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4729979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X 页数:9 大小:4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复习提纲及题库(9月11日).ppt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建筑力学(一)复习 考试说明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考试方法(闭卷)。 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试卷内容比例(各章节内容分数比例) 静力学35% 材料力学65%,1,复习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第 1 章:静力学基础 1、“二力平衡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D )。 A、任何物体B、固体C、弹性体,D、刚体,2、只限制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A )支座。,A、固定铰B、可动铰C、固定端,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D、光滑面 C )支座。 D、光滑面,A、固定铰B、可动

2、铰 4、物体系统的受力图上一定不能画出( B A、系统外力B、系统内力,C、固定端 )。 C、主动力,D、约束反力,5、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A)。,A、指向受力物体,为压力 C、背离受力物体,为拉力,B、指向受力物体,为拉力 C、背离受力物体,为压力,6、柔体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体(B)。,学 海 无 涯,A、指向被约束体,为拉力 C、指向被约束体,为压力,B、背离被约束体,为拉力 C、背离被约束体,为压力,7、两个大小为 3N 和 4N 的力合成一个力时,此合力的最大值为( B )。,A、5NB、7NC、12N,D、16N,B、共面三

3、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D、此三个力必定互相平行,8、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是( A )。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第 2 章:平面汇交力系,1、一个物体上的作用力系,满足( A )条件,就称这种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 A、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B、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不汇交于一点 C、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D、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且不交于一点 2、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结果是( C )。 A、一个力偶B、一个力偶与一个力C、一合力D、不能确定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4、( B )。,B、都等于 0 D、都大于 0,A、一个大于 0,一个小于 0 C、都小于 0 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是( C )。,A、Fx=0B、Fy=0 5、图示平面汇交力系中, F1 =1kN,F2 2,C、Fx=0,Fy=0D、都不正确 2kN,F3 = 3kN ,在该力系的合力在 x 轴上的,)。,B、0,投影 Fx 等于( A A、 1 kN 2 C、 1 kN,3 D、kN,22,6、平面汇交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数目为( D )。,D、2,A、6B、4C、3 第 3 章:力矩 平面力偶系 1、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B)。,D、主矢和主矩,A、合力B、合力偶C、主矩 2、

5、下图所示力 F=2kN 对A 点之矩为( A )kNm 。 A、2 B、4 C、-2 D、-4 3、如图所示,在刚体的四个点上各作用一个大小相等的 力,则该力的简化结果为( C )。 A、一个力 B、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一个力偶 D、平衡,2m,1m,F,A,2,学 海 无 涯 4、已知杆 AB 和 CD 的自重不计,且在 C 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 AB 杆上的力偶的矩为 m1, 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 CD 杆上的力偶的矩m2 的转向如图所示,其矩值应为( A )。 A、m2=m1 B、m2=4m1/3 C、m2=2m1 D、m2=m1/2,5、力偶( D )。 A、有合力 C、能与一

6、个力平衡 6、如图所示四个力偶中,(,B、能用一个力等效替换 D、无合力,不能用一个力等效替换 A )是等效的。,A、a 与 bB、b 与 c,C、c 与dD、a 与b,c 与 d,第 4 章: 平面 一般 力系,1、平面平行力系合成的结果是( D )。 A、合力B、合力偶C、主矩D、主矢和主矩 2、平面一般力系有( C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D、4,A、1B、2C、3 3、平面一般力系可以分解为( C )。 A、一个平面汇交力系 C、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B、一个平面力偶系 D、无法分解,4、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又不相互平行的力系称( D )力系。 A、空

7、间汇交B、空间一般C、平面汇交D、平面一般 第 6 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受轴向拉伸的杆件横截面增加 1 倍,则杆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将 减少( A )。 A、1 倍B、1/2 倍C、2/3 倍D、3/4 倍 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受轴向拉伸的杆件长度增加 1 倍,则线应变将( C )。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能确定 3、弹性模量 E 与( B )有关。 A、应力与应变B、杆件的材料C、外力的大小D、支座的类型 4、横截面面积不同的两根杆件,受到大小相同的轴力作用时,则( B )。,A、内力不同,应力相同 C、内力不同,应力不同,B、内力相同,应力不同 C、内力相

8、同,应力相同,D、截面积,5、材料在轴向拉伸时在比例极限内,线应变与(A )成正比。 A、正应力B、切应力C、弹性模量 6、截面法求杆件截面内力的三个主要步骤顺序为( D)。 A、代替、截开、平衡B、平衡、代替、截开,3,4,学 海 无 涯 C、截开、平衡、代替D、截开、代替、平衡 7、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A)分布。 A、均匀B、线性C、集中,D、抛物线,8、空心圆截面杆件受轴向拉伸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A、外径和壁厚都增大 C、外径减小、壁厚增大,B、外径和壁厚都减小 D、外径增大,壁厚减小,9、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我们就说构件具有足够的( D )。 A、刚度

9、B、稳定性C、硬度D、强度 10、构件具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我们就说构件具有足够的( C )。 A、强度B、稳定性C、刚度D、硬度 11、胡克定律在下述哪个范围内成立?( B) A、屈服极限B、比例极限C、强度极限D、名义屈服极限 12、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杆件横截面上产生的应力为( A )。 A、正应力B、拉应力C、压应力D、切应力, ,u,n,13、材料的许用应力 ,对于塑性材料,极限应力,u, 取材料的( C )。,A、比例极限B、弹性极限,C、屈服极限,D、强度极限,B、横截面积成正比 D、所受外力成反比,14、轴向拉压杆的变形与( A )。 A、弹性模量成反比 C、杆长成反比 第

