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757264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上肢精ppt课件(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境界 -上肢近侧经肩部与 颈、胸、背部连接。,(二)分区 肩部 Shoulder 臂部 Arm 肘部 Elbow 前臂部 Forearm 腕部 Wrist 手Hand,.,.,.,.,.,.,.,.,1. 腋动脉、肱动脉、尺动脉、桡动脉的体表投影,.,2. 正中神经的体表投影,臂部 -与肱动脉一致。,前臂 -自肱骨内上髁与肱二头 肌腱连线中点至腕远纹 中点稍外侧的连线。,.,一、腋区 二、三角肌区与肩胛区(自学) 三、肩胛动脉网(自学),.,1. 腋区 axillary region,-是肩关节下方,臂上部 内侧与胸外侧壁上部间 的区域。,2. 腋窝 axillary

2、 fossa,-肩关节外展时,臂内侧 与胸外侧壁间形成穹隆 状凹陷,深面呈四棱锥 体形的腔隙,称腋窝。 -是颈部、胸部与上肢间 的重要通道。,.,1. 顶 Roof(上口 Inlet),围成:锁骨中1/3段、第1肋外缘、肩胛骨上缘。,通过结构:臂丛;锁骨下血管在此移行为腋血管。,.,2. 底 Floor,.,3. 腋窝的四壁,(1)前壁 anterior wall(3肌1筋膜),位置、构成 -是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与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深层。,穿过结构 -头静脉 -胸肩峰动血管 -胸外侧神经,.,(2)后壁 Posterior wall,构成(3肌1骨),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3、大圆肌 Teres major 背阔肌 Latissimus dorsi 肩胛骨 Scapula,.,(2)三边孔与四边孔Trilateral foramen & Quadrilateral foramen,三边孔 A. 围成 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b.穿过结构:旋肩胛血管,四边孔 A. 围成 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 下界:大圆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B. 穿过结构 旋肱后血管+腋神经,.,(3)内侧壁 Medial wall,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 m.+上位4个肋及肋间肌intercostal m.,.,(4)外

4、侧壁 Lateral wall(2肌1沟),喙肱肌 肱二头肌长、短头 肱骨结节间沟,.,腋动脉 axillary artery 腋静脉 axillary vein 臂丛及分支 brachial plexus and its branches 腋淋巴结 axillary lymph nodes 腋鞘 axillary sheath 腋窝蜂窝组织 axillary loosen connective tissue,.,(1)起止 于第1肋外缘续锁骨下动脉。 至大圆肌下缘续肱动脉。,-以胸小肌为标志分3段: 第1段:位于第1肋外缘至 胸小肌上缘之间。 第2段:位于胸小肌上、下 缘之间。 第3段:位于

5、胸小肌下缘至 大圆肌下缘之间。,(2)分段,.,(3)腋动脉3段的分支,胸上动脉Superior thoracic a. -分布于第1、2肋间隙前部。,胸肩峰动脉 Thoracoacro- mial a. 行程:穿锁胸筋膜。 分布:胸大小肌;肩峰、三 角肌、锁骨等。,胸外侧动脉Lateral thoracic a. 行程:沿胸小肌下缘下行。 分布:前锯肌、乳房(女)。,.,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行程:伴穿绕 分布:三角肌、肩关节,肩胛下动脉(箭头 所示) A.胸背动脉 -与同名神经伴行 -分布于背阔肌 B.旋肩胛动脉 -穿三边孔至肩胛区,.,(3)腋动脉3段的毗邻, 腋动脉前方的毗邻,第3段

6、末段因其位置表浅,仅被覆皮肤与浅、深筋膜。,., 腋动脉3段内、外侧与后方的毗邻,【说明】1、2、3表示腋动脉3段,.,位置 -全程位于腋动脉内侧,特点与临床意义,与腋鞘和锁胸筋膜结 合紧密,损伤时易发 生动静脉瘘。,压力低,经常处于开放 状态,损伤后容易导 致空气栓塞。,.,(1)组成、位置,C58前支+T1前支大部。 其纤维反复分支与组合: 5个根3干 6股3束 分支。,先经斜角肌间隙穿出; 后位居锁骨下动脉后上方; 再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位置, 组成,.,(2)臂丛的分支,-胸长神经 (C5-7) Long thoracic nerve,起自C5-7根。 经臂丛后方入腋腔。 于前锯肌

