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城镇镇总体规划说明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62.50KB
约69页
文档ID:1447098
小城镇镇总体规划说明_第1页
1/69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规划说明1第一部分 总论第一章  规划调整背景一、新战略、目标和举措的确立目前苏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大拐点,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三区三城”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实践 “三区三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总方向和落脚点,是实现阳澄湖镇经济跨越式增长的新举措二、阳澄湖镇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苏州“ 三区三城 ”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改革任务苏州已列为全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国家发改委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联系点,国家发改委中澳管理项目四个试点城市之一相城区人民政府在总结市委市政府选择确定了 23 个综合配套试点工作先导区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阳澄湖镇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布局结构,尤其是镇村体系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需要总体规划作出相应调整三、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为适应苏州市全面提升旅游业的一系列发展计划,2009 年相城区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将原下辖于阳澄湖镇的沺泾社区成立为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2009 年编制了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0 年 4 月获得苏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该规划也对阳澄湖镇未来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应及时进行新一轮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四、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完成随着阳澄湖镇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着土地制约瓶颈,而在城乡一体化政策背景下编制的《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镇村布局规划(2010-2020) 》为阳澄湖镇打破用地瓶颈、谋求更合理的发展空间提供了机遇新的城镇发展空间格局需要通过对原总体规划的调整来落实综合以上背景条件,对阳澄湖镇原总体规划作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指导阳澄湖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各项建设活动第二章 规划调整重点一、结合城乡一体化规划,调整人口和用地规模城乡一体化规划提出“三集中”集约发展的原则,即农村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工业区集中、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由此镇域人口及用地布局发生变化按照不突破现状建设规模的编制思路,一体化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在原总体规划基础上有所突破本次总体规划调整将一体化规划作为前期研究,调整人口及用地规模二、统筹城乡发展,调整镇村布局本次总体规划调整遵循一体化规划提出的“三集中”原则,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调整镇村体系结构。

三、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调整镇域范围内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阳澄湖镇的城镇空间拓展受多元主体的推动,镇区自然生长、相城区产业发展以及周边城镇的发展均发挥重要的作用,这种空间拓展过程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分散性必将导致资源的空间配置缺乏系统性此外,资源稀缺性问题将在城镇发展的中远期逐渐凸现因此,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协调周边城镇发展,进而使其在空间上得到优化布局,将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空间合理构架的基本问题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规划说明2四、从区域统筹的角度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以一体化规划为前提,阳澄湖镇人口和用地规模、用地空间布局将有所变化,本次规划从区域统筹的角度合理调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套,形成区域设施配置的合理模式,实现区域设施共享、效益最大化第三章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一、规划依据㈠、法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㈡、行政法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国务院 1993.6㈢、国家、行业标准1、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国家环保局 GB3095-96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99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5、 《防洪标准》建设部、水利部 GB50201-946、 《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公安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CNJ1-82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8、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㈣、地方法规1、 《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 《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3、 《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4、 《苏州市城市规划若干强制性内容的暂行规定》5、 《苏州市阳澄湖水源水质保护条例》 (2007 修订)㈤、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1、 《苏州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 》2、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3、 《苏州市相城区分区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07-2020) 》4、 《苏州市阳澄湖镇总体规划(2006-2020) 》5、 《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6、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镇村布局规划》7、 《苏州市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镇村布局规划》8、 《苏州市干线航道网规划》9、 《阳澄湖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10、 《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㈥、其它相关资料1、 《阳澄湖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 《相城统计年鉴(2003-2006) 》3、教育、文体、医疗、电力、给水、防洪等文件资料若干二、规划指导思想㈠、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实践“三区三城”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建设标准,统一调配镇域内各种资源要素,按照现代化新型城镇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规划说明3㈡、突出“节约与集约”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㈢、立足宏观思考,体现区域整体发展的思路规划应体现相城区及苏州市对阳澄湖镇城镇功能要求,保证和促进城镇的合理健康发展,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提高城镇生活环境质量㈣、坚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阳澄湖镇发展与相城区整体发展相协调,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并符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三、规划原则㈠、保护优先的原则阳澄湖是苏州市域二级绿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因此,积极有效的保护阳澄湖生态环境是阳澄湖镇最为重要的职能和首要发展目标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突出阳澄湖镇在生态景观、乡村聚落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特色,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㈡、区域整体协调原则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阳澄湖镇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从广域范围内分析阳澄湖镇的发展,增强规划的区域观念和整体竞争力,积极融入相城区城镇新一轮发展之中,谋求以大区域为背景的城镇整体发展㈢、要素聚集、集约发展正确引导、合理布局,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一方面,在镇域范围内确保城镇空间布局紧凑,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下的土地整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镇区适当集中,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 。

