环境等状况,对专护结构进行施工设计,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邻近建(构)筑物和施工安全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14、施工规程中,严禁利用支护结构支搭作业平台、挂装起重设施等。15、拆除支护结构应设专人指挥,作业中应与土方回填密切配合,并设专人负责安全监护。交底人接收人 年

4、 月 日JL-CX-15-03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参加人员见会议签到表分项工程名称基坑支护安全交底内容:16、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的恶劣天气,必须停止露天桩工、起重机械作业。17、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应经常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确认合格。二、土钉墙支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喷射混凝土和注浆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禁止裸露身体作业。2、土钉墙施工设计中,应确认土钉抗拉承载力、土钉墙整体稳定性满足施工各个阶段施工安全的要求。3、进入沟槽和支护前,应认真检查和处理作业区的危石、不稳定土层,确认沟槽土壁稳定。4、喷射管道安装应正确,连接处应紧固密封。管道通

5、过道路时,应设置在地槽内并加盖保护。5、喷射过程中,应设专人随时观察土壁变化状况,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止喷射,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6、钻孔应连续完成。作业时,严禁人员触摸钻杆;搬运、安装土钉时,不得碰撞人、设备。7、作业中注浆罐内应保持一定数量的浆液,防止放空后浆液喷出伤人。遗洒的浆液和刷洗机具、器皿的废液,应及时清理,妥善处置。注浆机械操作工和浆液配制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8、浆液原材料中有强酸、强碱等材料时,必须储存在专用库房内,设专人管理,建立领发料制度,且余料必须及时退回。三、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各工种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

6、作规程,每日上岗施工前应做好交底工作。2、连续墙施工时,吊机吊物须由专人指挥,严格遵守“十不吊”制度的规定。3、起吊钢筋笼时,拔杆方向及钢筋笼下方严禁站人。4、严禁用吊车强行起拔锁口管。5、地下墙施工时,必须在泥浆池边设栏杆,并标有醒目标志,防止人、物掉下。6、吊车作业时禁止将起吊的物体凌空于人行道和周围建筑物上空。7、施工现场的明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配备专职的消防巡视员,在主要施工地点,设立醒目的防火警告标志。交底人接收人 年 月 日JL-CX-15-03安全技术交底工程名称 参加人员见会议签到表分项工程名称基坑支护安全交底内容: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工现场的抢险救援小组成员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救援工作。2、应立即组织隔离、疏导交通和保护现场。遇有人员受伤,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派人至路口接应。“120”未到之前应及时对轻伤人员进行临时救治,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程度的,不要盲目进行抢救,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3、专人协助抢救工作,专人负责在路口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交底人接收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