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736046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9.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占位的影像鉴别诊断(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内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核医学科 马超,.,CT和MRI的强化原理,注意: 病变强化的范围不完全是病变的全部范围 病灶强化的程度与造影剂注射的快慢、扫描的时间、病变的类型以及是否用药有关 了解增强后正常结构的强化(鼻粘膜、垂体、脉络丛、正常大血管、少许硬脑膜),血脑屏障破坏 血管通透性增加 局部血流量增加,血管内含碘或含顺磁性造影剂渗出血管周围间隙或积聚,形成局部高密度 或T1W信号增高,.,脑肿瘤的基本影像学表现,病灶显示 CT:高密度、低密度、等密度、混杂密度 MRI:高信号、低信号、等信号、混杂信号 病灶的强化表现 均一强化、斑状强化、环状强化、不规则强化 脑水肿的信号 CT:低密

2、度 MRI: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无强化,.,CT、MRI的初步判断,密度 高密度高于脑组织密度,常见于钙化、出血 等密度与脑组织密度相等,常见于脑膜瘤和其他少见肿瘤 低密度低于脑组织密度,绝大多数的肿瘤 部位 脑膜瘤(与颅骨、大脑镰相连);转移瘤(脑周边);鞍内(垂体瘤);鞍上(颅咽管瘤);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 信号 肿瘤内含水分较正常组织多,使T1信号低,T2信号高。水分越多信号越明显。绝大多数为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少数等信号 肿瘤内出血:T1、T2可均为高信号 肿瘤内的钙化均无信号 信号均匀不伴水肿常提示良性;信号不均匀伴水肿常提示恶性 增强 增强显著(脑外,恶

3、性);增强不明显(良性多见);增强均匀(良性常见);增强不均匀(坏死,恶性多见);环状增强(转移瘤等),.,颅内肿瘤与年龄,婴儿期和儿童 幕下:髓母细胞瘤、星型细胞瘤、室管膜瘤 成人与老年人 幕上:70%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转移性肿瘤,.,颅内肿瘤按起源分类,神经元:嗅神经(嗅母细胞瘤) 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原浆型、纤维型)、少突神经 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胞、脉络丛(变体室管膜) 神经鞘:雪旺氏细胞、成纤维细胞 间质组织:脑膜、血管、骨 淋巴细胞和白细胞 胚细胞 垂体腺和松果体腺,.,颅内肿瘤的大体分类,一、神经上皮肿瘤 (一)星型细胞肿瘤 (1)低级别星形细胞瘤(I-II) (2)间变

4、性星形细胞瘤(III-IV) (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IV) (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 (二)少突胶质细胞瘤 (三)室管膜瘤 (四)髓母细胞瘤 (五)成髓细胞瘤 (六)脉络丛乳头状瘤,二、脑膜瘤 三、垂体腺瘤 四、颅咽管瘤 五、松果体区肿瘤 六、听神经瘤 七、转移瘤 八、淋巴瘤,.,一、神经上皮肿瘤(Neuroepithelial tumors,DNET),占原发脑瘤40%50%,包括星形细胞肿瘤(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成髓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等,.,颅内肿瘤,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两类。一类由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即胶质细胞)形成,

5、称为胶质瘤;另一类由神经系统的实质细胞(即神经元)形成,没有概括名称 由于从病原学和形态学上,现在还不能将这两类肿瘤完全区别,而胶质瘤常见的多,所以将神经元肿瘤包括在胶质瘤中 神经上皮起源的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44%,.,(一)星型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rs),分化良好的星形细胞,NFI*基因转录过量 表达染色体17q缺失,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53基因突变/染色体17q缺失 染色体22q缺失,星形细胞瘤,Rb基因突变/染色体13q缺失 P16基因突变/染色体9p缺失 染色体19q缺失,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染色体10缺失,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染色体10缺失

