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757334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1-4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讲与练课件 湘教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要点一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自然环境特征及其联系,2欧洲西部的经济特征,3.冰川对欧洲西部的影响 (1)冰川运动时对地面有强烈的刨蚀作用,造成尖峰、宽谷、冰蚀湖、峡湾等冰蚀地形。冰川消退后,又形成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碛地形。 (2)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3)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塑造作用,如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泊、曲折的峡湾,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都是第四纪冰川塑造的结果。,4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1)人口增长

2、: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原因: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区经济发达,进一步发展主要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单纯追求劳动者数量的时代已结束;受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社会风气、伦理观念等原因,本区各国的居民不愿多生育孩子,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本区许多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每年因衰老而死亡的人数增多,死亡率上升较快。,(2)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大,稠密区略呈“十”字形分布。原因:可从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角度去分析,本区大部分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程度高,人口稠密的地方大多是工业区,特别是开发较早的煤矿区(煤矿和工业区自西向东有英国南部、法国北部、德国、波兰等呈“十

3、”字的一横,南北向有北欧南部工业区与意大利北部工业区呈“十”字的一竖);从自然条件角度去分析,本区温带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好,有利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口主要分布区。(自西向东有伦敦盆地、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呈“十”字的一横,自北向南有北欧南部沿海平原、波德平原、波河平原呈“十”字的一竖),特别提醒 (1)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欧洲西部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风的影响,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2)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的原因: 大部分地区位于35N50N之间,属温带气候大部分地区处于西风带,全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含有水

4、汽量多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西邻大西洋,海岸线十分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及边缘海,海水深入内陆,海洋影响范围广。,(3)西欧水运为什么发达? 西欧地处平原,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网密布,水量充沛,水流平稳,河流终年不冻,利于通航许多大河之间有运河相通,且河流直通海洋,便于江海连运西欧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港口终年不冻,海运发达西欧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众多,货物运输量大。,(4)西欧乳畜业为什么发达? 地处中纬大陆西岸,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及盛行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多雨,年较差小,光照弱,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人口比重大,乳

5、畜产品消费市场广阔;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草场面积广大;交通运输条件便利。,(5)西欧冰川地形广布,请举例说明。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或挪威西侧峡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阿尔卑斯山脉两侧的湖泊西欧平原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地形。 (6)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河流汛期特点为: 伏尔加河和叶尼塞河一年均有两次汛期,春汛来自积雪融水补给,为主要汛期,夏汛来自降水中雨水补给。,要点二欧洲东部和北亚 1.欧洲东部 指欧洲的东部地区,包括俄罗斯(欧洲部分)、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摩尔多瓦等7个国家,总面积54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面积的53.1%。人口密度约为全洲平均数的一半。地形上以东

6、欧平原为主体,自北向南有冰原、苔原、森林、草原、半荒漠、荒漠等自然带。矿产资源中煤、铁、锰、石油和天然气十分丰富。,2北亚 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一般称为西伯利亚。面积1 276万平方千米,占全洲29.0%。人口密度低,是亚洲也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最稀疏的地区之一。平原、山地、高原各占1/3,气候严寒,极端最低气温达71,但自然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占世界30%,木材蓄积量占20%,石油和煤炭储量占10%,金、铂、金刚石、镍、铜等矿产资源也具有世界意义,被誉为“资源宝库”。大规模开发自20世纪初开始,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能源、金属、木材等产量在全国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提醒 (1)俄罗斯顿河流域农业地域

7、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的原因: 纬度位置相对较低,无霜期较长,热量条件较为优越,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形成冬夏温差不大,降水稍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农作物生产;地处东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便利的河流水用于灌溉。,(2)乌拉尔山脉和缓起伏的原因为: 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形成时间早,长期受风化侵蚀作用的影响。 (3)俄罗斯和日本兴建工业区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各为: 俄罗斯兴建工业区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矿产资源条件;日本兴建工业区所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海洋运输条件。,(4)俄罗斯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措施为: 合理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以蓄积量定采伐量;制定法律法规限制砍伐量,坚

8、决制止乱砍滥伐现象;适当进口木材,研究木材替代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公民保护森林资源的环保意识水平。,(5)德国极少出现台风灾害的原因为: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特殊形式,北半球的台风在盛行风或夏季风作用下,向西或西偏北方向移动,主要影响大陆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沿海。德国纬度较高,且位于大陆西岸,故出现台风灾害的频率较小。,(6)欧洲典型经纬线地形剖面图,典例1(2010广东深圳中学)读图,完成下面(1)(2)题。,(1)图中箭头表示两种不同矿产的运输方向,这两种矿产是() A铜矿、石油B石油、铁矿 C煤矿、铁矿 D铁矿、铜矿 (2)图中

