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675721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专题十七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课件 新人教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七非选择题解题指导,第一讲文字材料型非选择题,文字材料型试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主要的题型之一,这类题目非常符合高考中“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考查理念。它主要是从历史典藉碑刻类(如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或名言、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文学作品类(如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说)以及最新的考古发现报告等截取一部分文字材料作为载体而设计出来的题目,考查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此种题型的命题基本原则是:依托或扣住课本内的一两个重点内容或知识要点,力求有“貌离神合”之妙;保证应有的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信息量;所引用的材料注重历史感,并注重时代感;文词语句的阅读难度能被大多数

2、学生所接受。,【题型特征】 (1)从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来看。强调创新。从新课程省区命题的试卷所反映的信息可以看出,材料解析题要求回答的内容除了史实、结论、观点、认识、启示外,还涉及了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途径、方法、成果等。,(2)从试题难度来看。一方面,强调重视基础,力求避免大起大落,改变理论要求过高、脱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等命题方法,注重对历史学科的重点内容和基本史实考查,注重设问的层次性,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说明了什么”。另一方面强调论从史出,稳中求变,突出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从答案设计来看。紧扣考点,更具开放性,即设问的答案除要求科学规范又有一定的变通性。,【解题技法

3、】 第一步:快速浏览材料,了解材料的大体考向,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点,对材料宏观把握。 第二步:依据设问,细读材料,最大限度的获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简明扼要条理作答。,【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浙江卷)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

4、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2: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3: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

5、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解析】第(1)问通过设问中的“三权分立”可联想到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其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思想观点主要从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等方面分析。对“三权分立”一定要答出其核心,即三权的制约与平衡。第(2)问依据美国的权力机构及各自的职能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明确答出三权之间是如何相互制衡的。第(3)问对于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要从积极方面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分析,一分为二,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答案】(1)论法精神。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三权制约与平衡)。 (2)立法权:

6、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3)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隐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实战演练】 1(2010年福建厦门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

7、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有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 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材料2:到了近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闽商开始崛起,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素逐渐融入福建人的血液。从19世纪末开始,闽商中涌现出一批风云人物,包括陈嘉庚、郭鹤年等。所以,闽商帮也有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 敢为人先新闽商 (1)根据材料1指出,与“晋商”、“徽商”相比,“闽商”具有哪些不同的

8、文化特质?试结合福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分析原因。 (2)近现代以来,厦门、福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请列出厦门、福州两度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商帮”赢得“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的原因。 (4)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你认为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晋商”、“徽商”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就能分析出“闽商”的特点,即依托于海洋,开放的意识较强;再从多山靠海的地理环境和商贸经济较为发达这两个角度分析原因。第(

9、2)问要联系近代的通商口岸与现代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来回答具体史实。第(3)问要注意角度,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思想启蒙、西方殖民者的扩张、闽商的思想意识等角度回答。第(4)问,前两问实际上是要回答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出现的时期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后一问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不同:“晋商”、“徽商”依附于农业文明,而“闽商”依附于海洋文明;“晋商”、“徽商”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而“闽商”更具有商业意识和国际视野。 原因:枕山面海的地理环境,使福建与内省的陆上交通极不方便,而海运则成为与省外交通的特殊优势,海外贸易较发达。 (2)1842

10、年南京条约签订,厦门、福州作为通商口岸被迫对外开放;1980年厦门作为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福州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 (3)受到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和“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对外开放较早,受到西方工商思想的影响;“闽商”更具开放和向外开拓意识,敢为人先;受到民族危机的刺激等。,(4)“一战”期间。外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人民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的推动。 阻碍因素: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

11、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与束缚。近代中国政局的长期动荡。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2(2010年山东烟台模拟)西欧从15世纪以后,逐渐确立了领先世界的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懈的制度、思想、科技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尔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

12、史,材料2:(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全球通史,材料3:科学革命主要发生在从哥白尼发表的天体运行论至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一个半世纪里。同样工业革命在16和17世纪就能找到影子,但18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古代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而在19

13、世纪,这些革命的世界性影响才被充分地感觉到。蒸汽动力取代了风力和人力;铁路、汽车、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骡子;电力取代蜡烛,成为只需轻轻按动开关就源源不断的能源等。 全球通史,(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不断发展完善。请依据材料1概括其发展完善的历程。 (2)依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理解。 (3)依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中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并概括这些发明产生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欧洲领先优势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不难归纳概括为:不断削弱王权、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第(2)问实

14、际考查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2从经济领域、宗教方面、政治方面进行概括;第(3)问实际考查近代西欧科技成就及科技发展原因,成就包括物理学、生物学以及科技革命等方面,原因从经济、思想、科技等角度分析;第(4)问材料1体现了欧洲政治制度方面的影响,材料2体现了欧洲启蒙运动方面的影响,材料3体现了欧洲科技方面的影响,答案要体现出对世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答案:(1)从限制王权到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责任内阁制形成。 (2)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抨击天主教会,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宣扬“人民主权”思想,否定专制统治,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3)发明:牛顿力学的创立;达尔文的进化论;瓦特蒸汽机的改进;电的应用。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成长,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4)影响:否定了专制统治,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进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