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770668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ppt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七讲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秦朝(形成),从汉到元(发展),明清(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史,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两对基本矛盾,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历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改进,不断变化。大体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夏、商、西周:世官制,战国、秦国:军功授爵制,两汉时期: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隋到清:科举制,.,一、夏、商、西周:世官制,遵照嫡长子继承原则代代相传,占有封地,“家天下”,.,.,.,三:两汉时期:察举制(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

2、荐、考试等内容。初期重德才,后期随着豪强地主并起,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导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了中央集权),.,汉代:“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开始于汉文帝时期,确立于汉武帝时代,东汉后期破坏。,特点: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科目: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标准:德行、才能,.,四、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

3、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削弱, 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五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目的: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

4、“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唐太宗时期,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其次,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第三,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

5、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材料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形式是

6、八股文,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童试,.,下图为仿唐解元写意,“唐解元”指的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唐寅,“唐解元”的意思是 A. 唐寅常常以“解元”为号 B. 唐寅曾经夺得乡试第一名 C. 唐寅的字为“解元” D. 唐寅的字画在江南最为有名,B,.,唐代科举特点:科目繁多 ,重诗词歌赋,宋代科举特点:轻

7、视诗词 ,重视实际能力,明清科举特点:八股取士, 重文章格式,历代科举考试的特点,.,一、荐举制度,中国古代的荐举形式主要有:,制度荐举,私人荐举,官府荐举,自荐,.,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选贡士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1.选贡士制,时间:夏商周三代,为补充世卿世禄制,为没有继承权的嫡子和庶子提供了入仕机会。学在官府。,.,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2.察举制,经过考察后进行荐举。盛行于两汉,中衰于南北朝,其后历代皇朝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春秋时,已有通过基层逐级察举,由地方官向国君推荐人才的制度。 战国时,地方官在年终上计时,必须向中央推荐一定数

8、额的人才,经过国君或有关部门的考核而授予官职,后来演变为察举。,.,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2.察举制,汉代的察举方法,皇帝下诏指定荐举的科目(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丞相、诸侯王、公卿和郡国守相按科目的要求进行考察和荐举,应举者按不同科目考试;或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御史(东汉为尚书)及九卿策试(考试地点为太常寺或公车司马署),根据对策的成绩高下,分别授予官职或选入郎官继续深造,主管部分加试一些熟悉官事和书法,按“四科”的不同标准分别授予不同官职,.,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2.察举制

9、,四科内容: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才任三辅令。(汉官仪卷上) 实行举者与被举者的连坐制度。,.,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2.察举制,缺点:标准过于笼统;二缺乏严密的考试。 加之政治昏暗和公卿守相举荐的多是门生故吏,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弄虚作假。 东汉民谣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卷十五审举),.,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3.九品中正制,时间:魏晋南北朝。220年开始,九品官人法。,吏部尚书,司徒,选用,核实,核查,上报,大中正,任用

10、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小中正 按九品评定本籍州郡人才等级,九品中正制使荐举之责不再属于中央和地方长官,改由专职举士的中正官负责,选用标准除经学、德行、乡议之外,增加了“状”。 “状” “品”结合,较汉代严密。,.,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3. 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中正官全由士族豪门把持,品评人才也着于门北,被选用者也限于士族,推荐人与被推荐者之间又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等方面有密切联系。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门阀政治、阻塞寒素人才入仕的壁垒。,.,一、荐举制度,(一)制度荐举,4. 隋代以后的制度荐举,作为科举制的补充

11、,以一种辅助形式存在。加强了荐举与被荐举者之间的连坐和考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收到一定的效果。特别是在一个政权初建之时,如明清两代之初,因人才不足,官吏缺乏,往往使用荐举以应急。 明清荐举并不以时文八股为重点,多试“时务策”,注意吸纳那些注意时局,关心政治实务并善于思考对策的人物。,.,一、荐举制度,(二)私人荐举,1. 私人荐举的定义与起源,私人荐举是臣属们以个人名义向君主举荐人才,亦称保举制,是历史上实行最久且制度化的人才选拔方法。 私人荐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适应选贤任能的需要而产生。,鲍叔牙,管仲,.,一、荐举制度,(二)私人荐举,2. 私人荐举的原则,外举不弃仇,内举不避亲(左传襄

