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85690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6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 第5部分第8节 别出心裁(上)课件 粤教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出心裁(上),别出心裁,就是指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创新。 内容丰富,是对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较高要求。指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形式创新,主要指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有开拓,突破旧的,超越传统的。在形式上与众不同。要求考生辩证思考,发散思维;多读时文,积累材料;发挥联想和想象,巧妙行文;真实写作,突出个性。,一、内容丰富 材料丰富,即在新颖和典型等基本要求外,还要丰富,这样才有说服力。一篇文章,一个材料、一个场面、一个片段很难服人,只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材料、场面、片段才具有说服力。一般要从时间上考虑古今,从

2、空间上考虑中外,从行业上考虑各领域。因此,引述材料是要全面。,形象丰满,多指叙事性或散文性的文章中描写的人或物,具体生动,绘声绘色,达到真实感人的程度。尽量少用平板的叙述,多用生动细致的描写,状其形、仿其声、描其色、传其神,或写景抒情,或寄情于物。 意境深远。要求:注重语言的形象美,浓郁的意蕴、形象的语言、回旋的韵味定能为人们喜爱,抒写对人生、对人性、对社会或者对感情、对自我的真知灼见,无疑会使你要表现的道理充满诗情画意,从而产生深远的意境,深深感染读者。追求画面的音乐性,使,文章内容同语言水乳交融。含蓄地抒发感情。要使自己的感情含而不露、自然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述之中。 1材料丰富

3、材料丰富,指内容丰富,是在基础等级“内容充实”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评价标准。 高考作文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内容单薄,内容单薄的主要原因是平时缺少甚至没有积累。这个积累应当包括阅读积累等多个方面。要旁征博引,充分地引理论、举例子、作类比、列数字等。,(1)高考作文尽管范围很广,但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自己。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教育、与哲学、与历史、与自然、与宇宙等,可以分门别类地收集、整理、归纳知识材料,构筑自己的知识仓库。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加以积累,即“我与自我”“我与他人”“我与教育”“我与哲学”“我与历史”“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宇宙”等。 (2)要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可以先从正面

4、,再从反面;或先说必要性,再说可行性,最后说效果;可以从结构、功能、过程的角度分层思考;还可以从个人、集体、社会这样的分层角,度思考。平时多进行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的练习,扩展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比如关于“快乐”的话题,如果从多个角度思考,“快乐”的原因是很多的:战胜自己、拥有平静安宁的心境、坦然地面对苦难、坦然地面对荣誉都是快乐如果能多想几个角度,再从这些思考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文章的内容就非常丰富了。,(3)要学会恰当地使用材料。在构思时,使用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典型材料。 采用不同分类标准选择论据。通常说的论据有两类,一是事实,一是道理。注意分类标准。时间上从古到今,或由今

5、到古;地域上从中到外,或从外到中;伟人如何说,科学家如何论,平凡人怎么看;正面论据有哪些,反面论据是什么。这样一排列,行文有序,论据分别从不同角度证明论点,材料就非常丰富了。,采用点面组合方式交代材料。论据材料要丰富,涵盖面要宽,点面组合方式是通常采用的最佳方案。点上详细交代主要材料,面上概述次要材料,一般来说是由“点”到“面”。作“点”的论据避免了材料的空泛,具有典型可感性;作“面”的材料扩充了论据的容量,浓缩了文章的篇幅。如果将面上的一系列材料用一个排比句表达,那效果会更好。 采用假设方法补充所需材料。阐述事理过程中,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论据,这时借助假设方式可以信手拈来。有了正面事例,借助

6、假设可以找到反面事实;只有现在的事例,借助假设方式可以推,知未来可能产生的事实。假设的空间不受任何限制,这样补充所需的材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记叙性文章,可采用串珠为链法把文章分为许多小片断,每一个小片断写一个内容,这些内容就像一个个精彩的珠子,串起来后表现鲜明的主题。 要选用新颖的、有特点的材料。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力求在选材时多下工夫,做到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用。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新鲜的论据可以从电视新闻、现实生活中找,只要没有被别人大量地重复过,给人的感觉都是新鲜的。 例:以“善良”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7、 变味的善良 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 于是,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每次灾难过后,都有太多的人争先领养孤儿,当这片热潮过去,又有太多的孤儿陷入苦难。据心理学家分析,领养孤儿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家庭氛围要同孩子原先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长性格都要与孤儿相适宜。但是,太多的人仅凭自己一腔热血。热心却唤回了家庭的分裂,孩子们再次面临家园破碎的痛苦,伤害再次打击无辜孩子柔软的心灵。善良由甜蜜变为苦涩。 我们用沸腾的热血烫伤了他人的肉体。,2008年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的奥运,举国欢庆,气

