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91833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过秦论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10课,晨读新课启航,识记知识必备,探究文本研读,应用体验之旅,NO.1,NO.2,领悟学海览胜,NO.1,NO.2,积累写作点滴,NO.1,NO.2,NO.1,NO.2,NO.3,回望历史 1历史就像一幅油画,越远就看得越清楚。历史像是一部小说,当它是信史时,只能理解为宿命,或者说,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一出戏。历史,有如那双磨损的软底红棉鞋,在被时间磨损之后,依然保持着它的色泽,传递出血肉之躯的温热。历史像弯弯曲曲的河流,从远古流到今天百家纷争的时候,史学家们以各自的良心,纷纷将华夏的历史写就。,2历史像一首歌,有的人唱就好听,换个人唱就难听。历史像一幅画,有人看了满心欢喜,有人看

2、了捶胸顿足。历史像一壶酒,会品的人如饮甘露,不懂的人如喝白开水。历史像照妖镜,有人金光灿烂,有人腐尸骷髅。历史像贸易账本,有人顺差,有人逆差。历史像拍电影,可以纪实,可以戏说,可拍前传,可拍续集。历史像错误大全,聪明的人以史为鉴,少走弯路;愚蠢的人视而不见,一再重复相同的错误。历史像情人,忘记就等于背叛。历史像人类的灵魂,你珍视它,它直面你;你逗弄它,它戏谑你;你篡改它,它惩罚你;你违背它,它毁灭你。,3历史像镜子,映出世间百态的镜子,让人看到自己的模样;历史像岩浆,熊熊燃烧的岩浆,一刻不停地翻滚;历史像一棵树,一棵参天大树,我们在枝头,要开出最鲜嫩的叶子;历史像一本书,一本好书,谁也无法完全

3、参透其中的奥秘。历史是智慧,前人做事情的道理经验,随着时间的验证,可以让今人更加明白事理。如果没有了历史也就无法知道曾经的人们发生过什么事情。历史是人的根本,只有记住了人的根,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文才超众的汉赋作家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被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任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死时仅33岁。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远见的卓识、积

4、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状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有很大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与他不同朝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全国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

5、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西汉初年,经历了春秋战国到楚汉之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社会现实而主张实行“仁政”的,给百姓以休养的机会,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 “过秦”即言秦之过,名为“过秦”,实是“诫汉”。,殁 纵 崛 影 又,死 合纵 突出 影子 用于零数和整数之间,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用来招纳,指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把作为,把做成,平常的人,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方位名词作状语, 在北方 名词,败北的军队,动词,统率 动词,制裁,制服 动词,统治 动词,压制,控制

6、名词,规模,名词,军队 名词,兵器,动词,丢失,丢掉 动词,逃亡;在此用作名词, 逃亡的军队 使灭亡 通“无”,没有,动词,举起,拿走 动词,攻取 形容词,全 副词,尽 动词,举起 动词,发动,名词,险固的地势 形容词,牢固,稳固 形容词,牢固,坚固 形容词,固执,顽固 形容词,顽固 形容词作动词,巩固,使稳固 副词,本来,名词,规章,制度 动词,衡量 名词,尺码,尺度 名词,程度,限度 名词,风度,常态 动词,渡过,越过 动词,揣度,形容词,可靠的 动词,通“伸”,伸张 副词,随便,随意,名词,有利的形势 形容词,锋利 形容词,快 名词,好处 名词,私利,个人利益,名词,方法 名词,方法 名

7、词,道路,动词,丢失 名词,丢失的东西 动词,给予,结构助词,的 指示代词,这,这些 代词,他,指秦孝公 动词,到 宾语前置的标志 定语后置的标志,动词,沿袭 介词,趁着 介词,凭借,依据,连词,来 介词,凭借 介词,用,像席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对内,对外,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像云彩那样,像回声那样,登上 称帝称王 用瓮作,用绳系 率领 安排,布置,引申为“统辖”,使朝拜 逃跑的军队 使漂浮 使相互争斗 使后退 使分散,坚固的地方 敬重、看重 使弱,削弱 使弱 使愚蠢 使弯曲,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

8、之徒也 (“也”表判断) (二)被动句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隳”,被毁坏)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被动),(三)省略句 1威振四海(“四海”前省略“于”)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介词“以”后省略 “之”) 3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行伍”“阡陌”前均省略“于”)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人手”前省略“于”) (四)状语后置句 1余威震于殊俗(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余威于殊俗震”) 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 “非于九国之师抗也”),贾谊在过秦论这篇文章里论述了秦朝兴衰的原因。指出其原因是不施行仁义。其目的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

