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20531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课件(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G移动通信系统及技术应用,内容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总体要求和系统结构 WCDMA、cdma2000、TD-SCDMA的网络结构、无线接口和关键技术 重点 WCDMA、cdma2000、TD-SCDMA的网络结构、无线接口、关键技术 难点 WCDMA、cdma2000、TD-SCDMA的无线接口,2,目的和要求 掌握WCDMA、cdma2000、TD-SCDMA各系统关键技术、时隙帧结构 理解WCDMA、cdma2000、TD-SCDMA各系统无线接口中信道配置,3,4.1 3G概述,IMT2000:预计2002年左右商用 使用2GHz频段 家族概念,4,1.对IMT-2000系统的总体要

2、求,服务质量方面:话音质量改进;无缝覆盖;降低费用;业务质量(传输、延迟)改进;增加效率和能力 在新业务和能力方面:每一方面都有很强的灵活接入能力、业务能力,实现1G和2G中不能实现的新话音和数据业务;以较低费用提供宽带业务,提高网络竞争能力;按需自适应分配带宽 在发展和演进能力方面:与2G共存、互通,实现2G到3G的平滑过渡 在灵活性方面:提供更高级别的互通,包括多功能、多环境能力、多模式操作和多频带接入,5,2. IMT-2000系统结构,组成: 由四个功能子系统组成: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RAN、移动台MT和用户识别模块UIM,6,系统标准接口 网络与网络接口NNI 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间

3、的接口RAN-CN 无线接口UNI 用户识别模块和移动台间的接口UIM-MT 结构分层 物理层、链路层和高层应用 需要同时支持电路型业务和分组业务,并支持不同质量、不同速率业务,7,4.2 WCDMA,WCDMA标准的演进 WCDMA无线接入技术 WCDMA中的关键技术,8,4.2.1 WCDMA标准的演进,R99 核心网继承了GSM/GPRS的网络结构,即保留了GSM电路交换部分,增加了分组域部分;无线网络部分引入了全新的、基于宽带CDMA技术的无线接入网络 R99重点考虑GSM网络向WCDMA网络的平滑演进 网络结构方面,R99核心网与GSM保持一致 网络接口和协议方面,R99进行了更多的

4、改进和优化 业务能力方面 业务计费方面 网络设备,9,从R99到R4网络的演进 R4版本只是在无线技术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来提高系统性能。 R4无线接入网正式引入TD-SCDMA技术。 演进 核心网方面,在电路域R4引入了软交换概念 网络结构的差异 承载网的差别 信令网的差别 组网模式的差异,10,从R4到R5网络的演进 R5版本的目标是构造全IP移动网络,在研究过程中分为R5、R6两个版本 R5主要定义了全IP网络的架构 R6重点集中于业务增强及与其他网络的互通方面 R5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领域进行了重大改进 演进 无线接入网方面 核心网方面 两个重点 在无线接入网实现分组化,作为可选承载方式

5、,实现高速数据接入功能; 在核心网增加IMS域,实施IP多媒体业务和全IP网络。,11,R6版本 在网络架构方面,R6主要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特性,及对已有功能特性的增强。 演进 引入HSDPA 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 增强RAN IMS第二阶段 基于不同IP连接网的IMS互通 Push业务 增强安全 网络共享 增强QoS 计费管理,12,R7版本 主要继续R6未完成的标准和业务制定工作 WCDMA系统的整体演进方向 网络结构向全IP化发展 业务向多样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无线接口向高速传输分组数据发展 小区结构向多层次、多制式、重复覆盖方向发展 用户终端向支持多制式、多频段方向发展,1

6、3,4.2.2 WCDMA无线接入技术,UMTS系统结构 UTRAN体系结构 主要接口 空中接口,14,1UMTS系统结构,UMTS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技术的3G,通常也把UMTS系统称为WCDMA通信系统 由核心网C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和用户设备UE组成 UMTS网络在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 RAN与CN功能尽量分离,即对无线资源的管理集中在RAN完成,而与业务和应用相关功能在CN执行其中,CN与UTRAN的接口定义为Iu,UTRAN与UE的接口为Uu接口,15,16,UE是用户终端,主要包括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协议栈模块及应用层软件模块等 UTRAN负责处理所有与无

