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22633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基础(企业标准体系)课件(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化基础知识,郑 霞,前言,一、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环境和背景,“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来进行技术垄断,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个重要举措。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将产生几何级数经济效益;(3G手机、WIFI与WAPI之争)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阻碍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利用标准形成贸易技术壁垒,必要时成为阻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工具;(如欧盟颁布涉及八大类电子电器产品中禁止使用六种有害物质的指令;日本的农产品肯定列表),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中国标准化发展战略方针 以市场为主导 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宏观管理 社会广泛参与,政府相关的重要文件: 2009年7月14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关

2、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 2012年2月8日省政府印发了用质量标准化和认证促产业优化意见并给予1000万专项资金支持,二、企业为什么要做标准化?,前 言,标准化管理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手段,管理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与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统计资料显示 世界500强:平均寿命40-42岁 欧美企业:平均生存年限是12.5年 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 中国企业:集团公司7-8年,小企业2.9年 中国每年数百万家企业倒闭,美国约数十万家 三株 乐百氏 秦池三鹿,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了管理差距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如何成功的?许多是找到一个切入点,找到一个好的机会,突

3、然发起来的。拥有的是成功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悟性,欠缺的是规范化的管理。 表现在生存能力差距、规模差距、效率差距、无形竞争力差距、管理差距等多方位的差距。 管理差距是软肋。,管理之道 将复杂的事情做简单,简单的事情做彻底 简单化的关键 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 标准化原理方法 简化 统一 协调 优化,西方管理思想,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创立于十九世纪末,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创立了工业工程学,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标准化原理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历了科学管理 完整的定额及标准 人机料法环的管理体系 有数据为依据的经营管理决策 泰勒思想对当今中国企业具有十

4、分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国企业面临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过渡,探求企业管理,中国企业面对多种管理思想 泰勒的科学管理 六西格玛管理 学习型组织 文化管理 平衡计分卡 ISO9000/14000/18000/HACCP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首先应该从科学管理入手,重视标准化,标准化的作用和意义 1企业管理标准化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使企业管理统一、规范化、标准化; 吸取先进的管理模式; 有利于推行科学的管理方式。,2管理标准化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秩序; 有利于企业的量化管理,分工、职责明确,要求具体; 有利于明确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有利于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

5、极性。,3依法治理是企业的需要 改变个人决断方式,避免随意性; 实现按标准管理,形成制度化; 使企业管理“法规化”、程序化; “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错必纠、 有洞必补,标准化管理创造品牌奇迹,海尔靠标准形成核心竞争力 麦当劳依靠标准体系建立强大品牌 “一流的系统,二流的管理人员,三流的员工” 海信全面系统开展标准化,誓“立信百年” 阳光大姐将标准化阳光普照家政服务,“百尺之木,依根而立。千尺之厦,以地为基。” 一个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完善程度,体现了这个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是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更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基础。,企 业 标 准

6、体 系 实 施 指 南,第一部分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第一节 企业标准体系概论 一、基本概念 (一) 标准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标准概念的6项含义:,目的: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大社会效益。 本质属性:对标准对象的统一规定。 标准的对象具有重复性。 标准是协商一致的产物。 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技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标准有一套规定的格式和制定颁发程序。,(二) 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

7、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是一个包括制订标准、实施标准等内容的活动过程。 标准化的本质可以说是为了增加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防止其向无序化发展。,(三) 企业标准化 为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

8、,使企业获得更大成功。,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企业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简化、统一、协调、优化。 李春田的标准系统管理原理 标准化概论,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和方法。 简化一般是事后进行的,也就是事物的多样化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才对事物的类型数目加以缩减。,简 化,统一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方法。 统一的概念与简化的

9、概念是有区别的。前者着眼于取得一致性,即从个性中提炼共性;后者则着眼于精炼,在简化过程中往往保存若干合理的品种,简化的目的并非简化为只有一种。,统 一,是针对标准系统的,以系统的观点处理标准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协调标准系统中各相关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标准为接口协调各部门、各专业、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解决各有关方连接和配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标准在一定时间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 协调是标准化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一个先进的技术标准,应该是一个最佳协调的结果;一个好的产品、先进的工艺、合理的设计结构、最佳的参数、正确的管理方法等都应是经过系统内外协调的产物。,协 调,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

10、条件 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 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 果。 “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是标准化的目的。,优 化,(四)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 科学有机整体。 标准体系存在着三种联系: 系统联系,企业标准体系内,各分系统之间及分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联系。 结构联系,包括上下联系和左右联系。 功能联系,包括相同功能联系和不同功能联系。,二、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构成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 企业标

11、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和改进,另外: GB/T 13016-2009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表编制指南,三、企业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是“各种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并且明确了“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不同类型企业可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适当剪裁。 剪裁不能影响企业符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制定和实施企

12、业标准;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五、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 ( GB/T 15496 5.1 )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GB/T15496、GB/T15497和GB/15498的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以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 企业

13、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 示例、标准化组织机构示例,第二节 企业标准化机构和人员,1、机构和人员要求 标准化机构的要求: 一是设立专兼职标准化科、处、室; 二是设立标准化委员会; 三是指定企业的某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企业的标准化工作。 示例,标准化组织结构,标准化委员会,人员的要求 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上岗资格。 标准化相关的知识:,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 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方法; 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二部分: 标准的制定程序。 GB

14、/T1.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三部分:技术文件制定程序,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标准 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 第二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 第三部分:引用文件的规则 第四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方面内容的编写 第五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方面内容的编写,GB/T20001标准化编写规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第二部分:符号 第三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第四部分:化学分析方法 上述标准是标准化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是标准化人员的基本技能 ,应当认真学习和应用,2、 企业标准化培训 培训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实施标准的重要环

15、节。企业标准化培训有外部培训和内部培训两种形式。 示例,第三节 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1、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确定企业标准化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审批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组织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2、 企业标准化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 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编制企业标准规划和计划。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

16、表。 组织制定企业标准,认真做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组织实施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各类标准。,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 组织本企业标准化培训。 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文件及有关资料。 承担和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和有关活动。,3、 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 化工作任务。 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奖惩。 例,第四节 企业标准化管理,1、 建立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管理制度) 规定企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方法与要求; 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和分工; 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搜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规定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程序和要求。示例,第四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