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735942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中语文 5-4 兴贤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思短章,沉默是金 具备优势的时候需要沉默。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人生不语,自是一种超脱。,遭受挫折的时候需要沉默。在失败和厄运面前,拭去眼泪,咬紧牙关。默默地总结教训,然后再投入新的战斗,不失为上策。 等待时机的时候需要沉默。不怕没有机会,就怕没有准备。造化总是把机会赠送给有充分准备的人。怨天尤人无济于事,韬光养晦、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才是可靠的。 运筹帷幄的时候需要沉默。世界上有很多宏伟的蓝图、惊人的创举,都是在沉默之中孕育诞生的。,承担痛苦的时候需要沉默。如果亲友沉浸在不能自拔的悲伤之中,那就默默地陪他度过一段时光,

2、默默地为他做一些事情。 沟通心灵的时候需要沉默。看重一个人,不是随便打断他的话,而是善于倾听。在倾听中吸取智慧,弥补纰漏,建立信任,产生满足。 哲学家说:沉默是一种成熟。思想家说:沉默是一种美德。 教育家说:沉默是一种智慧。艺术家说:沉默是一种魅力。,科学家说:沉默是一种发明。 是的,沉默是一种难得的心理素质和可贵的处世之道。 沉默是金。只要这种沉默不是消沉,不是麻木,不是颓废,不是无原则的好人主义,不是为了功利缄默。那么,即便略带忧伤,流着泪,沉默也是一种坚定的超然,一片爱意。,修身名句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与傅全美书 赏读:听到别人讲自己的过错就很高兴,不忌讳去了解自己的过错,

3、不畏惧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别人告诉了自己的过错后,及时改正了就可以避免以后再犯类似错误,正由于此,所以才会“闻过则喜”。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赏读:以前的事情不能忘掉,而应该成为以后做事的经验教训。如果我们能在失败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实践中注意防备,那么就可以减少再次犯错误的可能性。人们通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能改过,则可以日新而进于善。 传家宝 赏读:能够改正错误,就可以每天都获得进步,不断完善自身。这是因为,在不断抛弃错误的同时,我们就一步步地靠近了真理。 人情往往喜谀而恶规,岂非大愚!学者若透不过此关,又何须言学。 陈确

4、集别集 赏读:人的心理,通常是喜欢听别人说赞扬的话而讨厌别人对缺点的规劝,这难道不是太愚蠢了吗!学者如果看不透这一关,又何必谈论什么学问啊!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我们要勇于面对别人的善意批评。,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 袖。亦擅长诗词。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 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 子争先。”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仁宗庆历年间有庞大的军队,但百万大军缺乏严格

5、的训练,养成了骄堕习气,而战事不断,多以宋军败北而告终。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北宋存在大量冗官、冗兵,政治腐败极深。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法上。变法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腐败、用人体制,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导致变法的失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在封建时代,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是辨别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王安石在兴贤中提出的“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2写作背景,3审美视窗 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

6、、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一个的人,才形成了中国的脊梁。奇迹般地,在历史的舞台上,我看到了集这些品质于一身的人王安石。,王安石出现在艰难跋涉的人群里,怀着深深的忧患。王安石为生长的时代忧患,为自己的家国忧患。他在十多年仕宦为吏的政治实践历程中,体察到从北宋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军事等方面所积累和形成的一些现实问题,慢慢的,脑子里形成了一整套的政治改革方案。他要把这套改革方案送呈皇帝,他以为这是济世救民的灵丹妙药,他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然而,他错了。短短几年,他便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他有效的改革时间只有七八年。,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的变法都近乎是一场革命,而

7、每一次的革命都有它的阶级性,它由一定的阶级主导,最后胜利的果实也属于这一阶级。那么,王安石变法是代表哪一阶级呢?士大夫阶级、封建统治阶级、商人还是农民?我还没有想明白,或许他不代表哪一阶级,他只代表他自己,他游走于各个阶级,留在了阶级之间的缝隙当中,被任何一个阶级所接纳所不接纳吧?他就像一个流浪汉,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就那样一直流浪着,直到死去。 王安石这一类人,可以算是人类中的异类了,他们只为自己的理想而活,一生为之奋斗,即使失败也不后悔。我想,我们至少可以为他的勇气,为他的固执鼓掌吧。,预习作业 1通假字,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_同_,_),“涂” “途” 指治世的境界,2一词多义,名词,