7、线通信有关的功能,包括NodeB和RNC两部分 CN负责对语音及数据业务进行交换和路由查找,以便将业务连接至外部网络。包括MSC/VLR、GMSC、SGSN、GGSN、HLR等网络单元。 UMTS中的接口主要有Cu、Uu、Iu、Iur、Iub等,17,2UTRAN体系结构,UTRAN包含许多无线网络子系统RNS,一个RNS由一个RNC和一个或多个NodeB组成 一个NodeB可支持FDD或TDD模式 在TDD模式中有3种可选码片速率:7.68Mchip/s TDD,3.84Mchip/s TDD和1.28Mchip/s TDD,18,(1)RNC,RNC用于控制UTRAN无线资源,通过Iu接口

8、与CS域MSC和PS域SGSN及广播域BC相连,在移动台和UTRAN间的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在此终止。 控制RNC(CRNC):控制一个NodeB的RNC叫该NodeB的,CRNC负责对其控制小区的无线资源进行管理。 服务RNC(SRNC):管理UE和UTRAN间的无线连接,它是对应于该UE的Iu接口和Uu接口的终止点。无线接入承载的参数映射到传输信道的参数、是否进行越区切换、开环功率控制等基本的无线资源管理都是由SRNC来完成的。一个UE某一时刻有且只有一个SRNC。 漂移RNC(DRNC):除SRNC外,UE所用到的RNC为DRNC,控制着移动终端使用的小区。如有需要,DRNC可进行宏分

9、集合并和分裂。一个UE可以没有,也可有一个或多个DRNC 一个RNC实体通常包含CRNC,SRNC和DRNC的功能,19,(2)UTRAN功能,用户数据传输 系统接入控制功能 无线信道加密和解密 移动性功能 无线资源管理和控制功能 同步功能 广播/多播业务相关功能,20,3.主要接口,Iub接口:RNC与NodeB间的接口,用来传输RNC和NodeB间的信令,及来自无线接口的数据 Iur接口:两个RNC间的逻辑接口,用来传送RNC间的控制信令和用户数据,21,Iu接口:连接RNC和CN的接口,用于传输RNC和CN间的控制信息和用户信息,主要负责传递非接入层的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广播信息及控制I

10、u接口上的数据传递 三个Iu接口:Iu-CS接口(面向电路交换域)、Iu-PS接口(面向分组交换域)和Iu-BC接口(面向广播域) 在分立的CN结构中,CS和PS域中存在各自的信令连接和用户数据连接,对无线网络层和传输层均如此。在联合的CN结构中,CS和PS域中存在各自的用户数据和信令连接控制部分连接SCCP,对无线网络层和传输层均如此。 Iu接口中,高层实体控制着许多底层实体。 一个CN接入点可连接到一个或更多的UTRAN接入点; 对PS域,每个UTRAN接入点不能连接多于一个的CN接入点,除了非接入层节点选择功能NNSF被采用时,或RNC在多运营商核心网结构中共享时; 对CS域,每个UTR

11、AN接入点可连接多于一个的CN接入点; 对于BC域,每个UTRAN接入点只有连接一个CN接入点,22,4空中接口,(1)无线接口分层 层1(L1)物理层 层2(L2)MAC层 层3(L3)RRC层,23,物理层的数据处理过程,物理层技术的实现,24,(2)信道结构,传输信道 物理信道 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25,传输信道,26,专用传输信道:传数据、信令某一时刻对一个用户有效,只有一个用户解码(UE通过物理信道识别 PN、时间) 公共传输信道所有一组用户解码,即使某一时刻仅对一个用户有效 广播传输信道BCH:小区特定信息 前向接入信道FACH :知道UE所在小区时,传送控制信息或短分组(慢

