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44664012 上传时间:2020-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第 7 页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第 7 页第 7 页1 设计原则及依据1.1 合同依据建设方设计委托书及与我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1.2 设计规范、标准1.2.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1.2.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3-2014)1.2.3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1-2016)1.2.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1.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16)1.2.

2、7国标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1.2.8国标图集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1.2.9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2016年版)1.2.10国标图集地沟及盖板02J3311.2.11国标图集接地装置安装14D5041.3 本次设计采用的主要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2)重庆市主城区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落地工作(巴南区控规总图)(3)重庆市主城区通信设施及廊道规划(2015-2020) (重庆市信息通信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4)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方案设计文件(B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

3、司 2018.11)(5)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06)(6)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8.06)(7)14号地块给排水总平面图、14号地块建筑总平面图(重庆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017.12)(8)巴南区龙洲湾B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一纵路电力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6.10)(9)巴南区龙洲湾B区(二期)市政道路工程二纵路电力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6.10)(10)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

4、工程 1:500 地形管线图(重庆市勘测院 2019.04)(11)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地质勘察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四川得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9.05)(12)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2 电力工程(土建)设计说明2.1 工程概况本次设计一纵路支路起终点均与一纵路接顺;二纵路支路起点接一纵路终点接四横线。一纵路支路全长1107.001m,二纵路支路全长441.657m,两条设计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30km/h,标准路幅宽度16m。根据龙洲湾 B 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方案设计(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18.11),本工程主线电力管线采用(9+2)孔电力排管,预埋过

5、街支管采用(6+2)孔电力排管,其中“2”为专为电力通信光缆预留7孔蜂窝管和圆管。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及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图2-1 项目区位图本次施工图共分四册。本册为第三册 照明工程及电力土建部分,设计内容为龙洲湾B区一纵路东侧支路工程电力工程(土建)施工图设计,包括10KV及以下电力排管、电缆沟、电力检查井等设计。2.2 电力现状及其迁改思路2.2.1 现状电力管线情况(1)本次一纵路支路和二纵路支路均为新建道路,相邻道路一纵路下有新建的综合管廊,电力系统入廊,二纵路下有规划的24孔电力排管。龙湖1#、2#、3#、4#地块统一从一纵路电力系统内引入系统。(2)一纵路支路K0+670处有1

6、组220KV架空电缆穿越本次道路,(3)一纵路支路K0+640K1+132.296段有1组10KV架空电缆在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4)一纵路支路桩号K0+490K0+550段有1组2孔电力排管,浅埋在地表(覆土0.000.17m,电力公司)。(5)一纵路支路K0+540K0+1+100段道路两侧有16孔电力管线,裸露在地表(覆土0.000.60m,电力公司)。其中6孔电力排管上杆接入10KV架空电缆。(6)二纵路支路K0+040K0+160段道路南侧有1组1孔电力排管(覆土为0.00m,电力公司)。(7)二纵路支路K0+370K0+400段道路东侧有1组1孔照明管线(覆土0.000.60m,照

7、明管理局)。2.2.2 受影响的现状电力管线及其迁改思路(1)一纵路支路K0+640K1+132.296段10KV架空电缆处于本次设计道路范围内,考虑将该部分架空电缆下地入廊,接入本次设计一纵路支路电力管线内。(2)经与业主沟通,设计范围内浅埋或裸露的电缆为施工临时用电,由相关施工单位自行迁改,本次设计不考虑该部分现状电缆迁改,仅考虑道路新建部分。3 设计范围1、综合管网的电力管廊(土建)部分单项施工图设计。2、本电力设计为电力土建设计,不包括电力电缆的敷设。3、本工程设计仅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工程。4 电力管网工程(土建)设计4.1 管廊设计本次设计一纵路支路全长1132.3m,道路

8、标准路幅宽度16m,两侧人行道宽度为4.25m,电力排管单侧布置于北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边石0.85m。二纵路支路全长474.7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16m,两侧人行道宽度为4.25m,电力排管单侧布置于北侧人行道下,管中心距路边石0.85m。与业主沟通确定,本次设计一纵路支路和二纵路支路电力管线均采用(9+2)孔电力排管,过街支管采用(6+2)孔电力排管,其中“2”为专为电力通信光缆预留7孔蜂窝管和圆管。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及综合管网标准横断面图。4.2 电力排管(1)过街电力排管管材采用非磁性、环保、内壁光滑的红泥管电缆保护管(CPVC150X8),管道的顶部覆土应不小于1.0米,并采用成套

