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4751384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X 页数:5 大小:9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9月11日).ppt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科学五下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点,班 级 姓 名 学 号 签 字 第一课: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地球上被太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太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4、地球、太阳怎样运动时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哪一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答:许多种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如: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太阳不动,地球自转。地球围着太阳 转,同时自转。 第种假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5.可以使用哪些器材进行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答:可以用乒乓球当地球,用蜡烛或手电筒当太阳,乒

2、乓球原地转动表示地 球自转,乒乓球围绕太阳转动就表示地球公转。 第二课: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 1、托勒密是古希腊天文学家,他提出了“地心说”,主要观点:地球 是个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 着地球转动。 2、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主要观点:地球是 球形的;地球 24 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等星体绕 太阳转动。他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 3、地心说和“日心说有哪些相同点? 答:“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其他星辰都在作圆 周运动。 4、“地心说”和“日心说”有哪些不同点? 答:“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不动的,

3、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 着地球转动;“日心说”认为太阳是不动的,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 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转动。 第三课: 证明地球在自转,1,学 海 无 涯 1、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摆动时转动底盘,摆摆动的方向并没 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改变,而是基本不变。日心说发表 300 年后(1851 年), 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地 面上刻度盘的方向与摆的方向发生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 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 认。 2、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

4、关键性证据。 第四课: 谁先迎来黎明 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方向或自西向东方向。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5、从世界时区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 24 个时 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 0 度经线。从 0 度经线向东 180 度属于东经,向西 180 度属于西经。经线每隔 15 度为一个时区,相 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差一小时。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 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

5、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 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 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比如,当东八区的北京 6:00 时,东一区的巴黎相差 7 个时区,(6+247=23 时),是前一天的 23:00 时。西五区 的纽约相差 13 个时区,(6+2413=17 时),是前一天的 17:00 时。 6、我国横跨五个时区,把北京所在东八区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7、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城市最先看到黎明? 答: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东京,其次是北京、乌鲁木齐,最后是伦敦。 第五课: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人

6、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 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星在逆时针旋 转。 2、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2,3,学 海 无 涯 3、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 球仪也就做成倾斜的样子。 4、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第六课: 地球在公转吗 1、地球公转的证据是: 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天空中的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 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七星等。 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

7、的关键性证据。 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在围绕 太阳公转。 2、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叫自转;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旋转,叫公转, 公转一周大约 365 天。 3、人们在观察远近不同的星星时,产生的视觉上的相对位置差异恒星 的周年视差,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第七课: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正午,古人发现在同一地点的杆子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 是不一样的。其中春、秋季影子适中,夏季最短,冬季最长,这与太阳在天空 中的高度有关。 2、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 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

8、以春、秋季气温适宜。 北半球夏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在 北半球的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 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季,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 相反。 3、四季的成因: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 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形成了四季。 4、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方向、地轴倾斜角度不变有关。 5、如图所示(见教材 86 页):当地球公转到 A、B、C、D 的 4 个方位时,太阳的 照射情况以及季节是怎样的? 当转到位置 A(赤道)时, 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

9、;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 当转到位置 B(北回归线)时,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学 海 无 涯 当转到位置 C(赤道)时, 北半球阳光斜射,是秋季;南半球阳光斜射,是春季。 当转到位置 D(南回归线)时,北半球阳光斜射,是冬季;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 第八课: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地轴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 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一直被太阳光照亮,形成极昼;没有被照 亮的一端形成极夜。 2、极昼极夜与地球自转、公转、地轴倾斜有关。 3、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 23 度。 4、四季成因模拟实验,图中的四个位置表示地球一年中处于的四个节气(季节), 蜡烛模拟太阳。 在位置处,阳光直射在北 回归线(北半球),北半球是 夏至(夏季),这一天观测正午 太阳下物体的影子,发现它是一年 中最短的;地球运行到位置处 时,北极会出现极昼,南极会出 现极夜。 在位置处,阳光直射在赤 道,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 季;在位置处,阳光直射在赤 道,北半球是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在位置处,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南半球),北半球是冬至(冬季)。 这一天观测正午太阳下物体的影子,发现它是一年中最长的;地球运行到位置处 时,北极有可能出现极夜,南极会出现极昼。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比较。,4,5,学 海 无 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