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93208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做到触类旁通,明确高考动向,形成知识体系,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1古代中国的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 从材质方面:木、石、骨到青铜、铁。 从工艺方面: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到畜力、自然力。,(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仅满足于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1)三大手工业部门:,(2)我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 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

2、有封闭性,因此,广大农民对市场上供应的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3古代中国的商业 (1)“市”的发展演变过程:,(2)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发展基础:农业和手工业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国家政局:国家动乱影响商品交换。 交通条件: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货币的发展:货币统一、纸币出现有利于商品交换。 政府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商品交换,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二、古代中

3、国经济的基本特点 1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工艺精湛。 (3)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朝中后期工场手工业出现。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成相应变化。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内销,还远销亚、非、欧各地区,广受欢迎和赞誉。,3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市”“坊”的发展与演变:,(2)古代城市的变迁: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由军事中心到政治经济中心的演变过程。,4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4、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这三种经济政策都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衍生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5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1(2012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 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文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解析: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牛,但不能证明商代出现了牛耕技术,排除A项;诗经收集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不

5、会涉及商代牛耕,排除B项;冉耕是孔子的学生,说明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C项;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研究商王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造字多以象形、会意为主,是商代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足以说明当时出现了牛耕技术,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2安徽高考)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 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

6、江以南地区转移 解析: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因材料数据不足,A项无法判断;C项错在“均落后于”,结论太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排除D。 答案:B,3(2012山东高考)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 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自然经济解体家庭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B C D,解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A、D两项;材料所述内容未能体现经济区域分工,故C项错误。 答案:B,4(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明

7、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5(2012江苏高考)以下关于“市”的 材料中,最符合右

8、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 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蜚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解析: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盛景象。西汉时期设“九市”,市坊之间有严格界限,至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排除A;“草市”是指乡村和城郊集市,排除B;题干没有反映“夜市”,排除C。 答案:D,6(2012浙江高考)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 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

9、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析:“殖至三百顷”反映了庄园经济力量的强大,“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说明其自给自足程度高,而“闭门成市”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广泛,故选C。 答案:C,. .,7(2012福建高考)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 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的含义,司马光认为农

10、、工、商贾都是“公家”(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流通对公家有利,故B正确。A、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 答案:B,8(2012天津高考)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 “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达中国,元朝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泉州。当时泉州因环城大量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刺桐树而得名刺桐,因此答案为A。 答案:A,9(2012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 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解析:图中只有“中书省”。由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枢密院和参知政事,明代废除中书省,故排除A、B、D三项。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故选C项。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