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86289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教师用书 第1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鲁教版必修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一节,晨背关键语句,第1部分,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1歌诀法记忆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赤到极,热量基,东西延伸南北替; 海陆差,水分基,南北延伸东西替; 纵向差,海拔异,水热不同上下替; 理熟变成脑中图,纬度越低谱越齐。,2歌诀法记忆全球自然带和植被 地球腰带雨林做,宽约十度赤道分。 季雨稀树林变草,绿腰两侧倍安分。 回归西岸热荒漠,副高信风两恶民。 东季西地亚热带,阔叶落叶差有因。 温季温海植同肤,温陆环绘漠草林。 高纬亚寒针叶树,挚爱白雪冰洋邻。 苔原冰原属寒带,冰雪世界基摩人。,自读教材抓基础,

2、1表现及成因 (1)表现:地理环境 上的差异。 (2)成因:地域物质、 状况不同。 2自然带的形成 (1)成因:不同地域所处的 和海陆位置不同, 及其组合不同。 (2)表现:不同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在地球上呈 分布。 (3)命名:以 类型命名。,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能量分布,纬度位置,水热状况,带状,植被,3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包括 分异规律和 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垂直地域,跟随名师解疑难,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关系 气候是决定自然带形成的因素,因此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一致性。如下图所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关系 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

3、差异性,对指导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大农业中,必须根据不同自然地带、垂直地带以及地方性分异的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大农业产业构成、作物构成和品种构成,确定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带不是气候带,也不是植被带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形成的自然带有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荒漠带的典型气候则为热带沙漠气候,如再沿用“荒漠”二字则错误。,物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自然带的名称多用植物名称命名,因而有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等。热带雨林是

4、指热带雨林带的典型植被,后边加一“带”字则代表自然带的名称,已经是热带雨林自然带的简称,不能再简,二者不可混淆。,活学巧用大冲关,1我国面积广大,自然带多种多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2)题。 (1)下列大陆自然带,我国缺失的有 () 热带草原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冰原带热带季雨林带、温带荒漠带 ABCD,(2)我国缺失这些自然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国土面积 C地理位置 D土壤 解析:由于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没有寒带,因而缺失苔原带和冰原带;大陆西部为内陆,没有地中海气候,因而缺失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我国的热带范围受季风

5、影响,形成的是热带季雨林带。 答案:(1)A(2)C,自读教材抓基础,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规律:自然带大致与 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 方向更替。 (2)成因: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 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1)规律:自然带平行于 方向延伸,垂直于 方向更替。 (2)成因:主要受从沿海到内陆不同的 条件控制。 (3)分布:在 大陆地区表现最明显。,纬线,南北,热量,水分,海岸,海岸,水分,中纬度,3垂直地域分异 (1)概念:地表景观随 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2)成因: 、 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规律:纬度越 ,山体越 ,自然带越丰富。

6、4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影响因素: 、地形起伏、 等。 (2)表现: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度,水分,热量,海陆分布,洋流,不吻合,低,高,跟随名师解疑难,1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现对比分析如下:,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不是单纯由热量引起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也不是单纯由水分引起的。 实际上,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都是在热量和水分共同作用下引起的。只不过前者是以热量为基础,后者是以水分为主导。,2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的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具

7、体如下表所示:,活学巧用大冲关,2关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大体上呈现与纬线平行伸展的条带状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 其次才受水分的影响 C中纬度地区从大陆滨海向内陆方向显示出各自然带 的逐渐更替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南半球表现比北半球 明显,解析: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自然带大体上呈现与经线平行,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条带状。北半球陆地宽广,水分在经度方向上变化很大,因而,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现象远比南半球明显。 答案:C,3埃及尼罗河两岸的“绿色走廊”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 B从沿海

8、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现象 D非地带性现象 解析:埃及境内按纬度地带性分布应属于热带荒漠带,但由于尼罗河提供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沿尼罗河河谷形成了“绿色走廊”,成为该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答案:D,例1(2010天津高考)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2)题。,(1)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2)据图乙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解析第(1

9、)题,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图像判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由O到a,热量和水分均增多,A、B表述不全面;由O到b,热量减少,所处纬度应越来越高,降水量越来越少,C错D对。第(2)题,本题考查非洲气候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从图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图乙可知,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答案(1)D(2)B,例2(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示意图”。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山体垂直带谱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关于垂直带谱的看法,正确的是 () A东坡、南坡的带谱比北

10、坡、西坡复杂,是因为山麓地面高度不同 B西坡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比东坡的高而窄,是因为西坡比较湿润 C北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南坡低是坡向造成的 D东坡积雪冰川带的下限比西坡低是地形造成的,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自然带复杂程度和雪线高低的因素,意在考查提取图示信息并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由图可知,该山的东坡、南坡自然带复杂,这是因为这两坡的山麓海拔低,相对高差大、垂直方向上水热条件变化幅度大。该山体位于我国,北坡的纬度高、温度低,因此北坡的雪线高度低。第(2)题,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地理位置的能力。由于该山体有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可知它一定位于南方湿润地区;但是该山山麓地带分布的则是干旱河谷灌丛带,故它位于干热河谷一侧。 答案(1)AC(2)AD,点击进入随堂基础巩固,点击进入课时跟踪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