8、氛火热,圣火传递,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但是,不和谐的色彩也玷污了奥运火红的火炬、绿色的橄榄枝。据报道,8岁孩童用55天时间完成抵京“马拉松式”赛跑;10岁孩子捆绑双臂在激流中前行;8岁女孩在父亲陪同下步行3000多千米到达首都北京这些行为引起中国甚至世界媒体的关注,其中不乏外国媒体以此对中国奥运的诋毁。不实评论需全力抵制,但也不可否认,这是“畸形奥运热”。我们举办一个理性的奥运,就需要理性的行为作支撑,不能让热情由火热的激情变为疯狂。,我们在用热血烫伤他人肉体时,也烫伤他人的心灵。 2008年5月21日的汶川大地震,我们以最迅速最团结的行动援救了太多的生命,我们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无数的闪光

9、灯聚焦四川,闪烁着无数动人感人的故事,但也刺伤了灾区人们的瞳眸。 被成功救援的孩子本是幸运的,但有记者为了采访一遍一遍唤起他们沉痛的回忆,孩子失声痛哭,大人也泣不成声;有热心的志愿者无救灾意识,却前往灾区,虽有一颗炽热之心却给灾区添,乱。不正确的救援动作,不完善的服务行为,不合理的安慰帮助,给灾区人民“二次伤害”。善良由本意的抚慰变成了利剑。 中华民族是坚毅、热心、善良的民族。当我们挺过洪水、挺过非典,挺过不法分子对祖国的分裂和对奥运的亵渎,我们也必将挺过惨烈的汶川大地震,成功地举办奥运。但我们需要更多的思索和行动,站在别人的角度,理性全面地看待问题。 “爱人之心”深入我们的血液,永葆善良甜蜜

10、,为善良保鲜,让它不褪色,不变质,不变味。,【名师点评】材料丰富、典型:领养孤儿、奥运热、汶川地震后某些人的“善举”。这些事为人们所关心,所熟悉,又是现实生活中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人们就很容易将作者的推断和自己的认识进行对比、印证、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文章因此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沉稳,冷静,不凡的见解,入情入理的分析。本文能使我们理性而理智地看待和处理某些事情,让爱心真正落到实处,让善举不至于伤害别人的自尊,不会烫伤别人的肉体和心灵。思考缜密,剖析深入。文章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人们的动机和,后果都说得明白,分析得有理,使人不得不服。特别是领养孤儿的一段,说得在情在理,能激起读者的共

11、鸣。,2形象丰满 一人一物一场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丰满,主要是针对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指对人物形象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使人物丰满生动;或指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指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在作文中议论说理时引证某个典籍,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这些典籍中含有的形象化的东西,使文章在议论中“托物寓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考生常存在三大问题: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写作对象自己来说话。以叙事代替描写,往往流于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不能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主要特征,往往过于单一

12、、平板,不能充分展示所写对象的变化和复杂性,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切的感受。,要使形象丰满,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形传神见丰满。要让形象丰满必须把握形象的特征以及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来传达什么思想感受。以形传神是连结“形”和“神”的桥梁,人物形象的丰满自然也离不开形貌逼真,而形貌逼真关键在于形神兼备。 (2)综合描写现丰满。综合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手段,对人物进行全面的反映。尽可能多描写少叙述,不要以叙述、说明代描写,干巴巴地介绍人物,说明形象。如果尽可能采用描写手法,写好几件事,人物形象就会立起,来。要重视神情动作与个性化语言的描写,要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3)立体展示塑丰满。写人,

13、不是概念化、脸谱化地光写其高、大、全或假、恶、丑,而是写出人物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写出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来,全方位地表现描写对象。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在什么地方,别人是如何看这个人的,能落实这些点,人物形象就会丰满起来。状物,抓住了物体的特点,多角度感受,这物体就有了质感。,(4)时间变化显丰满。就是写出人物的心灵的变化过程,而不是只表面静止地来表达一个时间地点。 (5)细节描写绘丰满。典型细节的真实刻画可以使人物形象迅速丰满起来。这种细节不仅要反映人物做什么,还要反映他怎样做。好的细节描写,能极传神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6)铺垫渲染衬丰满。人物的活动

14、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物活动就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善于利用环境的渲染能有效地突出人物形象。,例: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的优秀作文 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凡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

15、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吸。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

16、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名师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把思想的触角伸展和蔓延到人们渐渐淡忘的乡村,描写了它特有的景色环境、人物形象和风土人情,形象丰满,勾起人们对乡村的多方位的多滋味的感受。所谓特有的环境,就是乡村的明艳、宁静、传奇与休闲等;特有的人物形象,是指佝偻的背影、满是沟壑挂满泪水的脸颊、枯瘦的身体、混浊的眼眸、月牙般的笑与卑微的站姿;特有的风情不胜枚举,童话的乐园、凡高的画境、世外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