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736737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7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走进高考4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地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例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后四句则直抒胸臆。第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联又把自

2、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中得到警示,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改变初衷。,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清悠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由于作者的个人经历遭遇、情趣爱好以至观察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

3、或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解读时要细加领悟的。,例如:“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写。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把花人格化。花开时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的脸蛋,美不胜收。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自伤自悼之词。末句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己的时候的状态。从表面上看“嫁与春风”是自愿,“不用媒”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枝头。“嫁与春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花盛开时未嫁,而

4、花凋零时始嫁,则倍增惆怅。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用欣喜的情调来写它,似乎反常,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诗人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却不为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一般的答题步骤: (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真题演练 1(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

5、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 商风:秋风。怆悢(lin):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_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解析这首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写了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以及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

6、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阮籍在诗中塑造了一个志向高远的艺术形象,那就是奇鸟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这两句描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怀才不遇,没有知音。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自己的处境一致的。阮籍曾经多么意气风发地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然而当权者荒淫腐朽,昏庸无道,在这种局面下,诗人的壮志、理想都成了泡影,正如志向远大、心系苍生的凤凰,本想展翅追求理想,却被秋风摧折了羽翼,只能怆悢心伤这个凤凰正是阮籍的化身。,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因为他身仕乱朝,

7、处境危险,不得不处世谨慎,所以反映在诗歌中,则表现为运用象征来寄托自己的思想,从而形成若即若离、隐晦曲折的表达特点。这首诗就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是阮籍“咏怀诗”的优秀篇目。,答案(1)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

8、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_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_,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能。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