7、表面下降。 支配前锯肌。,. 锁骨上部的分支,.锁骨下部的分支,外侧束的分支(3),正中神经外侧根 肌皮神经 胸外侧神经 -穿锁胸筋膜。 -支配胸大肌。,胸长神经,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正中神经外侧根,.,(2)后束的分支(4),桡神经 Radial nerve,腋神经 Axillary nerve,胸背神经Thoracodorsal nerve -与同名血管伴行。 -支配背阔肌。,肩胛下神经Subscapular nerve -支配肩胛下肌、大圆肌。,.,伴旋肱后血管; 穿四边孔,绕肱骨外科颈至 三角肌深面。 肌支支配三角肌、小圆肌。 皮支分布于臂外侧上份皮肤。,B. 腋神经的损伤,A. 行

8、程与分布,方肩,., 内侧束的分支(5),A.正中神经内侧根,B.尺神经,C.臂内侧皮神经 -分布于臂内侧的皮肤。,D.前臂内侧皮神经 -分布于前臂内侧的皮肤。,E.胸内侧神经 -穿胸小肌胸大肌。 -支配胸大、小肌。,.,.,.,形成:是椎前筋膜向外下方延续包绕腋血管和臂丛形成的筋膜鞘。,a.锁骨下臂丛麻醉即将麻醉药物注入鞘内。 b. 椎前间隙的脓肿,脓液可经该鞘蔓延至腋窝内形成腋窝脓肿。,临床意义,.,向上:经腋鞘颈根部。 向下:至臂前、后区。 向前:至胸大、小肌之间的胸肌间隙。 向后:经三、四边孔肩胛区、三角肌区。,-是腋鞘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腋窝内的感染可随下述途径蔓延:,.,外侧部

9、和中央部的淋巴管胸肌淋巴结(为主要途径)。,Fig.,内侧部的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上部的淋巴管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内下部的淋巴管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壁与膈下 淋巴管吻合,间接和肝上面的淋巴管相通。,深部的淋巴管经乳房后间隙(胸大、小肌之间) 胸肌间淋巴结(Rotter结)或尖淋巴结。,.,.,清扫胸肌淋巴结时, 应注意勿损伤胸长神 经,以免前锯肌瘫痪 导致“翼状肩”。,清扫肩胛下淋巴结 时,应注意勿损伤胸 背神经,以免背阔肌 瘫痪,导致上肢后伸 无力。,.,清扫尖淋巴结,切开锁胸筋膜时,应注意保护头静脉末段,以免术后发生上肢水肿甚至坏死。,清扫外侧淋巴结时,应注意勿损伤腋静脉,以免导致

10、空气栓塞。,.,.,一. 浅静脉,1.头静脉Cephaliv v. -起始、行程、注入,2.贵要静脉Basilic v. -起始、行程、注入,3.肘正中静脉Median cubital v. -位置、连通、意义,4.前臂正中静脉Median antebrachial v.,.,二、皮神经(了解),1.臂内侧皮神经 2.肋间臂神经 3.臂外侧上皮神经 4.臂外侧下皮神经 5.臂后皮神经 6.前臂内侧皮神经 7.前臂外侧皮神经 8.前臂后皮神经,.,.,肱二头肌 Biceps brachii m. 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m. 肱肌Brachialis m.,.,1. 肌皮神经 M

11、usculocutaneous nerve,行程 斜穿喙肱肌 在与之间下降 于肱二头肌外侧沟 下份浅出,更名为 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 臂前群肌。 前臂外侧的皮肤。,.,2. 肱动脉 Brachial artery,起始、行程,肱深动脉(行程) 尺侧上副动脉 尺侧下副动脉,与肱骨的位置关系及意义,上段:居肱骨内侧 中段:居肱骨前内侧 下段:居肱骨前方,【意义】对肱动脉压迫止 血时在臂上、中、下段其 压迫方向不同。,主要分支,.,.,肱二头肌内侧沟的血管、神经,肱动脉(全程)。 肱静脉(2条,全程)。 正中神经(全程)。 -与肱动脉的交叉关系? 尺神经(臂中点以上)。 桡神经(臂上部)。,A.浅