9、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秦朝的覆辙。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表示反对,这些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课文主旨,脉络梳理,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秦孝公时秦朝兴盛原因的一句是 () A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B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D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解析:A项,是地利上的原因;B项,是人和方面的原因;C项,是结果,不是兴盛的原因;D项,是内政方面的原因。 答案:C,2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是说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

10、“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和“人和”的条件。 B“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并吞”的意思,实际上用一个“并吞”就把意思表述明白了,所以文意不够简洁。,C本段用排比写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气势,突出秦孝公独霸天下的野心以及对各诸侯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同时也为后文写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统一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 D本段先写秦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野心,次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富国强兵政策,并由此而达到了扩充地盘的目的。 解析:B项,解说有误,虽然用一个“并吞”能把意思表述明白,但没有气势了。 答案

11、:B,二、阅读第2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3下面各组句子中属于诸侯国对抗秦国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 () 蒙故业,因遗策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北收要害之郡 AB C D 解析:项属于自孝公之后的四代君王为秦王朝统一天下付诸的做法。 答案:B,4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孝公死了以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等人对内继承先辈的旧业并沿袭前人留下的策略;对外向四方扩张领土。可见,这时期秦王朝的势力在进一步的扩展并走向强大。 B诸侯国恐慌害怕,约从抗秦。他们不惜钱财、不惜土地招致人才,集结上百万的军队在精锐将帅的带领下攻打秦国。结果是“从散约败,割地赂秦”。

12、C以九国之小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以六国不堪一击突出秦轻而易举地大获全胜。这是为下文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D秦击溃九国之师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解析:C项,“以九国之小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错,是以九国地大师众、来势凶猛来反衬突出强秦之不可战胜。 答案:C,三、阅读第3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5下面句子中表现秦始皇“守”天下的一组是 ()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废先王之道 隳名城,杀豪杰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

13、锋镝,AB C D 解析:均是秦始皇“攻”天下的表现。 答案:C,6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发扬六代祖先遗留下来的功业,不仅消灭了各诸侯国,还吞并了西周东周,然后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B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中国以后,国力空前强盛。在政治上、文化上、刑法上、防务上采取了一系列愚民、弱民、防民之策,秦王朝从此由攻势转入守势。 C作者肯定了秦始皇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的功业,但也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D上文写秦日益强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本段写统一后的措施,说明秦已从攻势转为守势;正因为措施不当,才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所以下段接着写它的灭亡,作者“过秦

14、”之意尽在其中。 解析:A项,“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错,这里指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 答案:A,四、阅读第4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7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陈涉起义影响的一组是 () 才能不及中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B C D 解析:是陈涉的个人素质;是说明陈涉军的装备差。 答案:B,8对本段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始皇余威,承上文先扬一笔,为下文形势蓄势,暗示民心不服,人人自危。 B陈涉出身微贱,没有社会地位,才能平凡,也不富有,没有锋利的武器,起义人数不多。 C秦人能打败九国“百万之师”,而不敌陈涉“

15、数百之众”,发人深思。 D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这也是针对“仁义不施”写的,而秦朝的灭亡是山东的英雄豪杰一齐起事的结果。 解析:D项,“山东”在本文中是“崤山以东”的意思。 答案:D,五、阅读第5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9下列各句中是本文中心论点的一句是 ()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解析:A项是写陈涉与九国的对比;C项是陈述当时秦国的实际情况;D项是秦国在陈涉起义后的结果。 答案:B,10对本段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开始陈述了秦朝的灭亡,并非由于力量的弱小。因为当时雍州险固,崤山函谷关的地势

16、和原来是一样的。 B九国之师拥有大批谋士、精良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却无法战胜秦国,而一群斩木为兵的农民军却战胜了秦国,这说明九国不团结而农民军团结。 C作者在本段进行了三方面力量的对比:秦国与崤山以东九国实力的对比、秦国与秦朝实力的对比、陈涉与九国实力的对比。,D弱小的陈涉推翻了强大的秦朝,指出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失去了民心。这就很自然地得出了中心论点,贾谊就是启示当代的君主要“施仁政,行仁政”。 解析:A项,应为“当时雍州地势,崤山函谷关的险固,依然和原来是一样的”。B项,这说明秦的暴虐无道已使它失去天下之民。C项,是四方面力量的对比,还有陈涉的弱小与秦国强大的对比。 答案:D,1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理散文 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贾谊写这篇文章可以说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