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4750555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咸阳市百灵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庸”辨析张岱年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作辨析。“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

2、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孔子尝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

3、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

4、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1. 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 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而没有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B.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C. 孔子在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D. 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2. 下面对“中庸”

5、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B. 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C. 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D. 后儒提出“无过无不及”,这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一项是( )A. 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这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B. 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C. 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D. 作者认为,“中庸”观念虽然

6、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答案】1. B 2. C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B项,由“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推测不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强加因果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解题时,要注意将选项代入原文进行比照。主要看选项与原文所阐述的概念的本质特征是否一致;如果改变了,则要看是语言形式改变了,还是概念的本质特征改变了。然

7、后,做出准确判断和选择。C项,“过犹不及”能够体现出中庸的思想,但不能说“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A项,曲解了原文,“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但他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B项,“所有事情都有限度”与原文不符,扩大了概念的范围,应为“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C项,首先缺少前提“在一定的范围内”,另外“只有才”的表述太绝对化。故选D。(二)现代文阅读(13分

8、)。孔孟(有删节)黄仁宇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

9、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

10、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所以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孔子对“礼”非常尊重。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他见了梁襄王

11、,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他做了齐国的吊丧正使,出使滕国,却始终不对副使谈及出使一事。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4.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由儒家学派的两位著名代表孔子和孟子的传承落笔,用比较具体的论据证明了“孔孟总是形影相随”这一主旨。B. 文章第段用“但是”转入比较孔孟的不同,主要用例证法,论据

12、充足,有说服力。C. 文章第段说孟子没有孔子“犹疑”,主张性善来自先天,“斩钉截铁”用得形象而准确。D. 文章第段举四个例子来证明孔子的观点,采用例证法,给人以真实感。E. 造成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二人所处时代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5. 课文第段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6. 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意,分三点对此概括说明。【答案】4. CE 5. 所谓“紧张”,是指为尖锐、凶险的社会矛盾而生出的忧虑、痛心的情绪。 6. (1)在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孟子则“凡事紧张”;(2)在人性善恶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主

13、张性善论;(3)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和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答题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先要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然后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证明了孔孟总是形影相随这一主旨”错,该项对选文的主旨分析有误。根据原文主要内容

14、分析,用比较具体的论据阐释了孔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的不同。B项,“例证法”错,对论证方法分析有误,主要运用正反对比法。D项,选文第四节举四个例子证明的是作者的是作者的观点。故选AB。【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这道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第段,精读第段。该节主要内容是比较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回答作者说孟子“紧张”的意思,可以从阐述孟子的语句中提取概括,还要从对孔子的看法和事例的反面概括出“紧张”的内涵。本节说“孟子却毫不忌讳地

15、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句中“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意思是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却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的意思是年老体弱的死了暴尸沟壑,年青力壮的背井离乡。“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结合以上孟子两句话的意思,他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这里,孟子看到了社会的凶险现象,主张人要有忧患意识,因为社会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让孟子产生一种忧患意识,产生忧虑、痛心的情绪。所以结合本段意思,第段中所谓“紧张”一词的含义是指为尖锐、凶险的社会矛盾而心生的忧虑、痛心的情绪。【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题干要求分三点概括说明孔子和孟子的不相同。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第二节,“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概括为:在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孟子则“凡事紧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