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20085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8.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斜拉桥施工控制课件(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1 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发展,1.1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必要性,1.2 斜拉桥施工控制,目前国内斜拉桥数量已超过200座。,大跨度斜拉桥主要采用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的分阶段施工方法。结构的内力状态和线形随施工过程不断发生变化。,1.1 斜拉桥施工控制的必要性,对大跨度斜拉桥实施有效的施工控制是确保其质量的关键。,1.2 斜拉桥施工控制,概念:,通过对斜拉桥进行全过程仿真分析以获得各关键施工阶段的主梁线形、斜拉索张拉力、索塔位移、主梁及索塔关键部位应力等理论值,进而根据理论值对施工过程作出明确规定,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有效控制和管理; 在对理论值和相应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的基

2、础上,根据误差分析结果对后续施工过程进行最优化状态控制,以保障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不良效应的过程。,开环控制,2 斜拉桥施工控制方法,闭环控制,自适应控制,2.1 开环控制,(1) 基本原理:,(2) 基本前提:,(3) 具体方法:,倒退分析法,2.2 闭环控制,(1) 基本原理:,(2) 基本前提:,(3) 具体方法:,倒退分析法、前进分析法,2.3 自适应控制,(1) 基本原理:,(2) 基本前提:,(3) 具体方法:,倒退分析法、模型修正、前进分析法,日本多多罗大桥施工控制流程,3 工程案例,3.1 工程概况,某千米级斜拉桥,3.2 工程特点与难点,3.3 施工控制的

3、基本原则和工作内容,3.4 几何控制误差及施工流程,3.5 施工监控实施情况及结论,3.1 工程概况,3.2 工程特点与难点,桥位地处长江风口,气象、水文条件恶劣;,桥位处于黄金航道,对施工进度及施工期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主梁架设施工难度大;,施工控制面临前所未有挑战;,施工过程安全性问题突出。,3.3 施工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工作内容,(1)施工控制的基本原则:,(2)施工控制的工作内容:,(1)施工控制的基本原则:,以主梁及索塔的几何线形、斜拉索的无应力长度等作为基本控制目标和控制对象;,以主梁、索塔的应力及索力等监测数据作为辅助参考依据进行控制。,(2)施工控制的工作内容:,安装过程分四

4、部分:边跨和索塔区大节段钢箱梁安装、悬拼标准梁段安装、边跨合龙、中跨合龙。,1)边跨和索塔区大节段钢箱梁安装,2)悬拼标准梁段安装,1)边跨和索塔区大节段钢箱梁安装,2)悬拼标准梁段安装,3.4 几何控制误差及施工流程,3.4.1 几何控制误差,3.4.2 施工流程,3.4.3 施工过程几何及物理监测,3.4.1 几何控制误差,(1)大块梁段安装阶段误差控制标准,(2)施工过程中误差控制标准,(3)成桥偏差控制标准,(1)大块梁段安装阶段误差控制标准,(2)施工过程中误差控制标准,(3)成桥偏差控制标准,3.4.2 施工流程,(1)索塔、基础、辅助墩、过渡墩,(2)支座安装、大块梁段、塔梁临时

5、固结,(3)标准悬拼梁段,(4)边跨合龙,(5)中跨合龙,(6)撤除临时固结及施工临时荷载,(7)二期恒载施工,(1)索塔、基础、辅助墩、过渡墩,(2)支座安装、大块梁段、塔梁临时固结,边跨合拢段大块梁段施工步骤:,索塔区(0#块)大块梁段施工步骤:,(3)标准悬拼梁段,(4)边跨合龙,(5)中跨合龙,(6)撤除临时固结及施工临时荷载,(7)二期恒载施工,施工过程典型图片:,3.4.3 施工过程几何及物理监测,(1)几何监测,(2)物理监测,(1)几何监测,1)几何监测的目的,2)几何监测的主要内容,3)局部测量,4)全局测量,1)几何监测的目的,2)几何监测的主要内容,3)局部测量,测量方法

6、:,焊接后局部测量:,节段“N”安装控制:,4)全局测量,(2)物理监测,1)物理监测的目的,2)物理监测的主要内容,1)物理监测的目的,2)物理监测的主要内容,3.5 施工监控实施情况及结论,3.5.1 施工监控实施情况,3.5.2 施工监控结论,3.5.1 施工监控实施情况,(1)安装过程的线形和内力,(2)安装过程的主梁应力验证,(3)边跨合龙控制技术验证,(4)中跨合龙控制技术验证,(5)成桥线形验证,(1)安装过程的线形和内力,1)主梁线形和斜拉索索力,2)梁段间垫片调整,1)主梁线形和斜拉索索力,2)梁段间垫片调整,(2)安装过程的主梁应力验证,1)北塔处主梁应力,2)南塔处主梁应力,1)北塔处主梁应力,2)南塔处主梁应力,(3)边跨合龙控制技术验证,1)北塔岸侧边跨合龙线形控制,2)南塔岸侧边跨合龙线形控制,1)北塔岸侧边跨合龙线形控制,2)南塔岸侧边跨合龙线形控制,(4)中跨合龙控制技术验证,1)主梁线形控制,2)斜拉索索力控制,3)索塔线形控制,1)主梁线形控制,2)斜拉索索力控制,3)索塔线形控制,(5)成桥线形验证,1)主梁线形控制,2)斜拉索索力控制,3)索塔线形控制,1)主梁线形控制,2)斜拉索索力控制,3)索塔线形控制,3.5.2 施工监控结论,该桥采用全过程几何自适应控制,成桥状态的各项指标满足施工控制要求,结构受力合理,达到了施工控制的预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