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读后感(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4718798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X 页数:2 大小:2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生》读后感(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先生》读后感(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生》读后感(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生》读后感(9月11日).ppt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生 先生编写组编著 中信出版社,先生读后感 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如果说民国是最近的春秋,那么先生犹如华夏的背影, 渐行渐远。正如编者所说:“民国的学者、政要、作家、名士,纵有诸多称呼,我觉终不及 先生二字来的亲切且大气,可以附身可以仰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先生,遥远而亲 近,他们既是普通人,却又在硝烟与流离中传承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星星之火。不可否认,我 们仍然对那个年代中国学术界的脊梁们怀有深深的敬意。那么,这样的敬意来源于何处?为 什么当代学术界再难出一位“先生”?是真的如大众所认为的,学术界的真才实学者今不及 昔,或者当年先生辈出,本就是大势使然? 我想,若将当年的学术高度与现在

2、相比,自然是现今的学术水平更进一步,然而,先生 们的成就并不局限于学术,而是真真正正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保留下了中国学术的魂 魄。近代中国,无论军政经工,无一不是落后列强数十年,然而,学术上,我们仍有这样一 群人一力承担。如果说,三十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国民的努力成果,那么,这份力 的源头,则有赖于先生们百年前的不懈努力。试问,学界泰斗就可称先生乎?仁人志士可称 先生乎?显然不行。 先生,学术非标准,德行非标准,立场也不能成为标准。正如晏阳初,并非站在学术之 巅;正如辜鸿铭,好骂好嫖,娶妾赌博;正如胡适,沉浮政坛,最终去台,然而没有人可以 否认他们的功绩,仍要尊一声“先生”。何为先生

3、?范仲淹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 之风,山高水长。”先生的称谓,是风骨、是风度。他们的影响,往往延续几代甚至十几代 人。所谓先生,是一群眼光远远超过当代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所奋斗、所追求的是什么,是 文化的薪火相传,也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延续。先生,也许是小学教员,也许是大学教授,也 许是躲在课本背后的无名英雄。先生,也许是学术大家,也许没有什么大学问,也许小节有 亏,但大节不乱。先生,纵你已成人,他已过世,他仍对你有影响,你仍尊其为先生。 书中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 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教育,国之命脉,

4、牵一发 而动全身,系百年而导国运,而先生又为教育之魂魄。”没错,教育是国之命脉,正如蔡元 培以兼容并包的思想担任北大校长,引领了大学术时代的来临。面对衰微的中国,先生们都 没有失望,他们知道希望在哪里希望就在下一代身上。蔡元培所说:“只要培养一大批 学者,国家就有希望。”时至今日仍然掷地有声。先生们的愿望已然实现,不可否认,先生 们当年的余力仍然影响了中国的百年走向。反观当下,有数据显示,国家公费留学生学成归 来的不足三分之一,这真是无比讽刺。想来先生们的遗泽已经耗尽,这也不正是“教育衰” 的体现吗?社会上无比浮躁的心态和学术氛围,先生已经遗留在了历史尘埃中,当代也再难 寻觅先生踪迹,没有了先

5、生的引领,我们的“国之命脉”是否已经偏离了先生们当年所预想 的轨迹,已经无人知晓。百年看先生,徒见其背影;国家要进步,先生多多益善。 那么当代为何难再出先生?其一,是平台。没错,若是将当时的学术水准与当今相比, 当年自然是远远落后,当今学术成就上能够与当年先生比肩的人,也不是凤毛麟角。那么就 能说当今仍有可以尊为先生的人吗?显然不是。单就平台而论,先生们当年不知比现在低了 几筹,而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学术成就超越当时那个年代更要远得多。比如当代中国,论国 力已经是世界强国,而我们所取得的国际地位和外交成就也同样不少。这固然可喜,然而看 看顾维钧和民国一代外交家们,几十年下来,左冲右突,几乎废除了

6、所有不平等条约,作为 当时的一个弱国将势头正劲的日本拖垮,跳上了战胜国的席位,战后号称世界五强之一。若,1,2,以牌作比,当今中国手中可以说是一把好牌,赢得了无数成果自然可喜,但也可以说在情理 之中。而民国的外交家们,手中可以说是一把烂牌,弱国的标签还没有摘除,取得了如此成 绩,才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所谓的弱势中见能力,大约就是这样吧。 其二,就是风骨。先生们无论颠沛流离,无论是受尽挫折,但是拳拳爱国之心从未改变, 他们在乱世中不浮躁,在各种运动中落魄却不是希望,自然其中有乱世从而凸显了风骨,但 相比于现今的年轻一代,他们的眼光长远了太多,望过了名,望过了利,最终看向了国之未 来。如今的学术圈被

7、商业化渐渐侵蚀,再不复当年只为学术的模样。 自然,这不是自命清高,也不是希望当今学者自封象牙塔,我认为,商业化的进入仍然 是利大于弊,然而,无论如何追求,心中的“国”之概念绝不能丢,这也是我对公费留学而 不归者痛心不已的原因。不可否认,我们确实还比发达国家要差,然而,若是一味逃避,不 愿为国付出,如何能够赶上?忘记“祖国”,这与当初先生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实在让人不 齿。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也”。那时的先生们,少专家,多杂家;不擅评 职称,更擅长个性教学法;有知识,有情趣,有性格,更讲人格和品格;不独守三尺讲台, 更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展示大国民风范;学贯中西,更想回中国致用;热心时政,更能为国 担当! 说到底,先生们的所有努力,就是让这个国家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德先生”和“赛先 生”,并真正地享受到这个国家的美好、这个世界的尊重。愿华夏大地上能够再出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