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84646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专题复习 免疫调节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免疫调节,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1)组成:主要由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 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 和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病原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系统可以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 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 。,衰老,癌变的细胞,【答案】bca,1 可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 可以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 可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疫苗,人工标记的抗体,免疫抑制剂的应用,1(2011上海高考)人免疫系统中大量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BT淋巴细胞 C致敏T细胞 D浆细胞 【解析】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抗体

2、的仅有浆细胞(效应B细胞)。 【答案】D,2(2010福建高考)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解析】细胞免疫过程的效应阶段,T细胞或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其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出来。然后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细胞沉淀或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所消灭,所以本题中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 【答案】D,3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

3、的是(),AaBb CcDd 【解析】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记忆细胞,图中表示记忆细胞的是d。 【答案】D,4(2011广州调研)以下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记忆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 C吞噬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 D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而没有调节功能 【解析】记忆细胞是B细胞和T细胞直接分化来的;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功能和监控清除功能,有调节作用。 【答案】A,5正误判断 (1)(2010大纲全国高考T2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提示】所有抗体都是由效应B淋巴

4、细胞产生。 (2)(2012东北师大附中T5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提示】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如衰老、癌变的细胞,自身免疫病等。 (3)(2012揭阳二模T6B)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提示】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2010大纲全国高考T2D)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_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_的结果。 (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属于图中的_(填数字),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是_。 (3)图中所示的以下细胞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有_(多选

5、)。 A记忆细胞BCD (4)记忆B细胞在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_,快速产生_,与抗原结合。 (5)抗原可经不同途径刺激相应的细胞形成浆细胞,其途径有:_;_;_。,【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细胞类型及作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难度中等。(1)人体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功能不同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是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起吞噬作用,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吞噬处理抗原并呈递抗原的作用,还能在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吞噬抗原与抗体结合体。(3)是T细胞,是浆细胞,是效应T细胞,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4)记忆B细胞

6、在再次接触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并消灭抗原。(5)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也可通过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呈递传递给B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也会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答案】(1)造血干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2)摄取、处理、呈递(3)AB(4)增殖分化抗体(5)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经吞噬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解析】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效应T

7、细胞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也可释放淋巴因子,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且一种浆细胞只产生一种抗体。 【答案】B,1.体液免疫的过程,2细胞免疫的过程,4.二次免疫反应及其特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中产生了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以消灭抗原(二次免疫),如图所示:,(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 (3)二次免疫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更强,产

8、生抗体量大,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2(2011湖南长郡中学)人体的某种可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下图,其中ae代表不同免疫细胞,代表生理过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a细胞表示吞噬细胞,能对多种病原体都起防御作用 B抗原X经过程的呈递后,能刺激细胞C增殖分化 C当细胞d、e再次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D抗原抗体结合后,可被细胞a所消化,【解析】根据图中的体液免疫的过程,d、e分别是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接触抗原X后,均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浆细胞接触抗原X后,不能增殖分化。 【答案】C,说明:AIDS是HI

9、V侵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破坏人体第三道特异性免疫防线并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而导致的一种疾病。,2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在疫苗的发明和应用、体内组织中抗原的检测及器官移植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1)计划免疫:免疫接种。 (2)免疫预防和免疫治疗比较 免疫预防: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 免疫治疗:患病后的治疗,即在人体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器官

10、供者与受者的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3(2011四川高考)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_,释放神经递质(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_,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作抗原,使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_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

11、巴因子,从而抑制_免疫的应答。,【解析】(1)分析题中的示意图,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应沿传出神经传到突触前膜,使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并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化学信号;Ach与Ach受体结合后,化学信号电信号,肌膜产生电位变化,进而引起肌肉收缩。(2)重症肌无力患者的B细胞,在Ach受体(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的抗体,其与肌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导致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过程受阻。(3)切除胸腺可抑制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造成淋巴因子缺乏,进而影响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从而抑制了体液免疫的应答。 【答案】(1)传出融合电位变化 (2)B细胞化学信号向电 (3)造血干细胞体液,考向人体免

12、疫在稳态中的作用,1从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考点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与特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多次考到,如2011年浙江高考T4、上海高考T18,2010年上海高考T五,2009年广东高考T28、浙江高考T2。 (2)“免疫有关的细胞及相关实验设计”在高考中比较活跃,如2011年北京高考T29,2010年江苏高考T5、福建高考T1、浙江高考T1、新课标全国高考T29。 2以人类面临的比较严重的免疫疾病为情景,结合内环境与稳态、神经调节及体液调节等命制综合的非选择题,考查与本部分有关的知识,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吞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

13、、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人体营养、健康与疾病预防等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表示物质),(1)由图可知,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抗体、_、_和CO2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两种途径的实现离不开细胞膜表面_的识别作用。 (2)图中A表示_,当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_作用,图中C可由_细胞分化而来。 (3)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_,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_。

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内环境稳态中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由图可知,A、B、C、D分别是下丘脑、甲状腺、浆细胞和T细胞,所以图中A下丘脑表示,当分泌过多时,对A和垂体起抑制作用,图中C可由B细胞、记忆细胞分化而来。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体液运输神经递质、抗体、激素、淋巴因子和CO2等信息分子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二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信息传递,以上两种途径的实现离不开细胞膜表面的识别作用。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请根据图解分析原因:T淋

15、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 【答案】(1)激素淋巴因子糖蛋白 (2)下丘脑抑制B细胞、记忆 (3)下降T淋巴细胞活性下降后,淋巴因子产生减少,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造成抗体生成量减少。,课题11.补充完善类实验步骤的设计思路,1考查内容 此类试题一般给出了具体的材料及条件,要求对已有的实验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常补充实验假设、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或结论等。 2设计思路 (1)课题名称 可直接读取题干领会。实验课题的格式有:“的研究”、“探究”、“的影响”等。,(2)实验假设 首先假设的内容是由问题决定的。第二,假设的作出与你的基本预测有很大关系。如果你的基本预测是肯定的,你的假设就是肯定的假设;如果你的基本预测是否定的,你的假设就是否定的假设;如果你的基本预测是中立的,你的假设就是中立的假设。第三,假设在实验之前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可检验和不可检验之分,因此要求作出的假设是可以检验的。第四,作出假设的基本句式是“如果,那么。”“如果”后面跟的是你的基本预测,“那么”后面跟的是可观察或计量的定义。 (3)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指实验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