12、公二十一年)。祁黄羊举仇人解狐为南阳县令,举儿子祁午为军中尉。,祁黄羊与晋平公,.,一、荐举制度,(二)私人荐举,2. 私人荐举的原则,王旦荐寇准,.,一、荐举制度,(二)私人荐举,3. 私人荐举的方法,具体方法为:要求具有一定资格的大臣,在对下属考察的同时,从中发现人才,定期向君主保荐,由朝廷授以要职或破格升迁。如被荐的人才不符实,或日后犯法,荐举人要负连带责任,受到一定的惩处。 为了严格保举,古代常常实行层层担保,大官举小官,小官举吏职,同时加强监督和限制。,.,一、荐举制度,(二)私人荐举,允许控告保举徇私不公。对检举者,如所举属实,有官者给以优升,无官者授官或赏赐金钱;不实者则反坐。

13、举人和被举人都要写具举主,作为君主和上级审定和考核的依据。 有些朝代还严格限制保举亲、故、同乡和门生,以期杜绝其中的弊端。,3. 私人荐举的方法,.,一、荐举制度,(二)私人荐举,不拘一格发现人才。保举出来的人中不乏操守才能皆备者,多有实际的办事能力。 “能以维持其二百年之国祚者,赖有此法以选拔贤才耳。”(清通考卷五八选举考),4. 私人荐举的功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一、荐举制度,(二)私人荐举,私人荐举建立在私人的人际关系和好恶爱憎基础之上,往往存在着偏见和营私舞弊,容易形成长官与部属之间的相互利用,加剧政治腐败。 部属会阿谀奉承,夸功掩短,奔走行贿 长官借此笼络和发展自己的势力,

14、有意夸大被荐举人的优长,掩盖其缺失,甚至借保举以纳贿,5. 私人荐举的弊端,.,一、荐举制度,(三)官府荐举,官府荐举是以官府的名义向君主和上级部门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要参加一定的考试,官府对被推荐者不必负连带责任。 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地方学校向中央学校推荐。 为了保证荐举人才的质量,明代以后,荐举的官府和主要负责人也要负连带责任。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命天下府州县学岁贡生员各一人,正月至京,从翰林院试经义、四书义各一道,判语一条。中试者入国子监,不中者所司论如律,教官、训导停其廪禄,生员罚为吏。”(天府广记卷一六设科之制),.,一、荐举制度,(三)官府荐举,计吏拜官亦是官府间接荐举的

15、形式。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即郡国上计吏赴朝廷汇报政绩时,有的便被朝廷留任为官。魏晋以后,计吏拜官的现象显著减少。 这是因为地方官所选用的上计吏,大都是精明能干的人,既熟悉本地的情况,又能够应付朝廷的质问,故此容易为朝廷看中。,.,一、荐举制度,(四)自荐,源于战国时期士人游说君主。当面游说或上书。,1.游说、上书自荐,吴起,.,一、荐举制度,(四)自荐,源于战国时期士人游说君主。当面游说或上书。,张仪,1.游说、上书自荐,.,一、荐举制度,(四)自荐,汉代对这种游说形式在制度上予以肯定,充许吏民直接上书公车司马门(皇宫的南阙门),由大臣评判上书内容的质量,以及识见的高低和可行性大小,然后作出初

16、步评定,有区别地奏告皇帝。自荐须再经过实际工作的考验,方能决定任用与否或如何使用。 汉武帝时,“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汉书东方朔传),出现过许多不择手段跑官的江湖骗子。,1.游说、上书自荐,.,一、荐举制度,(四)自荐,东汉时,自荐式的仕途渐渐为世家所不齿。魏晋南北朝时,更趋于没落。隋唐以后,上书自荐往往仅作为君主“善政”的点缀,遇有天灾地变,君主下诏求直言,而直言上书的人也未必能够进入仕途,弄不好还会危及身家性命。上书自荐的人数减少,以此得官不易,自荐成为狭窄的险途。,1.游说、上书自荐,.,一、荐举制度,(四)自荐,给一些持有特殊体力、工艺、方术、音乐、杂技等本领的人提供入仕的机会。 对某些技术、艺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惑君害民,危及天下。君主追求享乐,梦想长生,使一些以阿媚取宠的佞幸之徒,以荒诞迷信、声言能求长生,能通鬼神和追踪神仙的方士,或诡言有治国安邦之才的江湖骗子,由此进入仕途。骗局被揭穿后,多被杀戮。,2. 凭一技之长自荐,.,一、荐举制度,(四)自荐,秦之徐福、北宋钦宗之郭京妖术,2. 凭一技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