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4722539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第一部分 第十七章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 整合教育,第二部分 多元文化教育,第三部分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目录,第一部分 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第一节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二节 21世纪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世界政治多极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 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 科技进步促使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第三节 少数民族面临的问题与民族教育的任务,国外少数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面临的问题 民族教育的任务,第四节 未来全球民族教育的展望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的含义 多元文化教

2、育的目标 全球一体化教育 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多元文化整合教育,1、民族传统文化:指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相对于外来文化来说,是指母文化或本土文化。三个特征:自我认同性、传承性、对外适应性 2、现代化:指在社会系统中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物质状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精神状态,它体现出生产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达到的某一高度。 3、世界文化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表现在:文化性质从工业文化转向信息文化;文化主体由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世界文化研究与交流的空前发展。,第二部分 多元文化教育,教育人类学 (20世纪中期),哲学教育人

3、类学 (以欧洲、德国为代表),文化教育人类学 (以美国为代表),教育人类学理论流派 (人类学家组成),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流派 (教育学家组成),简单梳理: 1、欧洲哲学教育人类学学派主要注重于从人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人接受教育的需要性和可能性出发,从哲学的高度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美国的文化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少数民族教育(含移民教育、土著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一般指少数民族教育、妇女教育和残疾人教育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3、以美国为代表的文化教育人类学的教育人类学学派,继承了英美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概念与田野工作方法,并用其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4、问题。 4、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流派则从英美文化人类学那里继承了“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并将其与美国土特产美国社会民族理论相结合来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其最初目标是为了捍卫以少数民族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其长远目标是想通过教育改革构建一个部分族群、社会阶层、性别、年龄、身体和智力差异的、乌托邦似的国家与全球化多元文化社会。,5、美国的教育人类学和多元文化教育总体上属于教育人类学研究领域。多元文化教育一般是美国教育学家站在教育学立场,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形成的一个学派;而教育人类学则是人类学家站在人类学家的立场观察教育而形成的一个学派。这两个学派虽然研究同一个领域,但是他们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

5、究方法。,一、多元文化教育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来源和学科定位,1、性质:多元文化教育是20世纪后50年代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在全球普及的一种思潮和社会与学校教育改革运动。 2、社会背景:多元文化教育最初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在多族群的国家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与全球化的移民热潮、弱势族群意识的觉醒、对民族同化主义的质疑以及现代教育模式的批判等因素是密切关联的,直接的导火索则是美国的民族复兴运动。,3、含义 (1)英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家詹姆斯林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在多民族地社会中,为满足各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的需要而进行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其目的是帮助所有不同文化

6、民族群体学会如何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积极和谐地生活,保持群体间教育成就的均衡,以及在考虑各民族差异的基础上促进相互尊重和宽容。 (2)美国民族教育家詹姆斯A.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学校工作必须做出重大改革,使多种群体的每个学生获得在学业上成功的平等机会,提高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素质。这些改革指的是及全部学校或教育环境的一直改革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课程的改革,班克斯把这一过程成为“多元文化教育”。他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包括民族研究、多民族教育、反种族教育、妇女教育、残疾人教育等。 (3)日本的江渊一公认为,多元文化教

7、育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对具有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民族背景的青少年,特别是对少数民族与移民等处境较差的社会集团的子女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尊重他们的民族及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实施教育。 (4)在中国,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被称为多民族文化教育或少数民族教育,主要是从文化背景的大视角来研究民族教育的有关问题。,综合各种说法,可以把多元文化教育看成社会中各种集团和个体在文化上、情感上和认知上的需要。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集团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集团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共同平等的“异文化间教育”。,4、理论来源:美国社会民族理论,如文化多元理论;英美文化人类学中的

8、文化传播理论、文化相对论;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教育学的教育机会均等和国际人权理论等。 5、学科定位:在西方是归为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早期的美国和西方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多民族国家的移民和少数民族,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开始从主要研究少数民族教育扩展到女性教育、残疾人教育和低社会阶层教育,现代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是以少数民族教育为核心,同时包括女性教育、残疾人教育和地社会阶层教育等,即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文化多元主义理论是多元文化教育直接的主要理论基础。该理论是在批判美国的盎格鲁文化同化理论和熔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鬼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哲学、心理学教授赫瑞丝凯伦。文化多元主

9、义认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群体都可以保留本民族的语言和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他们也应融入到国家的共享语言文化中去。,文化相对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文化人类学家赫斯柯维兹,该学派认为,每个社会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色,人的思想感情等都是由他的生活方式所塑造的。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不同文化的相互差异,谋求各种文化并存。,人类学的文化传承理论认为,社会的代际文化传承不仅子学校中进行,而且更多的是在家庭和社区活动中实现的。,心理学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年青一代的社会化是一种行为模仿的结果,而不同的社会族群、学校、社区与家庭特有的文化模式将会儒化出具有不同信仰、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人。,教育学的教育机会

