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65142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课件(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涵养良好品德,第一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二节 遵守社会公德 第三节 遵守职业道德 第四节 遵守家庭美德 第五节 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民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一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道德教育,二是道德修养。而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它强调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贵在自觉。,第一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含义(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摘自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 公民道德建

2、设实施纲要,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正确对待生活、工作的道德要求。,*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基本尺度: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基本标准: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 基本目的:耳熟能详,身体力行,2、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传承弘扬: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 借鉴吸纳: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时代需求:我国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3、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丰富: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不断完善 拓展:更加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第二

3、节 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国民十大陋习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 2、无视禁烟标志想吸就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健康; 3、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拥挤,购物、参观时插队加塞,排队等候时跨越黄线; 4、在车船、飞机、餐厅、宾馆、景点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呼朋唤友、猜拳行令、扎堆吵闹; 5、在教堂、寺庙等宗教场所嬉戏、玩笑,不尊重当地居民风俗;,6、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卧室以外穿睡衣或衣冠不整,有碍观瞻;7、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遇到纠纷或不顺心的事

4、大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 8、在不打折扣的店铺讨价还价,强行拉外国人拍照、合影; 9、涉足色情场所、参加赌博活动; 10、不消费却长时间占据消费区域,吃自助餐时多拿浪费,离开宾馆饭店时带走非赠品,享受服务后不付费,贪占小便宜。,一、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这是人类生活中互相对应的两个方面 私人生活的领域是家庭和个人活动。私人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 公共生活的领域是社会公共场所。公共生活具有社会性、公共性,以及与他人和社会整体的关联性。,*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 1、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涉及家庭以外的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活动半径不断扩大

5、,交往的频率日益密切,覆盖的面越来越广泛。(原来认为的私事变成公事,如吐痰,私人领域越来越小) 2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社会交往的对象日益增加,逐渐由昔日的“熟人交往”转向“生人交往” 。社会对规范性的要求急剧增加。3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日益丰富,增强了对社会公共设施发展和完善的要求。(网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一个人的行为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的活动结果。,(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秩序的定义和涉及的范围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它由公共生活规范来维持,由法律来保障。 当代公共秩序涉及的范围: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

6、娱乐秩序、网络秩序。一切公关活动的场所,都需要相应的秩序。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关系,在社会中准确定位,尊重别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特征。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各行其是,随心所欲,社会就处于混乱状态。一个没有公共秩序和公共行为规则的社会是无法发展的。 政治动乱,交通混乱,治安瘫痪,欺老凌弱,无法无天,不符合人们的共同愿望。,(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交汇,关系越来越密切,公共生活是否有秩序,对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只

7、有有序的公共生活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制假贩假,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三角债”现象,侵犯产权包括侵犯知识产权,就会严重阻碍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导致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无法建立。,(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需要安定而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对自身自由和权利的保护。只有建立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 治安状况不良,盗窃和侵犯人身权利的案件频发,风气中充满损人利己,就是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最大损害。,(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 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之中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是社会

8、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现代化也包括人的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和文明化。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不爱护公共设施,不维护公共卫生,不遵守交通秩序,不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这样的社会就不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就会拖住社会进步的后腿。(文明出游),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 、道德与法律追求目标的一致性 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道德的规范作用需要法律的支持,法律的规范也要以道德的规范为基础。 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更加清晰地体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2、道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特点 强调人的 “自律”。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发挥作用的

9、范围是广泛的。它引导人们通过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产生自律,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保持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之内。 对于绝大多数人及其行为来说,是通过道德的建设和引导,纳入公共秩序的轨道。,3、法律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特点 强调对人的“他律”。在公共生活中,法律发挥作用的范围是有限的。它只是针对那些危害公共生活的行为进行强制性的限制和惩处,警戒人们遵守公共生活规范。 对于良好的社会秩序来说,法律直接干涉的行为,只是人口中的极少数“自律”失效,越出基本法律规范的人。如果一个社会法律直接处置的人越多,说明这个社会状况不是良好的状态。,二、社会公德及其主要内容,*(一)社会公德的涵义及其特点 是指在

10、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特征:1、基础性: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2 、全民性(广泛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适用范围 3 、相对稳定性(继承性):社会公德是人类世世代代在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中形成的。 4 、简明性: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简明扼要,*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要求,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与原则在公共生活领

11、域的体现,也是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护公物:爱护好公物,使其物尽其用、用有所值,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遵纪守法: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文明上网:要求人们自觉维护网络生活的正常秩序,严格自律,科学、文明、健康地上网。,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自觉遵纪守法,倡导社会公德, 促进绿色网络建设; 提倡先进文化,摒弃消极颓废, 促进网络文明健康; 提倡自主创新,摒弃盗版剽窃,促进网络应用繁荣; 提倡互相尊重,摒弃造谣诽谤,促进

12、网络和谐共处; 见案例黑客恶作剧,黑客恶作剧:凶猛熊猫出没 添加日期:2011-08-30 14:22:57,这难道是“功夫熊猫”的宣传广告吗?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在英国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城市,公路旁的电子提示牌出现了“凶猛熊猫出没,请司机注意”的字样。经过调查,当地官员表示,这其实是黑客的恶作剧,他们侵入了电子提示牌,篡改了提示内容。这块路牌原本是在显示道路维修的通知,在当地时间22日上午11点时被偷偷篡改。,无独有偶,几个月前在美国多个州也出现过类似的黑客恶作剧。路牌成为黑客恶作剧的重灾区,无论是在科罗拉多州还是在得克萨斯州,这种缺乏安全保护的交通提示牌经常被路过的黑客篡改。改成的内容也五

13、花八门,如:“抱歉,马里奥,公主不在城堡”、“警告!僵尸来袭!” 篡改交通提示牌,目前还没有给民众造成重大损失,只是让大家感到意外。卡巴斯基提醒针对黑客恶作剧事件,政府要加强信息安全的监控和管理,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保护政府电子系统。目前只是篡改了交通提示牌,造成的影响不大,但是不能保证他们不会在某一时刻侵入其他信息系统,这方面的例子屡见不鲜。,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意义),*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必然要求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总之P129,我国当前社会

14、公德的基本现状 20世纪50年代:五爱 60年代:学雷锋 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90年代:讲文明树新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 (春蕾计划是一项旨在帮助因生活贫困而辍学或濒临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接受学校教育的爱心工程。),希望工程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不管生活多么艰苦,苏明娟仍然刻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是点燃希望工程这场圣火的火炬,“大眼睛”本名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省金

15、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1年4月6日,张湾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明娟抬头望向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解海龙的照相机捕捉到了。,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在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并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2005年7月从安徽大学金融专业毕业,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2006年7月以来,社会各界义助贫困大学生的行动感染着苏明娟,于是她将自己积攒的1000元工资捐了出来,希望帮助和她有着同命运的贫困学子。 对于苏明娟来说,从希望工程

16、的受助者到如今捐助希望工程,意味着责任和回报。苏明娟说:“如果不是希望工程,不是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我的求学之路不会这么顺利,所以,今天的我要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1、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2、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与公共生活相关的主要行政法律规范P225-P228,(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三)环境保护法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五)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一)治安管理处罚法,1、概况P226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施行。 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119条。,2、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物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违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