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85439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1.2《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184 人民版必修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与政策 1、政策: 春秋战国 管仲改革、商鞅变法。 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 北魏:推行均田制。 唐朝: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北宋:王安石变法 明朝:明初奖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 清朝:奖励垦荒; “更名田”; “摊丁入亩” 政策的共同特征:与民休息,重视农业、重农抑商,。,陇西,南海,东海,长城,西南夷,岭南,秦朝的地方机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不世袭,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巩固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特点,好处,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

2、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表现。,扩大统一,修建直道,修建万里长城,秦朝直道,夺河套、占阴山,北方地区,南方和西南地区,(1)、平定岭南,设郡管理南越 (2)、开辟“五尺道”, 任命官吏西南夷,2、经济制度之赋税制度(目的:增加财政收入) (1)主要赋税制度 编户制度 租调制: 租庸调制:庸指纳绢或布代役。 两税法:唐朝780年实行。 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明朝于1581年 摊丁入亩:清雍正帝,(2)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以田亩为主,人头税比例越来越少并最终废除,两税法和地丁银。 由农民必须服徭役、兵役发展为可以纳绢代役,以隋唐的庸为

3、标志。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转折点:两税法、一条鞭法。 征税时间逐渐固定,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并趋向单一,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封建国家对商业征收重税。,(3)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认识: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调整; 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二、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与经济格局变化 1、古代的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流向: 一是由荒漠草原地区流向黄河中下游地区。 二是北人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三是内地人流向边疆地区,政府组织军民迁

4、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 四是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 五是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人口迁移的原因: 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使农民流离失所,也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古代人口的迁移的影响 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经济格局变化-经济重心南移 1、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北方中心 逐

5、渐南移 南方中心 先秦魏晋 魏晋隋唐 宋元明清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则相对和平稳定; 北方农民大批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统治者从维护自身统治出发,重视发展生产。 都城南迁,政治中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南方和自然环境,海外贸易优于北方 是自然环境与整个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必然结果,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明显特征: 一北方人民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二是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突出; 三是政治中

6、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三、中国古代的外贸问题,前期陆路为主,后期以海陆为主。唐以前以陆路交通为主,唐朝时海陆并重,宋元明清是海路贸易地位日渐上升。 原因有: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路上丝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宜陆路运输。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 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着力加强友好往来。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外贸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回族的形成。,四、历代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管辖 西藏:唐:和亲;“长庆会盟”。元:设宣政院辖地,藏族地区正式列

7、入中国版图。明:设乌斯藏都司;建立僧官制度。清:册封“达赖”和“班禅”;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设立驻藏大臣,标志着中央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云南:西汉:汉武帝改滇为郡,赐予滇王王印。唐: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元:在云南设省清: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1726年雍正年间实现改土归流。 新疆:公元年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清朝于1762年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四川:战国:都江堰。西汉:武帝在四川设郡县。唐: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明朝:成都茶叶市场。,五、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表

8、现形式,1.民族融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2.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3.民族迁徙,4.民族战争,一、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民族融合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高潮 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原因) 民族融合的作用,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高潮,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从未停止过,但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宋元时期。 1、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管理着庞大的区域,区域内

9、各部族开始有了接触。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匈奴、东胡、巴、蜀等)接触更加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的含义及其高潮,2、魏晋南北朝时期,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山越和汉族一起共同开发江南,两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的联系日益密切。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这次高潮的顶点在南北朝时期。 3、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再次出现高潮。五代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处于黄河流域的五代政权使北方民族融合成为可能。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向边疆地区扩展,周边各族迅速封建化。元朝时期,国家走向统

10、一,北方民族南迁,中原民族向边疆迁移,新的民族回族形成,民族融合出现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顶点在元朝。,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原因),各族人民友好往来;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如西晋时,内迁各族同汉族人民共同反抗西晋统治者);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国家统一局面或实行有关的政策;民族战争等。,民族融合的作用,民族融合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2.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及经济文化交流,前214年,秦朝征服越族后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传入珠江流域。 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内地

11、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东汉为恢复与西域各国的交往,73年派班超出使西域。 西晋,内迁各族同汉族人民的交往密切,各族人民共同反抗西晋的统治 南北朝,南方各族人民共同开发江南,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隋炀帝曾派人去西域,不少西域商人到长安和洛阳。 唐代,渤海派人到长安学习;汉族工匠把精巧的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回鹘族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汉族丝和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交流。 北魏时,契丹族就同汉族交易。耶律阿保机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种典章制度。澶渊之盟后,宋辽开展贸易往来和技术文化交流,北宋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 西夏元昊仿照宋制,任用汉族人担任重要官职。宋夏议和后在边境进行贸易

12、。 元朝时,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和好,明政府在边境开始互市,俺答汗修建呼城。,3.民族迁徙,秦朝夺取河套并建城设县后,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征服越族后,前夕50万中原人到珠江流域,与越族杂居。 东汉初年,南匈奴迁到陕西、山西北部一带,同汉族人民居住在一起。 三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同江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自东汉开始至西晋初年,生活在我国西部、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人民大量内迁,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同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 自西晋末年起到南宋,大批北方农民迁居

13、南方。北方农民的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人民一起开发江南。 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回鹘人大部分西迁入甘肃、新疆。 元朝统一后,许多汉族人民到边疆地区;边疆各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通过以上史实,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口流向有三类,第一类是有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活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的先进文化的吸引。而且这种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寇扰进行。典型的史实如:东汉时期南匈奴迁与汉人杂居相处;西晋后,五胡大规模南迁;宋元时期,女真、蒙古族先后南下。 第二类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往人

14、口稀少的长江以南。流动的主体是汉民族。主要原因是由于黄河中下游长期是政治中心,成为争夺政权和异族南下的主要目标,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导致北人南迁。典型史实如: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纷纷南迁。唐朝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使北方战乱不绝,致使移民南迁持续到五代十国后期。辽宋夏金对峙时期,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入东南地区。 第三类是由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迁往人口稀少的边疆地区。流动主体是汉民族。主要原因是中原战乱,边疆相对稳定;或者是国家组织迁移,开发边疆。典型史实如:唐末中原战乱,许多中原人来到契丹境内;秦朝征服越族后,迁徙中原人民到河套地区和珠江流域;元朝时,许多汉族人民迁到

15、边疆地区。,通过以上史实,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口流向有三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传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中原人口过于集中,人口渐趋合理分布;北人南下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是经济中心南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发了祖国的边疆地区,有利于国家经济全方位发展。,古代的人口迁移具有重大意义,4.民族战争,秦统一后,派蒙恬出击匈奴,夺回河套,修筑万里长城,加强边防。秦还发动了对越族的战争。 西汉高祖、武帝都曾进行了对匈奴的战争;东汉派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西晋时期匈奴贵族刘渊反晋,刘渊死后,匈奴兵灭西晋。 383年前秦苻坚与东晋进行了淝水之

16、战,前秦失败,统治瓦解。 唐初厥南下攻唐,唐太宗大败厥,俘其首领,在旧地建都督府。 两宋时期,宋辽战争、宋夏战争、宋金战争、宋元战争。 蒙古政权建立后即元朝统一过程中先后出现多次民族战争。 明朝时期,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以及与后金的民族战争。 清朝前期的平叛战争,反对准噶尔贵族分裂势力,平定回部贵族叛乱。,民族战争形态分类及其评价?,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 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政府其他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其结果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这是一个中央政权为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战争。 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内迁中原民族反抗西晋统治的起义。,民族间的战争形态分类,中国古代民族战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一类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前者是我国兄弟民族内部的事情,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说。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