8、国家,名词,周代诸侯国以及 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名词,国都,京城,名词,国事,名词,过失,过错,动词,责备,动词,犯错误,动词,经过,副词,过分,名词,志向,动词,记载,记录,动词,标记,名词,有志向,动词,用符号作标志,动词,实践,履行,动词,践踏,登上,动词,亲近,偏信,形容词,近,代词,贤才,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指示代词,它们,代词,它,指示代词,这个,代词,自己,副词,大概,贤能的人,粗俗鄙陋的人,一般人,直到,5判断下列句式类型并翻译 (1)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 译文:_ (2)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 译文:_ (3)不拘文牵俗。 (

9、) 译文:_ (4)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 译文:_,判断句,有贤才而且能任用是国家的福分。,省略句,(君主)没有忌讳,那么忠言直谏的言路就开通了。,被动句,(不拘于文牵于俗)不被成文的规定和风俗限制, 即不墨守成规。,固定句式,大概说的就是任用贤能和不用贤能这个原因吧。,6文白对照,结构图示,主旨归纳 文章开篇从国家繁荣、长治久安的角度提出了任用贤才的重要性,然后作者从历史治乱的角度列举了用贤与不用贤的不同结果,得出了“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的结论。结尾的部分,作者将古今展开对比,说明只有任用贤才、远离小人,才能使国家昌盛,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重点突破 “国以任

10、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的作用是什么?结合句子加以分析。 提示此句开篇点题,提出论点,运用对比,指出“兴贤”的重要性,“任贤能兴”“弃贤而衰”这是古今通鉴,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士而兴盛,因为不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而衰亡。文章开篇概括力极强,语言精练,紧紧抓住读者,让我们不得不读下去。,“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此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怎样论证的? 提示此句是对比论证,古时纷扰之际尚且贤能众多,现今太平安宁更有贤才可用,再次强调“兴贤”的重要性。此句明于对比暗含衬托,在对比和衬托中有力地警醒君王有才可用现实和有才必要的重要性,最后以“在君上用之而己

11、”作结,柔中带刺讽劝有力。,“兴贤”与国家的兴衰有何联系? 提示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现状,实行新政,有远大的抱负。要使新法得以顺利执行,必须起用一批德才兼备的贤士,而且变法会涉及社会的多方面,特别是触及官场的腐败和用人体制,如果朝廷能够广开贤路,招揽英才,君王能任贤使能,虚心纳谏,那么国家兴邦就有希望。如果有贤不用,必将导致国家衰亡。,本文是怎样论证为什么要“兴贤”的? 提示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然后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反复从正面论证了兴贤则昌,又从反面说明了不兴贤则亡的道理。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作者采用举例论证,

12、列举了历史上兴贤则国昌的事实,以古证今,说明了兴贤的必要性。,文章第二段提出了哪些“兴贤”的方法? 提示作者认为,“兴贤”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广泛地征求众人的意见,不要有忌讳的事情,不亲近小人,不斤斤计较于文牍的细节,不挑别人的小毛病。也就是文章所说:“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文本审美 一、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论证,文章不长,却脉络清晰,论证极为充分有力。,二、论证充分,手法多样。 本文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正反对比论证、假设

13、论证、举例论证等。“兴贤则昌”,从正面例证;“反之则亡”从反面例证。假设论证:“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举例论证也颇具气势,“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三仁(微子、箕子、比干)这样的贤人;周朝兴起时,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等到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兴起时,有萧何、曹参、寇恂、邓禹这样的人,等到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众多的贤人。”佐证有力,论证充分。,写作迁移 【角度】 论证方法 题目:选择论证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选用恰当事例,写一段以“磨难”为中心的文字,300字左右。,【示例】 有时候磨

14、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普希金说:“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强者有顽强的毅力,对“拦路石”毫不畏惧,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而后一种人因为缺少一股拼搏的毅力,不懂得成功来之不易,面对“拦路石”知“难”而退,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