6、 EGF受体基因增扩,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其它基因变化,其它胶质母细胞瘤,.,(1)星型细胞瘤(Astrocytoma),占星形细胞肿瘤的25%30%,一般发生在儿童和2030岁成人。常位于髓质内,也可累及皮质 病理学:肿瘤为灶性或弥漫浸润,无坏死、新生血管,水肿少见,15%20%有钙化 CT:大脑半球髓质内低密度病灶,与脑质分界较清,水肿及占位表现不明显。无明显强化 MRI:髓质内边界清楚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明显强化,.,右颞纤维型星形细胞瘤,右额星形细胞瘤,.,(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占星形细胞瘤的25%30%,发

7、病高峰年龄4060岁。常发生于大脑半球髓质,以额叶、颞叶最常见 病理学: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 CT: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见,多无钙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 MRI: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一高信号,边界不清,灶周可有水肿和占位表现。增强:呈不规则强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转移,.,(3)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由星形细胞瘤恶变而来,是星形细胞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GBM一般被认为是星形细胞瘤、混合性星形少

8、突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进行性间变的表现,为分化级的星形细胞瘤。这一变化时间长短不一,但可能相当短。伴有分化好的胶质瘤成分被称为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不伴有分化好胶质瘤成分的被称为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原发性GBM可来源于生长过于迅速的分化好的胶质瘤,也可来源于伴有星形及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倾向的Denovo原始肿瘤。少见的变异型GBM可分为巨细胞性胶质母细胞瘤、富脂质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及胶质肉瘤三型,.,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星形细胞肿瘤的50%。年龄多在50岁以上。肿瘤多位于髓质深部,也可累及基底节,还可通过胼胝体累及两侧脑叶 病理学: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 CT:多

9、呈低或低、等混杂密度。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95%瘤内有坏死或囊变,出血很常见,钙化少见。瘤周水肿和占位表现明显。增强:实体部分明显强化但不均一 MRI:实体部分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呈高、等混杂信号;囊变坏死在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典型的出血在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增强:实体部分及坏死边缘强化,不规则“花环状”强化为其特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胼胝体胶质母细胞瘤,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左额叶胶质母细胞瘤,左颞叶胶质母细胞瘤IV级,左侧小脑胶质母细胞瘤,.,(4)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级,占脑瘤26%,年龄515岁

10、。男:女为3:4。 病理学: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位于小脑,余视神经、视交叉、丘脑、下丘脑 病理:局限无包膜、膨胀无浸润生长,多有结节的囊,25%钙化 结节的囊性肿块,结节、壁强化,.,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二)少突胶质细胞肿瘤(Oligodendroglial tumors),单纯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仅占原发脑肿瘤的2%5%,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胞的混合性胶质瘤。发病高峰3540岁。85%在幕上,以额叶最常见 病理学: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质,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有小的囊变,出血坏死少见, 70%以上发生钙化 CT:边界不清等或低密度肿块,有多发条带状或团块状钙化,囊变为

11、边界清楚低密度区。肿瘤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增强:2/3肿瘤轻中度强化,1/3不强化 MRI:T1WI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程度不同强化或不强化,.,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混合性少突-星形-室管膜细胞瘤,左额叶混合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三)室管膜瘤(Ependymoma),占颅内肿瘤35%、占神经上皮肿瘤12%;儿童多见(15岁); 70%位于幕下,四脑室最多见,依次侧、三脑室、导水管、脊髓、马尾、大脑半球; 1020%脑脊液转移 病理学:起自室管膜细胞,可有钙化、出血、坏死、囊变 CT:脑室内肿块,形状同脑室,四脑室内者可通过中孔延到小脑延髓池,侧孔到桥小脑角池;等或稍高密

