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46916 上传时间:2017-06-2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的报告(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宜居 xx 专项规划之环境保护建设规划xx 县环境保护局二九年2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规划编制依据2四、规划范围2五、规划时限2第二章 环境保护与建设现状3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3二、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4三、宜居重庆环境建设任务繁重5第三章 建设目标6一、总体目标6二、近期建设目标(2009-2012 年)6三、远期建设目标(2013-2017 年)7第四章 主要任务7一、继续实施“蓝天行 动” ,提高城市空气 质量7二、大力实施“碧水行 动” ,努力改善水 环境质量12三、继续推进“宁静行 动” ,打造宁静居住 环境15四、实施“绿地行动 ”,努力改

2、善居民 息环境15五、统筹城乡环保,提高农村宜居水平163六、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18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投资概算18第六章 保障措施19一、投入机制19二、政策机制20三、监督机制20附件 xx 县“宜居城市 ”建设项目(2009 2012 年)4xx 县宜居城市环境保护建设规划(20092017 年)建设宜居城市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 14”部署和中央 3 号文件及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围绕“畅 通、森林、平安、健康” 建设宜居城市是提高城市核心 竞争力、打造 xx 新形象的重要举措,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环境优美是城市宜

3、居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环境保护现状以及相关环境保护规划,围绕宜居城市建设标准,会同相关部门编制本规划。第一章 总 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3 14”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体制机制,倡导生态文明,努力解决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生态环境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城乡,突出重点。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联动推进县城区、拓展区、集镇村庄的宜居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环保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5城市环境文明

4、风尚向农村辐射。以点带面、层层推进、滚动发展,在抓好易达指标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难达指标的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不同的环境保护目标和解决方案。对于县城区、拓展区、经济相对较强的区域,要提高环境保护要求;对于经济比较薄弱的区域,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基础,整合存量。依托已有的城市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通过人居环境治理和保护,实现与已有设施衔接配套,促进城乡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环境管理监督体系的作用,巩固完善环境监测体系,促进新的工程建设与现有工作基础和设施的有机整合,发挥资金整体效益。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强化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导作用,明确职责

5、,分级落实目标、任务,建立长效管理和监督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加强环境教育,强化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公众在决策、规划制定、开发项目中自觉参与环境建设、管理与保护等方面的能力。三、规划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 号)宜居 xx 县建设总体规划( 垫宜居办发2009 66号)重庆市“一圈两翼 ”经济社会发展规 划(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宜居重庆建设纲要(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8)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重庆市建设委员会,2008)国家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建设部科技司,2007)重庆市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6、实施方案(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08)重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 设规划(渝府发2006157 号)重庆市主城“蓝天行 动” 实施方案( 渝府发2005)41 号)重庆市“碧水行动 ”实施方案(渝府 发 2008)125 号重庆市“宁静行动 ”实施方案(渝府 发2007)12 号)重庆市“绿地行动 ”实施方案(渝府 发(20063l 号)四、规划范围按照县城区、拓展区、集镇村庄三个层次进行规划。以县城区为规划重点,统筹规划各乡镇,兼顾大小集镇和农村的宜居建设。五、规划时限规划时段为 2009-2017 年,规划基准年为 2007 年,规划目标年分别 2012 年、2017 年;其中,近期

7、建设阶段为72009-2012 年,远期建设阶段为 2013-2017 年。第二章 环境保护与建设现状多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市委、市政府及市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三峡库区影响区水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行动和措施,重点实施了“十五” 、 “十一五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强力推进“碧水” 、“蓝天 ”、“宁静” 、“绿地”四大行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全县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能源、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然严峻。一、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县

8、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08 年县城区大气中 SO2、PM10、NO2 年均值分别为0.024mg/m3、 0.092mg/m3、0.042mg/m3,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了国家级标准。大沙河、回龙河、卧龙河、长龙河水质良好,均满足类水质标准,桂溪河达到了水质标准,高滩河(龙溪河 xx 段,下同)在上游来水为劣类的情况,主要指标达到了类水质标准,河流水质基本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县城区饮用水源地和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全县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其中 2008 年县城区区域环8境噪声平均值 54.5 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 63.2 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质量均为较好