9、四地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与序号组合正确的是() A原料,知识和技术 B煤铁资源丰富,能源 C知识和技术,煤铁资源丰富 D原料,能源,【剖析】图中实线表示由北欧运输到英、德等国家的矿产资源,结合北欧铁矿资源丰富可判断;而虚线表示由北非运输到法国、意大利的矿产,不难判断应该是石油;是英国的阿伯丁,是在丰富的石油资源基础上兴起的石油城;是德国鲁尔,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兴起的主导因素;是德国南部的高科技工业区;是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 【答案】(1)B(2)A,典例2(2010长沙一中)下图为俄罗斯天然植物分布图,完成下面(1)(2)题。,(1)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物景观,图中甲、乙两种植物的界线

10、与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的是() A1月平均气温0 B7月平均气温5 C年平均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 (2)A、B处的河流() 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 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剖析】第(1)题,甲、乙分别是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而寒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一般是指最热月均温10,则依此分析,选项A、B、C都不对,唯有D项最接近。第(2)题,图中A位于亚洲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且纬度相对较低而夏季降水较多;B位于高纬度内陆,降水以冬季降雪为主,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春、夏季的积雪融水。

11、【答案】(1)D(2)D,典例3(2010广东惠州)2008年10月24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亚欧携手,合作共赢”的讲话。读亚欧四个区域图,回答下面(1)(3)题。,(1)上图中数码所示地与下列“常年平均风向”、“工业分布”示意图连线正确的是(),A甲A、乙B、丙C、丁D B丁A、丙B、乙C、甲D C乙B、丙C、丁D、甲A D丙C、乙D、甲A、丁B,(2)中国与四国“合作共赢”,根据你掌握的地理知识,最不可能的是() A国出口煤炭资源到中国 B中国广东与国合作开发轻工业产品 C中国出口煤炭资源到国 D中国从国进口铁矿石,(3)下列关于

12、图中四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 B国东北部与中部是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兴工业区 C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传统型 D国人口总量大,城市化水平不高,【剖析】图中分别是英国(盛行西南风)、意大利(冬季盛行西南风)、朝鲜半岛(季风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印度(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工业区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不会从英国进口煤炭资源;韩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是现代型。 【答案】(1)C(2)A(3)C,典例4(2010广东深圳)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材料三:2006

13、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1)据材料一,分析连接俄罗斯东西的主要交通方式以_为主,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条件。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剖析】(1)铁路适宜远距离运输,俄罗斯东西距离远且北部寒冷而水运不发达;(2)从各季节径流量所占比重可看出春季径流量较大,这与其冬季降雪后不能及时融化,到春季气温回升才融化有关,也与其降水的季节分布有关;(3)从图中可看出亚洲部分资源丰富、面积大,但人口少、科技力量较弱、气候严寒而不利其发展;(4)图中显示俄罗斯人口主要由西部稠密区向

14、东部人口稀少区迁移,结合人口迁移的意义回答即可。,【答案】(1)铁路(运输)东西距离远(或国土面积大);资源地与消费市场距离远,货运量大;冰封期长,水运不发达。(2)春季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3)优势条件: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劣势条件:人口少,气候严寒,农业用地不足,科技力量薄弱,开发历史短。(4)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有利于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经济的差距。,例1(2010浙江卷)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

15、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化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A甲B乙C丙D丁,【剖析】第(1)题,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西风带内大陆西部,又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冬季受海洋影响大,温带海洋性气候一直延伸到北极圈以北,1月0等温线应大致呈南北走向,故选A。第(2)题,图中乙地位于阿尔卑斯山脉,该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质活动频繁,符合题意。 【答案】(1)A(2)B,例2(2008宁夏高考)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下图,完成(1)(3)题。,(1)

16、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2)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洋流D距海远近 (3)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游牧业,【剖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判断此图为英国南部,M、N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但M地比N地海拔高,地形对西风的抬升作用更明显,故M地比N地降水多。P、Q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故选项A正确。第(2)题,通过阅读图a的地形分布图可知L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人口较为稀少,故选项A正确。第(3)题,图示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另外英国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故乳畜业发达,选项B正确。 【答案】(1)A(2)A(3)B,例3(2009宁夏文综)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3)题。,(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