10、7 章:剪切和挤压,则铆钉的挤压,1、如图所示钢板和铆钉的材料相同,校核铆接件的强度时应校核( D )。 A、铆钉的剪切强度 B、铆钉的挤压强度 C、钢板的抗拉强度 D、以上都要 2、如图所示的挤压面积为( B )。 A、 dt B、 D2 d /4 C、 D2 /4 D、 d 2 /4 3、如图所示两个铆钉连接构件,假设每个铆钉受力相等, 应力为( A )。,A、,F 2d,B 、 F,d,C、 2F d D、 4F d 4、如图所示铆钉连接,铆钉的挤压应力 jy 是( B )。,学 海 无 涯 A、2P / ( d 2 ) B、 P / 2dt C、 P / 2bt D、4P / ( d

11、2 ) 第 10 章:弯曲内力 1、若梁上某段作用的是集中力,没有均布荷载,那么这段剪力图为( C )。 A、斜直线B、曲线C、水平线D、不确定 2、一简支梁受均布荷载作用,其最大弯矩发生在( B )。 A、左支座处B、跨中处C、右支座处D、任意位置 3、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称( D )梁。 A、简支B、外伸C、多跨D、悬臂 4、梁的一端用固定铰,另一端用可动铰支座支承的梁称( A )梁。 A、简支B、外伸C、多跨D、悬臂 5、简支梁的一端或二端伸出支座外的梁称( B )梁。 A、简支B、外伸C、多跨D、悬臂 6、图示梁,当力偶 Me 的位置改变时,有下列结论( B )。 A、剪力图、弯

12、矩图都改变 B、剪力图不变,弯矩图改变 C、弯矩图不变,剪力图改变 D、剪力图、弯矩图都不变 第 11 章:弯曲应力 1、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在( B )最大。 A、中性轴B 上、下边缘处C、截面形心处D、不确定 2、根据正应力强度条件提出的提高梁强度的措施,一是( B ),二是确定合理截面。,A、提高最大弯矩 C、增大抗弯截面系数,B、降低最大弯矩 D、降低抗弯截面系数,3、图示某纯弯曲梁的横截面,已知 M 点的正应力 M =8MPa,则 N 点的正应力为( A )。 A、4MPa B、8MPa C、16MPa D、32MPa 4、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

13、正应力强度条件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为( B )。 A、不变B、增大一倍C、减小一半 D、增大三倍 5、图示矩形截面采用两种放置方式,从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承载能力(b)是(a)的多 少倍( A )? A、2 B、4 C、6 D、8,5,学 海 无 涯 第 14 章:压杆稳定 1、两根细长压杆 a、b 的长度,横截面面积,约束状态及材料均相同,若其横截面形状分别,crcr,为正方形和圆形,则二压杆的临界压力 F a 和 F b 的关系为( C )。,D、不可确定,A、 F a = F bB、 F a F bC、 F a F b crcrcrcrcrcr 2、构件保持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称(

14、C )。,A、刚度B、强度C、稳定性D、极限强度 3、如图所示矩形截面细长压杆,其中 h=2b,该压杆的截面改为边长为 h 的正方形后仍为细 长杆,则其临界力 Fcr 是原来的( A )。 A、2 倍 B、4 倍 C、8 倍 D、16 倍 二、填空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第 1 章:静力学基础 1、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 刚体。 2、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运动方向 相反。 3、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 平行 四边形法则确定。 4、当所选分离体包括两个以上物体时候,受力图只画外力,不画 内力。 5、对刚

15、体而言,力的三要素是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第 2 章:平面汇交力系 1、在平面力系中,若各力的作用线均汇交于同一点,则称为 平面汇交力系。 2、若各力的作用线 互相平行 ,则称为平面平行力系。 3、若力的作用线既不相交于一点,也不都相互平行,则称为 平面一般力系 。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Fx=0,Fy=0 。 5、如果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那么该力系在任意直线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 和一定等于 0。 第 3 章:力矩 平面力偶系 1、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 力偶矩 。 2、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为 0 。 3、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 力偶矩

16、 表示。 4、力偶的三要素是 力偶矩大小 、 力偶作用面 、 力偶转向 。 5、某平面任意力系向 A 点简化,得主矢 FR =0 ,主矩 MA =40kN m ,若 AB=2m,则该力 系向 B 点简化时,得主矢 FR = 0,主矩 MB = 0。 第 5 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1、杆件变形的基本变形形式有轴向拉伸或压缩、 剪切与挤压 、 平面弯曲 、 扭转 。 2、计算内力的基本方法是 截面法 。 3、应力是内力在一点处的 集度 。 4、1Mpa=106Pa。,6,学 海 无 涯 第 6 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1、轴力的正负号规定:拉力为 正,压力为 负。 2、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称为 应力 。与横截面垂直的应力为 正应力,用符号 表示。 3、胡克定律的关系式中 EA 称为抗拉(压)刚度,反映了杆件抵抗拉伸(压缩)变形的能 力。 4、低碳钢拉伸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弹性阶段、屈服阶 段、强化阶段和 颈缩阶段。 第 7 章:剪切和挤压 1、构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且相距较近的两外力作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