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4712233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考网,中国领先的会计网校,会计考试辅导网站http:/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华能国际) (一)华能国际 20012003年年报简表财务报表各项目分析 以时间距离最近的2003年度的报表数据为分析基础。 1、资产分析 (1)首先公司资产总额达到530多亿,规模很大,比2002年增加了约11%,2002年比2001年约增加2%,这与华能2003年的一系列收购活动有关从中也可以看出企业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其中绝大部分的资产为固定资产,这与该行业的特征有关:从会计报表附注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当中发电设施的比重相当高,约占固定资产92.67。 (2)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却没有提取坏账准备,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2、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公司对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的记提采用按照其他应收款余额的3%记提,账龄分析表明占其他应收款42的部分是属于两年以上没有收回的账款,根据我国的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两年以上未收回的应收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处理,这部分应收款的可回收性值得怀疑,应此仍然按照3的比例记提坏账不太符合公司的资产现状,2年以上的其他应收款共计87893852元,坏账准备记提过低。 (3)无形资产为负,报表附注中显示主要是因为负商誉的缘故,华能国际从其母公司华能集团手中大规模的进行收购电厂的活动,将大量的优质资产纳入囊中,华能国际在这些收购活动中收获颇丰。华能国际1994年10月在纽约上市时止只拥有大连电

3、厂、上安电厂、南通电厂、福州电厂和汕头燃机电厂这五座电厂,经过9年的发展,华能国际已经通过收购华能集团的电厂,扩大了自己的规模。但由于收购当中的关联交易的影响,使得华能国际可以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收购华能集团的资产,因此而产生了负商誉,这是由于关联方交易所产生的,因此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该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 (4)长期投资。我们注意到公司2003年长期股权投资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2003年4月华能收购深能25%的股权以及深圳能源集团和日照发电厂投资收益的增加。 2、 负债与权益分析 华能国际在流动负债方面比2002年底有显著下降,主要是由于偿还了部分到期借款。 华能国际的长期借款主

4、要到期日集中在2004年和2011年以后,在这两年左右公司的还款压力较大,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需要保持较高的流动性,以应付到期债务,这就要求公司对于资金的筹措做好及时的安排。其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有2799487209元,公司现有货币资金1957970492元,因此存在一定的还款压力。 华能国际为在三地上市的公司,在国内发行A股3.5亿股,其中向大股东定向配售1亿股法人股,这部分股票是以市价向华能国电配售的,虽然意向书有这样一句话:“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已书面承诺按照本次公开发行确定的价格全额认购,该部分股份在国家出台关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的新规定以前,暂不上市流通。”但是考虑到该部分股

5、票的特殊性质,流通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华能国际的这种筹资模式,在1998年3月增发外资股的时候也曾经使用过,在这种模式下,一方面,华能国际向大股东买发电厂,而另一方面,大股东又从华能国际买股票,实际上双方都没有付出太大的成本,仅通过这个手法,华能国际就完成了资产重组的任务,同时还能保证大股东的控制地位没有动摇。 3、 收入与费用分析 (1)华能国际的主要收入来自于通过各个地方或省电力公司为最终用户生产和输送电力而收取的扣除增值税后的电费收入。根据每月月底按照实际上网电量或售电量的记录在向各电力公司控制与拥有的电网输电之时发出账单并确认收入。应此,电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华能国际的收入情况。随着我国电

6、力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电价由原来的计划价格逐步向“厂网分开,竞价上网”过渡,电力行业的垄断地位也将被打破,因此再想获得垄断利润就很难了。国内电力行业目前形成了电监会、五大发电集团和两大电网的新格局,五大发电集团将原来的国家电力公司的发电资产划分成了五份,在各个地区平均持有,现在在全国每个地区五大集团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均大约在20%左右。华能国际作为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华能国际的旗舰,通过不断的收购母公司所属电厂,增大发电量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形成规模优势。 (2)由于华能国际属于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国家的优惠税收政策,因此而带来的税收收益约为4亿元。 (3)2003比2002年收入和成本有了大幅度的增

7、加,这主要是由于上述收购几家电厂纳入了华能国际的合并范围所引起的。但是从纵向分析来看,虽然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6,但主营业务成本增加了2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增加了27.34,管理费用增加了35,均高于收入的增长率,说明华能国际的成本仍然存在下降空间。 (三)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表 指标 2003-12-31 2002-12-31 2001-12-31 流动性比率 流动比率 1.01 0.88 1.07 速动比率 0.91 0.77 1 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 0.33 0.38 0.42 债务对权益比率 0.26 0.31 0.35 利息保障倍数 12.5 9.09 5.26 运营能力 应

8、收账款周转率 9.96 9.91 12.6 存货周转率 19.41 13.32 13.97 总资产周转率 0.46 0.39 0.34 获利能力 资产收益率(%) 12.71 8.56 9.35 权益回报率(%) 15.87 10.11 12.31 销售毛利率 28.85 27.83 27.96 销售净利率 23.24 21.8 22.99 净资产收益率 18.56 14 15.71 1.流动性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公司2001-2003流动比率先降后升,但与绝对标准2:1有很大差距与行业平均水平约1.35

9、左右也有差距,值得警惕,特别是2004年是华能还款的一个小高峰,到期的借款比较多,必须要预先做好准备。公司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发展趋势相似。并且2003年数值0.91接近于1,与行业标准也差不多,表明存货较少,这与电力行业特征也有关系。 2.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2)A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B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收账期)=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3)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 公司资产管理比率数值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2003年度最高,其中,存货周转率2003年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说明管理存货能力增强,物料

10、流转加快,库存不多。应收账款周转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资金回收速度快,销售运行流畅。公司2003年资产总计增长较快,销售收入净额增长也很快,所以资产周转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说明公司的资产使用效率 很高,规模的扩张带来了更高的规模收益,呈现良性发展。 3.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 (2)已获利息倍数=利税前利润/利息=(净利润+利息+所锝税)/利息 (3)长期债务对权益比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公司负债比率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公司成立初期举借大量贷款和外债进行电厂建设, 随着电厂相继投产获利,逐渐还本付息使公司负债比率降低,也与企业不断

11、的增资扩股有关系。并且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发展趋势较好公司有充分能力偿还利息及本金。 长期偿债能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优势, 4.获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润率=净利/销售收入净额 (2)销售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净额 (3)资产回报率=利税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4)每股收益=权益回报率=(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平均普通股股权 (5)资产净利率=(净利润-优先股股息)/平均资产 公司获利能力指标数值基本上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资产收益率有相当大的领先优势。各项指标显示在2002年比2001年略有下降,这可能与煤炭等资源的大幅度涨价有关。而2003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说明公司2003年的并购等一系列举措获得了良好效果和收益。 本信息来源于财考网,原文地址:http:/ 6 / 6 财考网文章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