12、层,-贵要静脉、前臂内侧皮神经,B.深 层,3. 臂前区血管、神经的排列关系(以肱二头肌为标志),.,a. 头静脉(全程)。 b. 前臂外侧皮神经(沟下份)。,肱二头肌外侧沟的血管、神经,.,(一) 位置、形态,1.上 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2.下内侧界: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 3.下外侧界:肱桡肌Brachioradialis。,(二)境界,.,(二)境界(续),4. 顶(前壁) 皮肤Skin 浅筋膜Superficial fascia 深筋膜Deep fascia 肱二头肌腱膜Bicepital aponeurosis,5. 底(后壁) 肱肌Brachialis m.

13、 肘关节囊Joint capsule 旋后肌Supinator m.,.,(三) 肘窝的内容(中心结构肱二头肌腱),1. 肱二头肌腱内侧 肱动脉、肱静脉(2条 ) 正中神经,2. 肱二头肌腱外侧 前臂外侧皮神经; 桡神经。,.,在肘窝如何寻找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 寻找前臂外侧皮神经。 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寻 找桡神经。 -故寻找上述2条神经的 标志肌是肱肌!,桡神经平肱骨外上髁分 为浅、深两支: -浅支:入前臂前区。 -深支:穿旋后肌入前臂 后区更名为骨间后神经。,.,(一)前臂前群肌(9块,分4层5、1、2、1),.,(二)前臂前区的血管、神经束,组成:正中神经+正中

14、血管 (正中动脉来自骨间前动脉),正中神经干支配的肌(4块) -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 掌长肌;指浅屈肌。,行程 穿旋前圆肌浅、深两头之间入 前臂前区。 于指浅、深屈肌之间下降。 在腕前,该处位于掌长肌腱与 桡侧腕屈肌之间。 最后经腕管入手掌。,.,组成 桡动脉 桡静脉(2条) 桡神经浅支,行程 -在肱桡肌深面下降。,桡动脉摸脉点 -腕关节上方,肱桡肌 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 间。,.,(1)组成:尺血管+尺神经。,(2)行程与分支, 尺神经 Ulnar nerve,A. 行程 -经尺神经沟,穿尺侧腕 屈肌并在该肌深面下降, 经豌豆骨桡侧入手掌。,B. 支配(1.5块肌) 尺侧腕屈肌 指深屈肌尺侧

15、半,.,尺动脉 Ulnar artery,A. 行程 -经穿旋前圆肌深头深 面向内下,伴尺神经 下降。,B. 分支 a. 骨间返动脉 b. 骨间总动脉 -为一短干,随即分为 骨间前、后动脉(穿 前臂骨间膜入前臂后 区)。,.,损伤部位 肱骨下端 手掌,(3)尺神经的损伤,损伤原因 肱骨内上髁骨折。 豌豆骨骨折。,损伤表现 a.运动障碍 -“爪形手”畸形。 b.感觉障碍 -分布区皮肤感觉丧失。,.,(1)组成 骨间前血管+骨间前神经 -骨间前动脉起自骨间总 动脉。 -骨间前神经起自正中神 经。,(2)行程与支配 -先于与之间下降, 后穿入深面。 -支配此拇长屈肌、指 深屈肌桡侧半及旋前 方肌。,

16、.,.,.,1. 位置 -位于臂中份后外侧,由 内上斜向外下。,2. 围成:肱三头肌3个头 +肱骨桡神经沟。,3. 通过结构 -桡神经+肱深血管。,4. 临床意义 -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 桡神经,导致前臂后群 肌瘫痪,出现“垂腕”。,.,Radial Nerve Wrist Drop,损伤原因 肱骨中段骨折 使用止血带不当。 臂部被紧压在手术台边太久 伏案而眠。 醉酒或过劳后熟睡,臂部置 于坚硬而突起的床沿。,临床表现 -前臂后群肌瘫痪。 -出现“垂腕。”,.,(一)前臂后群肌,共10块,分浅、深2层,(一)浅层(5块),.,(二)深层(5块,近侧1块,远侧4块拇指3、示指1),.,1. 组成 -骨间后血管+骨间后神经 骨间后动脉 -来自骨间总动脉。 骨间后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