9、。污染减排进展顺利。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减排进度超前,废气污染减排中烟尘和粉尘进度超前,二氧化硫(S0 2)减排进展顺利。2008 年,全县 COD 排放量比 2005 年削减225 吨,完成“十一五 ”削减任务的 76.27;S0 2 排放量比2005 年削减 628 吨,完成“十一五” 削减任 务的 81.24。污染治理成效明显。2008 年,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运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78,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 6 个百分点,在全市处于较高水平;2008 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100。2008 年,危险废物处置率100,2008 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92.1,富

10、源、天圣、青啤、蓝星等企业新建了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废水排放达标率不断提高。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2008 年,全县噪声达标区 9.8 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 100、烟尘控制区 9.2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 93.8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比全市平均值高出 8.4 个百分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6。二、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压力大。近几年,虽然 S02浓度逐步下降,但控制工作任重道远,难度进一步加大。河流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高滩河还有部分指标至今不能达到水质标9准,在枯水期六剑滩出口断面出现劣类水质的频率增加;湖、库塘投肥、投粪从事水产养殖的情况没有得到全面禁止,辖区

11、内时有劣类水体出现。区域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噪声平均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但噪声污染投诉仍居高不下,局部区域的噪声扰民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环境质量问题对宜居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污染减排难度大。我县资源型、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比重大, “十一五 ”总量减排目 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随着 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和招商引资的密度加大,污染物总量减排将面临新增量大幅度增加、存量削减空间有限的双重压力。迄今为止,已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了运行,垃圾处理场和澄溪、新民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之中,工业企业的锅炉除富源化工和青岛啤酒重庆公司安装了脱硫设施,其他企业的锅炉和工业窑炉均未安装脱硫设施,进一步削减化学

12、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空间十分有限。次级河流综合整治进展缓慢。受国家投资渠道等多种因素影响,纳入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治理项目进展慢,污染状况未能根本改观,污染整治仍然没有实质性工程进展,河流水体富营养程度加重,部分河流水华频率和程度增加,已成为容纳污染物和向长寿湖输送污染物的载体,影响长寿城区几十万人的饮用水安全。10统筹城乡环保工作有待深入。市上将我县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但目前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对策、治理模式、资金筹措等问题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推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宜居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三、

13、宜居城市环境建设任务繁重根据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国家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评价标准、 国家生态村创建标准等标准规范,结合我县实际,建立宜居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逐一评价,目前达到宜居水平的指标只有城市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较 宜居 ”水平的指 标 是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 级标准、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农村所有指标均为“不宜居” 水平。宜居城市环境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均衡,实现宜居环境的目标所需的社会条件还不十分充分。表 l 宜居城市生 态环境指标评价指标 现状水平 单项评

14、价11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周数 52 周 较宜居污水集中处理率 78 较宜居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100 较宜居绿地率 38.5 宜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53 宜居城市万人拥有公厕数量 3.5 不宜居清洁能源普及率 99.9 宜居卫生用水覆盖率 52 不宜居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 20 不宜居农村无公害卫生厕所比例 0 不宜居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城镇低保人员和低收入者数量众多。工业结构性污染较重,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转移和布局调整的步伐严重滞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全县化工、医药、建材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约占工业的 80以上,污染物排放强度较高。第三章

15、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到 2017 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区环境质量达到宜居水平。河流水质总体保持在类,流经县城区的主要河流桂溪河水质达到水域功能标准,县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达到国家级标准,12环境噪声满足功能区要求,农村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宜居水平。二、近期建设目标(2009-2012 年)县城区及拓展区达到“较宜居” 城市的 环境标准,60农村达到“较 宜居” 环境 标准,基本满足“宜居城市”的环境质量要求(见表 2)。表 2 近期建设及远期建设目标指 标 2012 年 2017 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 89.04 91.78城区河流监测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 100城市集中式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