12、度;50%小圆形钙化、可囊变。增强:实性肿瘤均一强化,囊变区不强化 MRI: T1WI等或低信号,T2WI高信号;钙化、囊变、坏死时信号不均;脑积水。增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四脑室室管膜瘤,.,(四)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约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的3.7%,占颅内肿瘤的1.5%。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1。好发于儿童占68.8%,平均年龄14岁。肿瘤占儿童颅内肿瘤的18.5%。肿瘤绝大多数生长于第四脑室顶的小脑下蚓部;大脑髓母细胞瘤现被称为原始神经外胚瘤 病理:髓母细胞瘤起源于小脑发育过程中的皮层外颗粒层,属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的原始神经外胚瘤,因其形态很像胚胎期的髓母

13、细胞,而采用这个名称。髓母细胞瘤柔软易碎,有假边界,切面呈灰红色,较大肿瘤中央有坏死。镜下细胞极为丰富,体积小,胞膜不清,胞核染色很深,分裂象多。肿瘤恶性度IV级 CT:平扫呈均一高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增强扫描呈均匀一致强化,病灶中有小的坏死时表现为混杂密度。病灶周围常有一条低密度水肿带。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相比较,钙化和囊变少,病灶密度比较均匀,但呈略高密度。 MRI:呈长T1、长T2信号影像,增强扫描肿瘤的实质部分明显强化。肿瘤信号强度不具有特征性、肿瘤部位及其周围相关的改变显得较为重要,.,CT平扫(A)示小脑蚓部一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病灶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影,第四脑室受压、前移、幕

14、上脑室扩张积水;增强扫描(B)肿瘤明显强化(*),CT平扫(A、B)示小脑半球一不规则略高密度影(),边缘不清,其周围可见带状低密度影(),四脑室受压、变窄、向右移位;增强扫描(C、D)病变强化较明显(),内见不规则点,线状低密度区,.,MRI平扫示后颅窝中线小脑蚓部异常信号区,T2W1(A)呈高信号,T1W1(B、C)呈低信号、边界尚清;增强扫描(D)明显不均匀强化(),四脑室受压变形,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小脑蚓部巨大占位性病变。T1W1(A、B)呈不均匀低信号,T2W1(C)呈等高混杂信号,压水像(D)呈等信号,四脑室受压闭塞,幕上脑室系统性扩张积水,中脑导水管增宽,增强扫描(E、F)呈明

15、显不均匀强化,.,(五)成髓细胞瘤(Medulloblastoma),属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占儿童原发颅内肿瘤1525%。75%在15岁以下,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 病理学:边界清楚,血运丰富,较少囊变、出血、钙化,可沿脑脊液播散 CT平扫:后颅窝中线类圆形均一略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楚。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室管膜下转移时脑室周围可见略高密度带状影。增强:多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为带状强化 MRI平扫:T1WI呈低、T2WI呈高信号,类圆形,边界清楚。四脑室受压变形、前上移位,常伴幕上梗阻性脑积水。增强:多呈明显

16、均一强化,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转移灶也明显强化,.,二、脑膜瘤(Meningioma),占原发颅内肿瘤15%20%。起自蛛网膜颗粒的蛛网膜帽细胞。4060岁女性多见。神经纤维瘤病者可合并脑膜瘤。常见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或蝶骨平面、桥小脑角区、鞍区、大脑镰,也可位于脑室内。为颅内脑外肿瘤,有完整包膜。形态为球形和扁平状。血供丰富,多来自脑膜动脉分支。常有钙化,可引起颅骨增生或破坏。可多发 WHO分为:典型或良性、不典型与间变性即恶性脑膜瘤 CT: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均一高或等密度肿块,边界清楚。以广基和颅骨内板或硬膜相连。常有点状、不规则或全部钙化。占位明显,水肿较轻。可见相邻颅骨骨质增生或破坏,并可形成头皮软组织肿块。少数表现不典型:呈低密度,合并蛛网膜囊肿,囊变、坏死或出血。恶性者不具特征性。增强:多明显均一强化 MRI: T1WI、T2WI均与脑皮质等信号。瘤周可见受压脑皮质为“皮质扣压征”。瘤内及周围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明显均一强化。邻近脑膜可见“脑膜尾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