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88692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案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频考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6 地表形态的塑造,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形成:强烈碰撞和_,使岩石发 (1)褶皱 生弯曲变形 基本形态:_ 岩层受力发生_,两侧 (2)断层形成: 岩层沿_产生显著的_ 基本形态:_,一、促使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2.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1)火山喷发:_的堆积常形成_ 、火山口等地貌。 (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_和_ 。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主要环节,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在气候湿润的山区,以_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2)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是_作用形成的。,一、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变质作用 太阳辐射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二、1.(1)水平挤压 背斜、向斜 (2)断裂 断裂面 位移 地垒 地堑 2.(1)熔岩物质 火山锥 (2)断裂 错动 三、1.风化 搬运 固结成岩 2.流水侵蚀 沉积,1.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下表所示:,2.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板块的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见下表),以下几个地方在考试中经常考查,也是同学们极易出错的地方 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

3、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属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例1】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图1.2-6-1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

4、.落基山脉,第(1)题,两板块相向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界不会再明显展宽,故为消亡边界;图示内容,要判断出两板块属于洋块或陆块,条件缺失,从两板块的剖面特点、碰撞效果来看,应为同一性质板块。第(2)题,由上述判断分析,A、B、D三项所列地貌单元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或远离或碰撞的结果。,(1)A(2)C,读图1.2-6-2,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0003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1.褶皱与断层的比较,2.地质构造的应

5、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具体如图所示1.2-6-3。,【例2】图1.2-6-4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本题组考查了地质构造的有关知识,以及空间建构、图图转换的能力。第(1)题,图中四处皆为谷地地形,然后用某点地形剖面对应的海拔减去岩层的海拔高度,即岩层的弯曲形态,最后再根据岩层的弯曲可以判断出、处为背斜。所以答案选择D项。第(2)题,处附近的两侧岩层错位,说明此处为断层,处岩层埋藏深度更大,说明其发生的地壳运动是断裂下降。,(1)属于背斜谷的地

6、方是( ) A. B. C. D. (2)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1)D(2)C,1.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向斜。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例如,在图1.2-6-5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

7、斜,D向斜。,2.断层的判断方法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仅为断裂。, 2011广东卷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1.2-6-6,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图1.2-6-6,B(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断层是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岩层向

8、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为断层。),1.主要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不同的区域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地区的山区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而平原地区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高山和高纬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2.河流地貌发育 (1)河流的侵蚀方式主要有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向下侵蚀(下蚀)和向两侧侵蚀(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所受的侵蚀方式不尽相同,地貌各有差异。如图1.2-6-7所示:,(2)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冲积平原是

9、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由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如图1.2-6-8所示:,河流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知识拓展】,【例3】图1.2-6-10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B. C. D.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 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1)D

10、(2)C,第(1)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从图中信息“石钟乳、石笋”可知该地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可溶性岩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是在溶洞内发育形成的,故应先有溶洞,再有石钟乳,因而本题选D项。第(2)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喀斯特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的溶蚀、淀积而形成的,故A、B两项不正确;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地表水渗漏严重,而地下水较丰富;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广西境内和云贵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地表崎岖,土层薄且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业生产。,图1.2-6-11为地处50附近欧洲中部的

11、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B.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D(本题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根据河流切穿岩层判断,河流形成于距今2100万年前。处经历先沉积后侵蚀过程。根据图例,处岩层自下而上距今1.521百万年间的岩层缺失。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处河流的左岸为凹岸,右岸为凸岸,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理得出:处河流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图1.2-6-12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的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浪侵蚀 B

12、.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化侵蚀,12.DC(第1题,蘑菇石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主要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锥形火山为岩浆喷出形成,蜂窝石由风化侵蚀作用形成。故选D项。第2题,由等高线特点看出,图为火山锥等高线地形图,图为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图为冲积扇等高线地形图,图为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故选C项。),2.下列等高线图与上图中景观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1.2-6-13,回答34题。,3.图中岩层发现古生物化石,不可能出现在下列哪种岩石中(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D.页岩,34.AD(本题组考查沉积岩的特征和温

13、泉成因。第3题,化石一定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砂岩、页岩均属于沉积岩,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可能有化石存在。第4题,地下水受岩浆活动影响受热、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温泉或热泉。选项D中岩层弯曲变形造成地壳薄弱,岩浆活动使地下水受热。),4.图中区域若有温泉出露,下列解释最可信的是( ) A.石灰岩分布广泛,水循环活跃 B.地质构造复杂,外力作用明显 C.有断层构造通过,地下水资源丰富 D.岩层弯曲变形,且多岩浆活动,5.图1.2-6-14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5.D(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的循环,同时考查读图推理能力。图中沉积岩上部有侵蚀面,侵蚀面上部有沉积岩,说明甲地层褶皱后,先发生了侵蚀,后发生了沉积。图中花岗岩侵入沉积岩和,说明其发生时间在沉积岩、之后。),复习至此,请做练案11地表形态的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