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690539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观念转变与学习方式创新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观念更新与学习方式转变,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范 蔚,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培养目标调整 经验型知识型智力型智能型综合型(和谐型),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大支柱”,1、学会认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唤起好奇心、使学习者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体验学习的快乐,更好地了解所处的环境,激发批判精神,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辨别是非。,2、学会做事: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 工作即“做事”的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

2、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 。,3、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平等价值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发现他人,二是从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活动。,4、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己。 生存不仅是“活着”,而且是“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着”,因此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以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环境。,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创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人际交往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等 不可能靠记问之学而习得。环境的熏陶,参与相关

3、的活动,在活动中经验、体验是形成这些品质的必由之路 。,(二)相关学科新发展提供的理论支撑,例1、生理学(脑生理学): 脑内主管情感的“边缘系统”和在学习记忆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海马”之间有丰富的神经联系。 对神经细胞进行刺激将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2、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例2、认知心理学,认知结构:知识在头脑中的储存方式。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与发现学习理论 知识结构: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法则、基本原理等及其系统。 发现学习 奥苏伯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例3、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

4、分发展的人。 主要特征: (1)有创造性; (2)有建设性; (3)随机应变(行为表现合规律但不能预测); (4)有选择行为的自由。,教学的重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态度。,教育者的态度品质: (1)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 (2)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平常表里一致; (3)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 (4)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非指导教学策略,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指导: 直接、明示、命令 非指导教学: 间接、暗示、建议,教学程序:,自由表达情感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整合,3、哲学,例4.客观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认识论 关于“什么是知识?

5、”的不同看法,客观主义认识论 本体论、静态的知识观: 客观性、绝对性、终极性、中立性、实证性、确定性、普遍性、一致性等。,建构主义认识论 主体论、动态的知识观: 不仅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 还有文化性、不确定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等。,知识完全抽象为某种“符号表征”。客观、确定的知识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且越多越好。 知识的掌握至高无上的,知识占有量的增长实现着人的发展。,知识对作为知识再生产主体的学生而言,不完全是“真理问题”,而是“幸福问题”。 注重把握知识的文化性和价值性,把知识与人类的境遇、命运和幸福关联起来。,4、社会学,例5、情境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

6、和个体的交互作用。 (1)关于学习的实质。个体的学习活动实际上是个体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与环境保持动态的适应,而不是以某种认知表征来准确地匹配客观事物的过程。,(2)关于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学习是一个不断增长其实践能力、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学习的内容必须围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加速其社会化进程这一核心目标来选择和组织。 (3)关于学习的方式。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特别强调个体与特定的社会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4)关于教育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情境理论把教育看作是为满足学生及其团体的现时社会需要服务的,学校本身就是学生现实生活的一个场所。,5、技术学,一是多媒体技术,集

7、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多种信息为一体,扩大教学信息容量,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扩大和优化教育资源、增加受教育的人数、提高教学效率等,冲击着传统的教师与学生角色。 三是 智能教学系统,通过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软件,提高人机协作和互动的水平,教学设计关注学习者的需要,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二、教学观念更新,(一)课程观 1.什么是课程? 课业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业指的是什么? 学习的内容及范围。 内容由什么构成? 学科知识、活动、经验、教育因素 进程指的是什么? 静态的步骤、程序的安排。 动态的进展过程、实施过程。,2.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观,学科

8、教育内容有教育意义的经验 课程就不只是“制度课程”、“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 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课程是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育过程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方案),而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教育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课程的主体,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二)教学价值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以认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求知的过程,也是其人格不断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2)从教

9、师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的过程也是其素质不断提升、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三)教学动力观,关于教学动力的不同观点 观点1 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要求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外部动力) 观点2 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内部动力) 观点3 合力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提出要求 (差距) 现有水平? 唤醒学生需求 主动学习与发展 满足要求,缩小差距 提出新的要求 (新差距) ,(四)教学质量观,效率 效果 效益 学生掌握知识与人格健全的协调 学生个体发展与学生群体发展的统一 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同步 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整合,三、学习方式变革的特点与走向,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10、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 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反映学生以某种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惯性,影响并指导学生对学习策略、方法作出选择。 接受式学习主动建构式学习 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一)学习方式的科学化,第一,学习方式的科学化,体现在学习方式更新的理论基础上。 第二,学习方式的科学化,体现在学习方式改革的实践基础上。,(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1、自主学习: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的学习。 (1)学生对自己现有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一个准确的评价; (2)学生在达到统一教学要求的同时,能够根据自身条件,扬长

11、补短,有选择地制定加强某方面基础、扩充某方面知识和发展某方面能力的计划,调整、优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3)学生按照既定计划主动培养锻炼自己,不断探索和逐步建立适合于自己的、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4)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学习目标,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分配与调节,在思维方法及处理相互关系上注意总结、调整和完善。,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积极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相互促进); (2)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所有学生能有效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解决组内冲突; (4)对各人完成的

12、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3、探究学习(问题学习、发现学习)。是从问题出发,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 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经过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解决问题 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例:探索学习的新形式,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和交

13、流阶段。 特点: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实践性。 实施: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2.动手活动(“Handson”) 特点: 强调动手实践活动,从周围生活中取材;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 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 提倡合作交流; 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的,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步骤:学生观察一件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 观察中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单独观察和操作活动的不足。 老师推荐,学生从中作出自主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 活动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14、,学生每周至少花2小时进行同一个主题的活动,并保证活动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每个学生都记录活动过程。,3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学生学习手段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和媒介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4小课题和长作业 有具体问题,有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 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学会方法 学生自主、教师引导 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完成,也可延伸课外以长作业(几周或数月)形式完成,(三)学习方式的个别化,1、异步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学生按不同的内容和进度进行学习。 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避免同步学习中由于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所带来的种种问题。,2、弹性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自由地选择作业的内容乃至作业的形式。 通过作业练习,使知识技能得以强化巩固,使能力得以增强、态度得以改变等。,小结,教学观念更新是持续不断的 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教学实践为源泉 观念更新应转化为师生的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方法策略的行为和认知取向 学习方式转变涉及态度、意识、思维品质、行为习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