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4724094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 比较阅读,教学目的,1 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题型及设题角度。 2 学习答题思路,掌握比较鉴赏的方法。 3 学会规范答题,(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诗歌鉴赏过程,一、读题目,

2、明诗型.什么样的题目代表着什么类型的诗歌,不同类型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也有所不同。 二.看注解,晓背景.注解一般是对作者的生平、当时的创作背景和诗文中的一些语词作解释说明。 三.赏诗句,知意情.将诗句还原成情景画面,找出诗中的意象、表达作者或作品主人公情感的词句。 四.析题干,答规范.一是内容型。它包括主要形象、意境(画面)特征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二是技巧型。它包括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两个方面。,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闻说”表明不是亲眼所见,又如“春风不曾

3、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也间接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9.尾联把作者忠君报国之志与思乡之情巧妙融合在一起。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 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角度设置题目,1、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 2、不同诗歌相同用词的比较鉴赏 3、不同诗歌选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较 4、诗与画的意境比较 5、不同诗人描写同一

4、情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 6、不同诗歌描写同一对象的表现手法比较 7、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观点比较,答题思路,1、审题,找出比较点。 2、依照比较点,在单篇诗歌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求同寻异,比较鉴赏。,(一)不同诗歌同一意象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1)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

5、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解题要领:,1、积累传统意象的寓意 (大雁南飞思乡、盼归) 2、仔细捕捉关键词语 (送、望,流尽年光) 3、善于联想类比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对比问题: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

6、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渴望建功立业、抗金报国,壮志未酬,参考答案: 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解题要领: 1、要熟悉课本诗句,并能准确鉴赏。 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分析。 3、恰当使用思想感情鉴赏术语。 4、分层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异,(三)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较,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 寻隐者不遇 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 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对比问题: 这两首诗都以寻隐者不遇为题,意境、主题也相似,都是写寻隐者终未得遇。请从形式、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二诗的不同之处。,参考答案: 形式:贾诗为五言绝句;魏诗为七言绝句。贾诗为问答体,以答为主;魏诗为自问自答。 内容:贾诗有目标可见,特意寻访,童子知其去向,“只在此山中”;魏诗中所寻者无具体行踪,“采芝何处未归来”。贾诗主要是对话,通过对话体现诗意;魏诗写景抒情都有。 表现手法:贾诗寓问于答,虚实相生,含蓄简练;贾诗景略情在,情中见景。魏诗自问自答,透露出怅然若失的感情;描写以白描为主,青松、

8、白云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解题要领: 1、立足诗歌本身,理解诗歌具体的内容。 2、理解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并注意区分。 3、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4对古诗中某一字词的比较鉴赏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示例解析 “绕”字好,围绕。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村民安静生活的场景。此词使之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晓”字好,拂晓。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飞翔,绿水

9、缓缓流淌。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5古诗中某一诗句的比较鉴赏 江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问:此诗第四联多病所需惟药物,有的版本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觉得哪一句更好,为什么? 答:“但有故人供禄米”更好。(表明态度)只是因为友人供给我钱粮。(析句意)此句表面上虽是喜幸之词,而骨子里正包藏着不少悲苦之情。说“但有”,就不能保证必有;说“更何求”,正说明已有所求。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眼前优游闲适的生活,正是建筑在“故人供禄

10、米”的基础之上的,满含寄人篱下的伤感,也包含着自已没有得到赏识与重用的不满。(析妙处)而诗中“多病所需惟药物”则只有身体的多病与潦倒,没有这些丰富感情的倾泻。(比较句的劣势),答题指导 正面回答,观点要鲜明,至于孰优孰劣,一般可自由选择。 比较鉴赏时应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鉴赏,得出一有一无的结论。 答题步骤 词语比较题: ( )析词义。描画境。点作用。( ) 诗句比较题: ( )析词义。明妙处。点作用。( ),表态度,表态度,比较词劣势,比较句劣势,6对同一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 【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

11、花别样红。 【甲】小池(杨万里) 泉水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问:宋朝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试作简要分析。,示例1:我更喜欢乙诗。因为它从“大”处着眼,显得境界开阔。诗前两句虚写,直陈西湖六月的风光不与四时相同;后两句实写,再现西湖六月的特异风景:满湖莲叶、荷花,一直铺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与艳红真是好看极了。虚实结合写法的运用,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2.我更喜欢甲诗。因为它从“小”处入手,写得细致入微。此诗取景很特别,“流”是“细流”,荷是“小荷”,叶是“尖尖角”,且这“尖尖角”上还立着个小小的蜻蜓。不仅如此,本

12、诗还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诗人捕捉到新荷刚出水面,那小小蜻蜓已自立于其上的稍纵即逝的一瞬,让蜻蜓和荷花相依相偎这一自然界的和谐情景在一瞬间留下永恒。这种写法是乙诗所不具备的。,7对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两首诗的比较鉴赏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问: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示例解析 杜诗好。杜诗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好男儿应包羞忍辱,永不言败。凭着胸怀壮志的江东子弟,是完

13、全可以东山再起的。全诗格调昂扬乐观,积极向上。 王诗好。王诗冷静客观理智地思考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是历史的必然,指出江东父老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真题演练,(14年新课标卷II)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14、6分),【答案要点】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郭诗的“灯前”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暖,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14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中所

15、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11湖北卷)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登 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

16、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末? 问来使(陶渊明) 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 我居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道人北山来(王安石)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 举手指屋脊,云今如许长。,(1)故乡来人,有所问询,三位诗人萦系于心的各是什么? (2) 请简释其中蕴含的共同的人格特点。 (3)指出这三首诗语言上的共同特点。,梅、菊、松,高洁的品质,质朴自然,没有任何雕饰,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仙吕 后庭花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 芙蓉两岸秋。 采菱谁家女, 歌声起暮鸥。 乱云愁, 满头风雨, 戴荷叶归去休。,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1)赵孟頫与王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精通诗画。而王维的山居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