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712138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CAD/CAM,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械自动化系 张保成,第一章 CAD/CAM技术概述,1.1 CAD/CAM技术基本概念 1.2 CAD/CAM系统的功能和作业过程 1.3 CAD/CAM技术的硬件和软件 1.4 CAD/CA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 章 内 容,1、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功能; 2、掌握CAD/CAM系统的软、硬件组成; 3、了解 CAD/CAM的发展概况和发展趋势。,教学目 的,机械CAD/CAM课程教案,1.1 CAD/CAM技术基本概念 1.1.1 CAD技术,CAD含义: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 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人机交互,

2、处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图形和数据信息,辅助完成整个产品设计过程的一门综合技术。,1.1 CAD/CAM技术基本概念 1.1.1 CAD技术,CAD基本功能,几何 造型,工程 分析,仿真 模拟,图形 处理,1.1.1 CAD技术,CAD 系统组成,CAD系统,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库,交互图形库,硬件,软件,1.1.2 CAPP技术,CAPP含义: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是根据产品设计结果,进行产品的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准备工作。,1.1.2 CAPP技术,CAPP功能,毛坯 设计,工艺 路线,工序 设计,工时 定额,工装 设计,余量

3、 分配,切削 用量,工时 定额,机床刀 具选用,工序图 绘制,1.1.2 CAPP技术,CAPP组成,人机交互模块,零件信息 描述获取,工艺工序 决策,工艺文件 生成与管理,零件 对象,零件 信息库,数据库 知识库,工艺 文件库,1.1.3 CAM技术,CAM含义: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广义CAM:利用计算机完成从毛坯到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的各种生产活动,包括工艺准备、生产作业计划、物流控制、加工过程仿真、数控加工、质量检验、产品装配、调试等。 狭义CAM:数控加工程序编制。,1.1.4 CAD/CAM集成技术,CAD/CAM集成技术: 利

4、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交换和接口技术,实现3C各模块之间信息自动传递、转换和共享的相关技术。,1.1.4 CAD/CAM集成技术,CAD,CAPP,CAM,工程 图样,工艺 文档,NC代码,非集成3C系统输入输出信息流,1.1.4 CAD/CAM集成技术,CAD/CAPP/CAM集成信息流,CAD,CAPP,CAM,概念设计 几何造型 工程分析 图形处理,毛坯设计 工艺准备 工序设计 工时定额,工艺准备 作业计划 物流控制 质量保证,1.1.4 CAD/CAM集成技术,CAD/CAM系统总体结构,通过专用数据接口实现集成 利用标准格式接口文件实现集成 基于同一产品模型和数据库的集成 基于

5、产品数据管理(PDM)的系统集成 基于特征方法的系统集成 面向并行工程的系统集成,1.1.5 CAD/CAM集成方法,1.3 CAD/CAM系统硬件和软件 1.3.1 CAD/CAM系统组成,软件 核心,人 关键,硬件 基础,CAD/CAM系统组成,人:有着不可替代主导作用 硬件:是基础,包括主机、计算机 外部设备以及网络通讯设备等 软件:是核心,决定系统性能的优 劣,包括操作系统、支撑软件、 应用软件等。,1.3.2 CAD/CAM系统硬件,CAD/CAM系统硬件组成,1.3.2 CAD/CAM系统硬件,存贮器,计算机 主机,输入装置,生产装备,输出装置,计算机网络,CAD/CAM系统硬件组

6、成,1.3.2 CAD/CAM系统硬件,计算机主机: 中小型计算机:由于大型复杂设计计算和分析; 工程工作站: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高速计算 和网络通信能力; 微型计算机:性能价格比高,软件丰富,操作 容易,是CAD/CAM主流机型。,1) 计算机主机从理论上讲,计算机主要由逻辑运算单元、存储单元、输入/输出单元、控制单元和电源等5部分组成,一般由总线连接。 主要评价指标(表征计算机处理信息的量和速度): (1)内存容量(MB) (2)字长指CPU(控制单元和逻辑运算单元,主要分Intel和非Intel产品)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有8/16/32/64位机等 (3)运算速度(MHz/GHz),1

7、.3.2 CAD/CAM系统硬件,2)外围设备(外设)通常指打印机、绘图仪、扫描仪、外置硬盘、软驱、光驱、调制解调器等等,有时也将显示器、键盘等称为外设,这是相对于逻辑运算器这样的核心部件而言的。 (1)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叉丝、数字化仪、扫描仪及数字摄象机等。,1.3.2 CAD/CAM系统硬件,1.3.2 CAD/CAM系统硬件,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最典型常用的输入设备; 数字化仪:通过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图形坐标点输入; 图形扫描仪:能快速完成图形信息的输入,生成位图 信息,经矢量化处理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化图形; 数码相机:将光学真实图象转换为数字图象; 其他输入装置:如触摸屏、声响交