㈣、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镇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第四章 规划范围与内容本次规划的工作范围分两个空间层次一、镇域范围镇域范围为阳澄湖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 129.34 平方公里,其中包括 52.95 平方公里的阳澄湖水面该范围内主要研究镇村体系布局及交通组织等方面内容,重点在“统筹与整合” 二、城镇建设区范围城镇建设区范围主要包括镇区和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两个部分,其中镇区为本次规划调整重点研究对象该范围主要确定城镇建设范围、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重点在“建设和整治” 第五章 规划年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阳澄湖镇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划,确定本轮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 2006--2020 年其中 近期:由 2006--2010 年调整为 2006--2012远期:由 2011~2020 年调整为 2013--2020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规划说明4第六章 阳澄湖镇相关规划回顾一、上一轮总体规划回顾阳澄湖镇上一轮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 2007 年 1 月编制完成,并于同年获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

㈠、规划范围阳澄湖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 129.34 平方公里其中包括 52.95 平方公里的阳澄湖水面㈡、职能定位1、国家精品水产养殖基地2、大苏州生态郊野公园和生态绿心3、苏州市区重要开放空间和生态绿楔4、具有区域影响力、以旅游休闲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江南名镇之一5、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之一㈢、镇域空间布局规划阳澄湖镇域形成“两湖两带、四区多点”的空间发展结构1、两湖两带:环绕两大湖泊形成两条各具特色的功能带⑴围绕盛泽湖建设组团型结构的阳澄湖镇中心镇区,形成环盛泽湖城镇功能带,并与渭塘、太平镇区相协调,打造相城区东部的区级城镇发展带⑵.围绕阳澄湖的中湖形成环阳澄湖生态旅游功能带,包括阳澄湖旅游服务区、清水村、莲花村等,并与唯亭镇、巴城镇相协调,打造具有长三角区域价值的生态旅游带2、四区多点:⑴.四区指由两条高速公路分割而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四个象限片区,其中东北象限是以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为主的生态农业保护区;东南象限是以生态保育、旅游服务为主的生态旅游保护区;西南象限是以镇域服务中心功能为主的城镇发展区;西北象限是以工业企业安置和拆迁安置为主的城镇发展备用区。

⑵.多点指镇域内除中心镇区和阳澄湖旅游服务区外,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农村建设条件,考虑耕作半径和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建设多个新农村社区,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公共服务与就业机会,构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㈣、人口规模1、镇域总人口近期 2010 年,阳澄湖镇域总人口 7.8 万人左右;远期 2020 年,阳澄湖镇域总人口为 10 万人2、城镇化水平近期 2010 年,阳澄湖镇城镇化水平 55%;远期 2020 年城镇化水平达到 80%3、城镇人口近期 2010 年,阳澄湖镇城镇人口 4.3 万人左右,2020 年城镇人口为 8 万人4、农村人口近期:3.5 万,远期:2 万㈤、中心镇区建设用地规模近期 2010 年,中心镇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5.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120 平方米;远期 2020 年,中心镇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7.2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 100 平方米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规划说明5二、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㈠、2006 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苏州市城镇化总的发展战略为:提升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综合竞争能力,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城镇空间结构;做大做强苏州中心城市,打造长三角区域次中心;加强市域城镇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各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择优培育重点镇,强化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小城镇。

从而形成“一心两轴一带”的城镇空间结构㈡、2006 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对规划区范围提出了“三心五楔,T 轴多点”的空间结构阳澄湖镇属中心城区周边的旅游服务镇,总体规划对其发展策略为:鼓励发展旅游服务业和传统手工业,禁止建设大规模工业区;禁止建设高层建筑,提出建筑控制要求;规划旅游专用公路、河道三、 《苏州市相城区分区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07—2020) 》㈠、相城区发展定位为“水城、花城、商城、生态人居城” ,是承载商贸商务、文化旅游、生态人居等多种功能的苏州市区北部综合性新城㈡、全区构建“一轴两翼、三核三片、四湖连心”的城乡空间结构北组团由渭塘、相城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和阳澄湖镇、太平镇区组成,重点发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