12、速功控) 寻呼信道PCH :寻呼用户 随机接入信道RACH:传送来自UE的控制信息和短分组 下行共享信道DSCH :传几个专用控制或业务数据的UE共享,只含数据(控制信息利用DCH) 公共分组信道CPCH :传送少量数据分组,27,物理信道,由载波频率、码(信道码和扰码)、相位确定 物理信道包括3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和时隙 超帧长720ms,包括72个无线帧 无线帧包括15个时隙的信息处理单元,时长10ms 时隙包括一组信息符号的单元,每时隙符号数取决于物理信道,28,29,专用物理信道:传送专用数据和相应的控制信息 公用物理信道: PRACH:承载RACH进行终端接入 PCPCH:用来传送C

13、PCH,作为数据传送的补充,主要用于突发数据 CPICH:不承载任何高层信息,也没有任何传输信道映射,用于区分扇区 SCH:用于小区搜索过程中的同步 根据在小区搜索中所起作用分成P-SCH和S-SCH,并行发送 P-SCH在每个小区中都使用相同的长度为256chip的主同步码PSC,在每个时隙内重复发射;一旦UE识别出S-SCH,在得到帧同步和时隙同步的同时,也得到小区所从属的组的信息,只有当UE开机或进入新的覆盖区时,才需在初始搜索过程中对所有的码组进行全面搜索。 SCH没有传输信道映射,采用时分方式的复用,30,CCPCH:根据承载的传输信道的不同分为P-CCPCH和S- CCPCH CC

14、PCH与下行DPCH的主要区别在于CCPCH不支持内环功率控制 PCCPCH和S-CCPCH主要区别在于映射到P-CCPCH上的BCH的TFC是固定的,而S-CCPCH则可通过TFCI支持多种TFC P-CCPCH:承载BCH的物理信道,用于传送广播信息 S-CCPCH:承载FACH和PCH,完成接入控制和寻呼 AICH:与PRACH相配合,用于传送捕获指示AI,AI对应基站接收到的PRACH的特征标记序列 PICH:用来传送寻呼指示PI,与一个S-CCPCH(对应传输信道PCH的映射)一同配合为UE提供有效的休眠工作模式 PDSCH:用于传送DSCH,与PCPCH相似,主要传送非实时的突发业

15、务,可通过正交码由多个码分用户共享,31,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DCH经编码复用后的数据流直接顺序映射到专用物理信道 BCH、FACH、PCH经编码交织后分别按序映射到 P-CCPCH、S-CCPCH RACH编码交织后按序映射到PRACH的消息部分,32,4.2.3 WCDMA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技术及参数 扩频与调制技术 信道编码与复用 RAKE接收和多用户检测技术 空时码技术 物理层相关进程,33,1.主要技术及参数,基站同步方式:支持异步和同步的基站运行 信号带宽:5MHz 码片速率:3.84Mc/s 发射分集方式:TSTD、STTD、FBTD 信道编码:卷积码、Turbo码 调制方

16、式:QPSK 功率控制:上下行闭环、开环功率控制 解调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方式 语音编码:AMR(自适应多速率话音编码),34,WCDMA与GSM指标的比较,35,语音演进 WCDMA:AMR语音编码 速率:4.75Kbit/s12.2Kbit/s 软切换和发射分集,提高容量; 提供高保真的语音模式 进行快速功率控制,36,数据演进 支持最高2Mbit/s的数据业务 支持包交换(目前采用ATM平台) 提供QoS控制 公共分组信道CPCH和下行共享信道DSCH,更好地支持Internet分组业务,提供移动IP业务(IP地址的动态赋值) 传输格式指示 TFCI域提供动态数据速率的确定,提供高质量的上下行不对称的数据业务的支持如语音,可视电话,会议电视,37,2扩频与调制技术,物理信道成帧后,需对物理信道的数据流进行扩频、加扰 扩频又叫信道化操作 发:用扩频序列与信号相乘,提高速率,增加带宽收:用相同的扩频序列与接收信号相乘解扩 用来转换的数据序列符号叫信道化码在WCDMA中采用OVSF作为信道化码;每个符号被转化成的码片数目为扩频因子 第二步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