8、互输入等。,输入设备,扫描仪采用点阵式(光栅)输入(矢量输入信息量大,对存贮器的容量要求高) 。具有工作量小、速度快、成像准确等优点,自动完成,识别不了的可以进行人工干预。输入后将点阵图矢量化,从而实现编辑、修改等操作。,1.3.2 CAD/CAM系统硬件,输出设备: 图形显示器:最基本的输出装置,由图形卡支持; 打印机:有针式、喷墨、激光打印机之分; 自动绘图仪:有笔式绘图仪、喷墨绘图仪, 有滚筒绘图仪、平板绘图仪之分。,硬件系统,(图形显示器CAD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主要用CRT(Cathode Ray Tube),也有液晶、等离子等。,输出设备,以CRT显示器为例,主要由CRT(核心

9、部分)、处理图象和命令的微处理机、本身所带内存等三部分组成。采用光栅式扫描,推荐刷新频率为72Hz以上。点距多为0.28mm和0.25mm(越小图象质量越好)。分为球面、平面直角和柱面三种。,输出设备,绘图仪产生高质量工程图纸的最重要、最常用设备。分为笔式(滚筒式、平板式)、静电式、彩色喷墨、激光等几种形式。喷墨、激光绘图仪因速度快、精度较高、价格相对低廉而成为主流产品。 打印机最廉价的生成工程图纸的硬拷贝设备,常用喷墨、激光等技术。,1.3.2 CAD/CAM系统硬件,存储器: 内存储器:存储当前所需的数据和程序,半导体材 料, 访问速度快,成本高,存储量有限,存储信息掉 电丢失; 外存储器

10、:存储CPU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存储量 大,能长期保存。有软盘、硬盘、光盘、USB之分。,1.3.3 CAD/CAM系统的软件,应 件 用 软,支 件 撑 软,系统 软件,CAD/CAM系统的软件组成,1.3.3 CAD/CAM系统的软件,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核心,有CPU管理、内存 管理、I/O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常用操 作系统有DOS、Windows、Unix、OS/2等。 语言编译系统:如 Basic、C/C+、LISP等编译系统, 是将高级语言转换为计算机机器语言。 图形接口标准:如 GKS、PHIGS、GL/OpenGL等图 形接口标准,独立于硬件设备和各种不同的 计

11、算机语言。,1.3.3 CAD/CAM系统的软件,图形接口标准: GKSGraphics Kernel System 1977年前联邦德国提出,1985年推广为国际标准。 PHIGSProgrammers 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Graphics System。 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提出,1986年经ISO批准为国际标准。 GL/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 SGI提出,目前应有最为广泛的图形标准。,1.3.3 CAD/CAM系统的软件,支撑软件: 交互绘图软件:主要完成二维

12、工程图样的绘制, 如AutoCAD、PICAD、高华CAD、开目CAD等。 三维造型软件:如 MDT、Solidworks、Solidedge等。 数控编程软件:如 MasterCAM、SurfCAM等。 工程分析软件:如 SAP、ADINA、NASTRAN、ANSYS等。 综合集成支撑软件:如 I-DEAS、UGII、PRO/E、 CATIA等,具有CAD、CAE、CAM等综合功能。,1.3.3 CAD/CAM系统的软件,应用软件: 在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基础上,针对某一具体应用开发的软件,如机床设计、夹具设计、汽车车身设计等CAD或CAE软件系统。,1.4 CAD/CA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C

13、AD/CAM技术的发展 50年代萌芽期:图形显示器(50),NC机床(52),绘图仪(58) 60年代成长期: CAD(63),FMS(67),CADAM,GRAPHI等大型 CAD/CAM系统问世 70年代发展期:CAD/CAM软硬件系统商品化 80年代普及期:PC微机和工作站系统广泛使用,从大型 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 90年代集成期:CAD/CAM集成,CIMS集成,CAD/CAM技术的发展,单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阶段 6070年代 如图形软件、数控编程、CADAM、CATIA、UNITGAPHICS、IDEAS等 CAD/CAM系统;ADINA、ANSYS、NAS

14、TRAN工程分析系统。 阶段特征:各功能模块基本形成,数据结构尚不统一,不具备集成性。 CAD/CAM的集成阶段 20世纪80年代 实体造型成熟,特征建模、工程数据库发展;超级微机、工作站占领市场。 阶段特征: CAD/CAE/CAM集成性好,应用向三维、集成化发展。 面向并行设计制造环境的CAD/CAM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 由面向零件集成向面向产品并行设计发展,要求产品设计一次成功。 阶段特征: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建模、企业PDM、计算机网络、 协同工作模式。,CAD/CAM目前研究热点,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 需解决建模和推理两大技术难题。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须解决: 群体成员间实时、可靠、廉价的信息交换; 保证异地、异构环境下协同设计系统可靠运行; 群体成员冲突协调解决机制。 海量信息的存储、管理和检索技术 智能CAD/CAM技术 CAD/CAM与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 计算机安全,CAD/CAM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向着系统的集成化方向发展 向着技术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向着更广域的网络化方向发展 向着更深度的并行化方向发展 面向着先进制造技术的CAD技术发展 面向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虚拟设计(VR)技术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