10、均等理论也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基础理论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将社会中所有的事物提供给社会中所有的人,特别在教育领域,不能一句学生的种族、文化、宗教信仰、性别、智力或身体的残障等差异为理由减少或拒绝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其代表人物科尔曼和詹克思,科尔曼提出了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并认为在起点的平等是不能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上真正体现出教育机会均等,詹克思则重复科尔曼的研究,得出了稍加不同的结论:均等的教育机会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具有向上社会流动的资本,而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更加重要。,6、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1)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学会从其他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民族的

11、文化,并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理解。 (2)给学生提供文化选择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获得适应本民族文化、主流文化以及全球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3)培养学生学习语言、进行阅读及死开立论等技巧。 (4)消除对亚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歧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上的压力。 (5)根本目标是进行旨在改变整个学校或教育环境的教育改革运动,以达到使来自不同人种、民族、社会集团的学生能享有教育平等的目的,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二、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1、美国多元文化社会的背景:美国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民族与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它是一个显著地多元文化国家。可以根据美国各个群体的文化特征及来源

12、分为众多群体。 2、文化群体:原住民(土著居民),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群体,欧洲天主教信仰移民群体,拉丁裔群体,亚裔群体,黑人群体,其他民族群体。,(一)美国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二)美国多元文化社会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渊源,1、本土主义的兴起完全盎格鲁-撒克逊化 2、熔炉阶段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主的大融合 3、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萌芽 4、美国少数民族对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些艰难的尝试 5、种族关系间的教育运动多元文化及多元文化教育的萌动 6、美国前多元文化中政策及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制定前的政策总方向,(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发展,1、民族复兴运动的推动 2、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阶段 (1

13、)单一种族课程阶段 (2)多种族研究课程 (3)多种族教育阶段 (4)多元文化教育阶段 (5)多元文化教育制度化阶段 3、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探索与成就,三、多元文化社会的澳大利亚与原住民教育,(一)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社会的由来,1、社会背景: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存在100以上的语言群体。 2、文化群体:土著居民,盎格鲁-克尔特文化群体,欧洲其他移民群体,中国移民群体,其他移民群体。,(二)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1、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的萌芽 2、政府多元文化政策及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 (1)澳大利亚联邦与地方对教育的分工管理 (2)多元文化政策与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制定

14、及其发展 (3)一份里程碑式的报告:Galbally报告 (4)学校委员会的报告与建议 3、地方政府的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 4、少数民族群体自己的努力,四、英国多元文化政策,(一)英国多元文化社会的构成,1、社会背景:社会、政治和文化多样性 2、文化群体:(1)主体文化群体英格兰人(占78.4%) (2)少数民族群体:本土少数民族克尔特少数民族、外国移民少数民族(白人移民群体,有色移民少数民族),(二)英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发展程,1、第一阶段:同化教育阶段 (1)对英语教学的重视 (2)移民儿童分散教育 (3)忽视移民学生的文化差异 2、第二阶段:整合教育阶段 3、第三阶段:多元

15、文化教育阶段,(三)多元化构建英式教育体系,1、多元化教育服务留学生 2、延续教育学院显示灵活性 3、高等教育科目齐全重视创新,五、苏联的多元文化教育与俄罗斯世居民族的教育,(一)苏俄罗斯的多元文化社会构成 1、苏联:15个联邦共和国,20个自治共和国,8 个自治州,10个民族管区的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是俄罗斯族,占50.8%,其他民族占49.2%,分别使用不同语系的130多种语言。 2、俄罗斯:境内大小民族120多个,其中俄罗斯族占82.6%,俄语为官方语,主要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二)以双语教育为基础而实施的多元文化教育,1、苏联双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发展 (1)第一阶段:从苏维

16、埃政权建立之初至20世纪20年代末,这是苏联民族语言教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2)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开始重视俄语教学,属于民族语、俄语双语教学并重阶段。 (3)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明显偏重俄语教学,民族语言教学遭削弱。 2、苏联双语教育概况,(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案例:俄罗斯东部地区世居民族的教育,1、创造世居民族文字,开展初等教育 2、落实“双语制”,全面普及初等教育 3、重视地区性与民族性的中等教育 4、东部世居民族专区的教育,六、非洲国家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一)非洲概述,非洲以撒哈拉沙漠为界,以北主要是以阿拉伯人为主而建立的国家,以南主要是以尼格罗黑人为主建立的国家。由于欧洲殖民者的侵入,这块大陆被烙上各殖民国的印记。非洲在独立时“没有继承一个民族,继承的只是一个由于殖民化而人为产生的国家”。黑非洲的绝大多数国家仍处于部族社会或从部族社会向现代民族过渡的进程中,部族主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宗教、政党、军队、地方分立主义等相互交织。,(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尝试非洲国家逐步认识到实行民族语教学的重要性,1、非洲各国在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