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4725577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7仿用变换句式练习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七仿用、变换句式2018年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材料:奋斗团结梦想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答:_答案(示例)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的句子涉及内容主题、句式、衔接,要特别注意所给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仿写时,需从所

2、给材料中提取三个能共同体现或“奋斗”或“团结”或“梦想”的词语(短语),然后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2017年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答:_答案(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结合例句,明确归谬法的表述特点。即先摆出要反对的观点,假设其是正确的,然后进行推理,最后得出错误的结

3、论。仿写时必须要符合例句的形式,采用以“如果那么”的形式。2015年山东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横线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不改变原意。(4分)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答:_答案(示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变换句式,画线的部分用分号隔开,层次分明。三个句子中,分别有三个喻体,即“明镜”“佳酿”“墨池”,分别说了三种“作用”,

4、即“映照容颜”“激发诗兴”“供我笔走龙蛇”。根据排比修辞手法的特点,简单加工,即可得出答案。年份/卷别考点/设题类型考纲原文考情观察仿用句式变换句式2018年全国卷表达应用E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仿用句式在2015年地方卷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过,在2017年全国三套卷中均以逻辑推断式仿写出现,在2018年全国卷中以词语组合形式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仿用句式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一般与修辞手法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变换句式近几年在全国卷虽然没有设点考查,但不排除2021年会有所涉及。2018年全国卷2018年全国卷2017

5、年全国卷2017年全国卷2017年全国卷2017年浙江卷2015年天津卷2015年浙江卷2015年湖北卷2015年福建卷2015年山东卷考点研究核心突破考向仿写句式一给定材料式仿写给材料仿写,题目除了给出例句,还会给出考生答题所需要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利用所给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仿写的难度。审题时,考生必须认真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和思想内涵,弄清所给材料之间的组合关系;要严格按照例句的句式组织材料,使所写句子与例句形、神高度统一。给定材料式仿写“三步骤”第一步:分析示例特点以2018年全国卷为例,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六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第二步:找出材

6、料之间的内在关系以2018年全国卷为例,材料第一行提供了三个词语,可归纳为三类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二三行提供的短语都是具体的做法,需要做好分类,确保做法和精神相对应。根据词句意思,奋斗精神从材料中可筛选出“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团结精神”从材料中可筛选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梦想精神”从材料中可筛选出“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第三步:仿照示例,准确仿写以2018年全国卷为例,表述时,注意形式和例句相同,先用四字短语,后用六字短语,最后用句子概括精神。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7、。例:夜郎自大,井中之蛙,见树木不见森林,突显了自我封闭的危害。材料:涣散退步失职三个和尚没水吃前怕狼来后怕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孤掌难鸣得过且过裹足不前独木难支畏首畏尾敷衍塞责答:_剖析第一步:分析示例特点。示例是由两个四字短语、一个七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的。第二步:找出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材料中“孤掌难鸣”“得过且过”“裹足不前”等六个四字短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涣散”“退步”“失职”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三个和尚没水吃”“前怕狼来后怕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三个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涣散”“退步”“失职”这三个中心主题的关联和照应。第三步:仿照示例,准确仿写

8、。答案(示例)孤掌难鸣,独木难支,三个和尚没水吃,突显了涣散的个人弊端。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前怕狼来后怕虎,突显了退步的阴暗心理。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突显了失职的具体行为。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例:积土成山,日积月累,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材料:心境复习谦逊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安之若素亡羊补牢答:_答案(示例)心如止水,安之若素,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

9、了谦逊好学的真谛。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从所给例句来看,内容上表现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句式上,先用了两个四字短语,然后用句子进一步解释前面的四字短语,最后用“道出了的真谛”的形式进行总结。考生仿写时,需要仔细分析材料所给定的内容,先将相关的内容划分为一组,然后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二常规式仿写常规式仿写包括开放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嵌入式仿写等。命题式仿写,也称话题式仿写。此类题目提供一个例句,再设定一个(或几个)命题,要求按照例句形式进行仿写。开放式仿写是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依照例句句式进行仿写。嵌入式仿写是要求在一个语段中嵌入仿写的句子。

10、这种题型有较强的限制性,要求仿写句语意与前后语句贯通,句式与前句或后句相同,语脉清晰顺畅。常规仿用句式“三步骤”“二要求”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示例: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答:_剖析第一步:读懂示例,看清要求,抓答题关键点。(1)本题所给的例句是一个两重关系的复句,第一层关系为解说关系,第二层关系是并列关系。(2)仿写时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且选择恰当的本体和喻体。(3)关注隐性要求,比喻修辞是明确要求,但仿句中还包含拟人,有象征寓意。第二步:组织语言,规范作答。答案从容犹如松柏,冬天点缀皑皑雪山却

11、不争宠,夏天展现苍翠欲滴却不夺目。2自选话题,仿照下列例句,写两句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大体一致。例句:爱心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头的阴云;爱心是一场绵绵的春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答:_答案(示例)责任是黑夜里的灯塔,能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前进的方向;责任是失意时的加油站,能使陷于倦怠的人们获得前行的动力。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句子时,要求仿写的句式与原句相符,且词性对仗工整,所用修辞相同。因例句中有“是”这一比喻词,再结合本体、喻体,可确定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仿写时,注意本体和喻体一定要搭配。三拟写对联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

12、型的又一新形式,它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说,对联题是一类以综合知识考查为重点并侧重命意能力的典型试题。明确对联特点,解答对联仿写题1字数相等上下两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这是对联具有对称美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2句式相同“句式相同”显示的是对联匀称而整齐的形式美,同时又兼顾对联语意鲜明的要求。它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的词性要相当;二是上下联的句型、短语结构要相应。我们先看下面的对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丹霞南华梅关皆为粤北名胜下联中的“皆”建议改为“均”

13、。上下联出现重字,这在对联拟写上也算一忌。这副对联的整体句型是“主谓宾”结构,“皆”与“均”是状语。3语意相关“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我们看下面的“对联”: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都对得很好,平仄亦合。可是上下联意思不相关联。这样的“对联”,只能算是“对句”。4平仄和谐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习惯上叫作“仄起平收”。诵读下面李商隐无题中的一句诗,体会对联的基本要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1)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_(2)中秋_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剖析第一步:分析例句内容特点。两副对联中的节日都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与屈原有关,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喝雄黄酒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秋”佳节,圆月当空,象征团圆,有吃月饼、祭月等习俗。第二步:注意形式要求。要与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句意相近或相对。答案(1)端午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2)中秋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3以下上联内容出自曹刿论战,请根据同一篇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