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血栓PPT

上传人:y****8 文档编号:144665980 上传时间:2020-09-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下肢静脉血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静脉血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静脉血栓PPT(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肢静脉血栓,2018年9月 陈钰新,概述,下肢静脉血栓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血栓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导致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并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左下肢血栓形成远远高于右下肢,特别是原发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有时下肢静脉血栓还可以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从而威胁生命。,病因,分型,周围型,中央型,混合型,临床表现,肿胀,疼痛,静脉曲张,股青肿,是最常见的症状,张力高,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泛红,皮温较健侧高。,血栓在静脉内引起炎症反应血栓堵住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患侧肢体胀痛。,属于代偿反

2、应,当主干静脉堵塞后,下肢静脉血通过浅静脉回流,浅静脉代偿性曲张。,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剧烈疼痛,患肢皮肤发亮,伴有水泡或血泡,皮色呈青紫色,皮温冷。动脉不能扪及。,肿胀的评估: 度肿胀:皮纹变浅; 度肿胀:皮纹消失 度肿胀:出现水泡 疼痛的评估: 1.视觉模拟评分法 2.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辅助检查,治疗,急性期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等治疗。抗凝药 物有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等;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3.手术治疗:髂-股静脉血栓不超过48小时者,可做导管取栓术;股青肿者则常需做手术取栓。 慢性期治疗: 主要是保守治疗,如穿弹力袜和间歇性

3、腿部充气压迫法,护理,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肿胀、疼痛、不能下床活动、治疗时间长而担心预后,易产生焦虑和悲观心理,护理中应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介绍下肢静脉血栓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及注意事项。,患肢护理 室温保持在25左右,注意患肢保暖。 患肢制动,严禁热敷,禁止按摩或做剧烈运动, 抬高患肢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微屈 15,腘窝处避免受压,指导患者做踝泵运动。 每日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疼痛剧烈时可适当给予止痛药。 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长并记录(膝上15cm,膝下15cm)。 减少静脉穿刺,尽量使用静脉留置针。,溶栓的护理 定

4、期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四项。 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反复穿刺。 观察口腔、鼻腔、消化道、阴道有无出血。 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反应、有无呕吐,防止颅内出血。,并发症的护理 出血:是抗凝、溶栓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用药期间应观察患者有无创口出血或血肿、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抗凝过度现象,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并遵医嘱予以鱼精蛋白或维生素K1静脉注射,必要时输注新鲜血液。 肺栓塞: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恐惧感等症状时,需警惕肺栓塞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等,并配合抢救。,预 防(一) 戒烟,控制原发疾病。

5、 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 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 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 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 尽量避免术后无指征应用止血药。,预 防(二) 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 抬高下肢,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对于大手术后的病人,应抬高下肢2030,下肢远端高于近端 。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指导病人在床上主动做踝泵运动。不能活动者,由家属被动做踝泵运动。,健康教育,保护患肢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弹力袜以减轻症状。避免久坐久站及长距离的行走,当患肢肿胀不适时及时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 适当运动:鼓励病人加强日常锻炼,促进静脉回流,避免膝下垫硬枕、过度屈髋、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而影响静脉回流。,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进食低脂、高纤维素饮食,忌油腻煎炸食物,避免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多饮水,少食多餐,不宜过饱,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内压升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戒烟,防止烟草中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用药指导:按医嘱服用华法林,切勿随意停药或加量。必须定期复查,由医生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观察有无出血现象,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大小便出现红色、月经量过多等,有上述情况及时就诊。 定期复诊:出院后36个月后到门诊复诊,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及时就诊。,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