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476956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第 1 页 共 25 页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试用稿)说 明为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用好(苏科版)物理教材,我们组织编写了初中物理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 。下面对要求做几点说明:1 要求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充分体现(苏科版)物理教材的特点,是我省使用苏科版物理教材教学的依据。2 要求按(苏科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教学内容提出三维教学要求。3 要求中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 、 “认识”和“ 理解”三个水平,在相关要求后分别标注了、。4 要求中对技能的要求为独立操作。5 要求中对体验性的要求分为经历、反应、领悟,在相关要求后

2、分别标注了 A、B、C。6 要求对教材里的“生活物理 社会”、 “读一读”、 “信息库”等栏目中的知识内容(课标没有涉及的)没有提出要求。对这些内容只需常识性了解,不应对这些内容涉及的知识进行单独考查。7. 要求表述中使用的行为动词与物理课程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的界定相同,见课标附录。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第 2 页 共 25 页苏科版物理教材各部分具体要求引 言课标要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邻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4.能在观察物

3、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节次 教 学 要 求 程度 说明一、奇妙的物理现象1.通过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奇妙,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初步体验观察的方法,能根据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3初步感受物理与生活的关系。ABA对本节所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不做过多的解释。例:不探究引起长、短蜡烛熄灭的原因等。二、体验科学探究1通过阅读,初步了解科学家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和基本方法。2通过经历“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初步知道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ACB不需要死记科学探究的七

4、个要素,不要介绍表面张力。第一章 声现象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节次 教学要求 程度 说明一、声音是什么1通过生活体验,初步了解声音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波具有能量。 5初步养成使用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科学探究和实验的习惯,感受物理学的真实性以及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ABBC不需要解释声波是一种纵波。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第 3 页 共 25 页二、声音的

5、特征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3了解音色也是辩别声音特征的一个要素。4能了解响度与频率都相同而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是不同的。5了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的不同。6会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AABB只要知道音色是声音的特征就行,不要研究有关辨别音色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只要学会估测声速的简单方法。三、令人厌烦的噪声1认识噪声。2初步知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3能区别乐音与噪声。4了解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是控制噪声声源、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5学会减少噪声的基本方法。6养

6、成保护环境的意识。7了解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ACBACA在区别什么是噪声与乐音时,不仅要从噪声的特性加以区分,而且还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判别。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知道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 000Hz。2知道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20 000Hz,次声波的频率低于 20Hz。3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4了解次声波能够传得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等特性。5了解次声波的危害。6能关注科技发展,自觉养成环境保护意识。AA在超声波的利用中,可以研究利用超声波进行测距的一些简单问题。能够知道超声波与次声波也具有能量。第二章 物态变化课标要求1 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

7、的基本特征。2 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4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水的意识。节次 教学要求 程度 说明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第 4 页 共 25 页一、物温质度的的三测态量1通过观察,感受水在固、液、气三种物态下的不同特征,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能列举和区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4通过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培养学生养成正确使用

8、实验仪器的习惯。5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BBBAA暂不需要给温度下定义,要知道摄氏度的规定。养成在使用测量工具前,看说明书的习惯。二、汽化和液化1知道汽化和液化现象,感受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2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前后温度特点,气泡变化的特点和声音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理解沸点。4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5通过对“坎儿井” 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ABACA对沸腾前后出现的现象不要求解释,暂不介绍气压对沸点的影响。结合实际介绍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三、熔化和凝固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

9、象;感受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2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会用图像描述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知道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ACC A不介绍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形状。要理解熔化图线和凝固图线的区别。 四、升华和凝华1知道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感受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2理解气态和固态之间可以直接变化。3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A A A知道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初中物理(苏科版)

10、教学要求第 5 页 共 25 页五、水循环1知道物理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2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存的意义。3通过自然界水循环导图的学习,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4通过调查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等活动,增强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A AB A只需知道吸(放)热能使物体增加或者减小能量,不求深入理解。第三章 光现象课标要求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4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的

11、规律。节次 教 学 要 求 程度 说 明一、光的色彩颜色1能够区别两类不同的光源。2经历光的色散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3知道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了解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的不同;初步体验对比的研究方法。4通过阅读和联想,知道光具有能量。5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颜色之谜的兴趣,使学生领略色彩世界的缤纷多彩,感受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A AA不需要知道光的色散的原理;不需要知道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原理。对“光能”一词只要会用,不需要下定义。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了解它们的性质。2初步尝试对不可见事物通

12、过其可见的效应来进行研究的方法,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体会科技的巨大力量。3通过阅读、讨论,客观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A AC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只要大致了解。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第 6 页 共 25 页三、光的直线传播1通过影子游戏,探究阴影的成因;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能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2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中、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3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华文明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A不涉及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13、。光速只作介绍,不进行探究。四、平面镜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理解平面镜中像的主要特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会运用对称法作出平面镜中的像。2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一些简单应用。3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探究成果,并初步养成甄别假设、调整探究计划的意识。 AC对于潜望镜,只需知道其作用,不需作出其成像光路。不需要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特点。四、平面镜4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增进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好奇和欲望A五、光的

14、反射1会用专门术语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初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够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2经历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3通过观察反射现象中光束与镜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体验自然现象的对称和简洁,通过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领略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间的和谐与统一,从而增进对自然的亲近感,强化对科学的求知欲。 AA不需要解释光线进入人眼后的成像情况,也不需要涉及视觉的大小问题。不涉及角反射器中物体的成像问题。第四章 透镜及其应用课标要求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了解凸透镜成像

15、的应用。4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节次 教 学 要 求 程度 说 明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要求第 7 页 共 25 页一、透镜1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知道凸透镜能成放大的虚像和凹透镜能成缩小的虚像。3经历用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过程。4会用简单方法估测远视眼镜的焦距。A对于凹透镜,只要求认识它的发散作用二、探究凸透成像的规律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3经历从所观察到得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得得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AA关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既有过程性要求,又有终结性要求三、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校正1了解照相机和眼睛成像的基本原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办法。3养成自觉保护视力的良好习惯C凸透镜教学中应该强调实际应用四、望远镜与显微镜1常识性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2常识性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3常识性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前景望远镜与显微镜为拓展性知识五、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1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规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