9、管架固定,水平间距为2.0米,排管底部做100mm厚的C30混凝土底板。(2)电力排管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电力工作井。(3)电力排管在未使用前应用防火包封堵。(4)电力排管在终端、分支处、敷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电力工作井。(5)电力排管管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6)每根管子只穿一根电缆。(7)电力排管尽可能做成直线。(8)电力排管通过地基稳定地段,如管子能承受土压和地面动负载,则可在管子镶接处用钢筋混凝土或支座做局部加固。通过地基不稳定地段,必须在两工井之间用混凝土全线加固排管。(9)电力排管表面应无龟裂、分层、针孔、毛边、毛刺、杂质、贫胶区、气泡等缺陷;内表面应光滑平整,外表面

10、应色泽均匀,排管两端应平齐,无毛边和毛刺;承口、插口两端内侧边缘均应有倒角,以防止电缆拉入排管内或从排管内拉出时受到损伤。(10)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表4-1 电力电缆弯曲最小半径电缆类别3芯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66kv15D20D35kv10D12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0.4kv10D10D注:表中D为电缆外径。(11)本次设计电力排管在过街处与现状管线交叉,为避免各种工程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管线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通信、电力、燃气、热力、

11、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过街排管要求管顶覆土不小于1.0m。4.3 工作井1、当电力排管敷设距离较长时,直线段每隔50m设一个电力工作井,作为拉线用。2、本次设计电力工作井采用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电缆分册)(2016年版)中第十章电缆井敷设方案(E模块),直通井、三通井均采用全开启式,墙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直通井选用E-1-10断面,净尺寸长宽深=3.0m1.3m1.5m,详见该分册第151页;三通井选用E-3-4断面,净尺寸长宽深=6.0m1.3m1.5m,详见该分册第180181页。其他未明确内容均以该分册相关要求为准。3、根据敷设工作要求,当采用人员下井工作模式时,

12、电力工作井净高不小于1.9m;当采用人员不下井工作模式时,电力工作井可适当调整,其盖板可开启。4、每座封闭式电力工作井的顶板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00mm人孔两个。5、每座电力工作井的底板应设有500500500集水坑,向集水坑的泄水坡度不小于0.5%。6、每座电力工作井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7、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2根长2.5米的L505热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其水平连结体采用-505热镀锌扁钢。8、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5热镀锌扁钢与接地体可靠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安

13、装施工作法详接地装置安装14D504相关内容要求。9、排管穿入电力工作井后,管两端用ZFD-S塑性无机电缆防火堵料封堵150mm长,且要求封堵密实以防止积水及易燃易爆气体进入电力工作井内。10、电力工作井为钢混结构,顶板与井壁浇成一体,墙体按250mm,基础按100mm计,由结构专业另行设计。11、电力工作井内外侧壁做聚合物防水砂浆防水层,做法见图集02J331中第88页,与预埋管结合处抹成45喇叭口(井内侧),井底向排水孔方向应有0.5%的坡度。12、电力工作井必须将井盖盖好后再回填土,并应沿井两侧均匀回填黏土手工夯实。13、电力工作井的井盖、井圈采用成套防水防盗井盖,最终材质可由建设方及管

14、线主管部门决定。14、本工程中所有电力井井盖应采用长方形盖板,不得采用圆形盖板。盖板需印有明显电力类标识,以标识该处为电力管线工作井,盖板表面光洁。其顶面标高原则上与地面标高齐平。5 沟槽及基础5.1 管道放线本工程电力管道放线均按节点坐标表严格放线,节点坐标点为主线管道轴线投影与检查井横轴线交点。5.2 沟槽开挖管线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按1:01.5控制,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必须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对于填方地段,须在填方进行至排管顶标高1.0m之上后方可开挖管道沟槽,填方应按道路路基要求进行。5.3 地基处理管线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

15、5Mpa。沟槽在填方地段或沟槽超挖的,管道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当工作井位于车行道下时,应在检查井四周采用砂石回填,回填宽度不宜小于40cm。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地段,如淤泥、杂填土等,必须进行换填。换填材料可采用级配碎石,具体的换填深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5.4 沟槽回填管线及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要求分层压实、对称均匀回填,压实度不小于90%。回填材料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采用级配碎石或C20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在道路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道路路基压实度要求。管区(沟槽底至管顶以上1.0m范围内)禁止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进行回填作业。管顶严禁使用重锤夯实。6 施工及注意事项1、管廊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到其他管道,须及时向业主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2、本工程中有多处过街管道,施工时应注意与其他管道单位通力配合,避免平面及高程发生矛盾。3、本次设计为电力管沟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