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760639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江苏专用)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种群的特征,课程标准 种群的特征。 课标解读 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1)概念:指在一定的_内, _生物全部个体的_。 (2)基本特征: _ ;_,迁入率和迁出率; _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自然区域,同种,总和,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种群密度,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单位_或单位_中的个体数。 (2)意义:它反映了种群在_的数量,在农林害虫的_、渔业上_的确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3)调查方法: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_内的个体数,

2、求得_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标志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 _后再放回_ ,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_占_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2,面积,体积,一定时期,监测和预报,捕捞强度,随机,每个样方,每个样方,平均值,做上标记,原来的环境,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总个体数,思维激活1 依据种群概念,请你确认下列是否看作一个种群?为什么?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 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 提示 均不属种群,理由如下:不属“同一区域”; 不属“同一物种”(鱼有很多种类);不属“全部个体”。,对种群概念的理解 (1

3、)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3)两个基本单位: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种群特点:一个种群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而是具有发展、自我调节、动态稳定以及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一系列特征的有机整体。,1,(5)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同一物种在不同区域内可以有多个种群,但一个种群内的个体都是同一物种,(如下图所示)。 个体通过有机结合组成的整体为种群。 物种因地理隔离形成不同种群。 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2种群密度的

4、取样调查 (1)调查方法,(2)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数原则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下图,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特别提醒 (1)样方大小的确定:视被调查的植物类型而定,温带地区样方的大小,一般地说,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植物为1 m2。 (2)由于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故样方法不适于单子叶植物种群密度

5、的调查。,(多选)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昆虫卵或蚜虫的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只能大体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BC,【巩固1】,1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死亡率概念:单位时间内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_的比率 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_的重要因素,(1)出生率,(2)迁入率,迁出率概念:单位时间内_或_

6、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新产生或死亡,总数,种群密度,迁入,迁出,(3)年龄组成 概念:一个种群中各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_型:幼年个体数_成年、老年个体数 _型: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_ _型:幼年个体数_成年、老年个体数,年龄期,大于,增长,稳定,适中,衰退,小于,意义:可预测种群_的变化趋势。 (4)性别比例 概念:种群中_个体数目的比例。 意义:对_有一定的影响。 应用:利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_降低害虫_。,雌雄,数量,种群密度,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种群的空间特征 (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_或_。

7、 (2)类型:,2,位置状态,布局,思维激活2 农业生产上常将性引诱剂洒向田间,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其道理何在? 提示 将性引诱剂洒向田间,可干扰害虫雌雄个体间的正常交尾,从而降低害虫出生率,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种群各数量特征间内在关系解读 (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2)“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 (3)“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种群“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 种群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图解,1,2,特别提醒 (1)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2)若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

8、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2010海南高考)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三个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为 ()。,【巩固2】,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解析分析表格可知,甲中处于幼年期的个体较多,所以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乙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相同,为稳定型,丙中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较多,为衰退型。 答案A,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池塘和水库里的全部鲤鱼 B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菌落 C被污染培养基上生长的多种细菌菌落 D黄海流域的全部大黄鱼、小黄鱼 思维导图:,

9、【例1】,示例一种群的概念,深度剖析,答案B 方法技巧 确认某些生物是否为一个种群的“三法看” 一看:这些生物是否在“同一”区域; 二看:这些生物是否是“同种生物”; 三看:是不是包括这个区域中“全部”同种生物。 (注:同一物种可因地理隔离形成不同种群;同一区域可由于生殖隔离存在不同物种的种群),(多选)(2011南昌模拟改编)下列关于右侧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7依次代表性别比例、年龄 组成,【例2】,示例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思维导图:,深度剖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

10、度,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的影响。另外,年龄组成也能通过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2代表出生率、3代表死亡率。 答案CD,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注意事项:标志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的伤害。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技法必备,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归纳,1,黑光

11、灯诱捕法 黑光灯的诱虫原理是因为昆虫的复眼对紫外线辐射非常敏感,尤其是飞翔的昆虫,大多数趋光性昆虫喜好3 3004 000 nm的紫外光波和紫光波,特别是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对这一波段更敏感。因此,应用专门设计的光波3 600 nm的黑光灯,便能对大多数害虫进行测报和诱杀。 样方法 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调查误差分析:对调查对象认识不准,统计偏差;样方的数目、大小不统一;调查地段种群分布不均匀;计数时对各生长期的个体统计不全。,2,3,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数量特征的核心是种群密度,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不一样。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

12、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能力展示,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 .(1)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2)下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块地中苦荬菜种群密度为_。,.从题干中获取的信息有:种群密度调查的对象为双

13、子叶植物,采用的方法为样方法;给出了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由于1组数值和6组数值与其他组数值相差太大,应舍去,然后用剩下的八组取平均值作为该块地中苦菜的种群密度。,答案.144高 .(1)计数样方内部和任意相邻两边及顶点的所有个体(提示:统计边角的原则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如右图所示: (2)3株/m2,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种群的空间特征 D形态特征 解析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它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及空间特征等特征。 答案D,1.,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

14、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2,解析本题将年龄组成锥体图转换为矩形图,考查不同图型转换能力。种群年龄组成有三类,其中衰退型年龄组成的种群密度将越来越小。 答案A,3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 ()。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 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3.,解析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 答案A,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则甲、乙、丙分别对应上图中的_ _。,4,(2)在渔

15、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应为图_所示类型。 (3)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_所示类型。 (4)假如图C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我们应该特别保护_(年龄段)个体。 解析(1)分析甲、乙、丙曲线知其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因此分别对应A、B、C。(2)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A所示的增长型。(3)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成为图C所示的衰退型。(4)若图C代表濒危动物资源,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年个体,以维持其增长潜能。 答案(1)A、B、C(2)A(3)C(4)幼年,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